迈森白瓷的今昔

迈森

文:常晖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佳话被载入史册。前年,我在德国萨克森寻古探幽,看到奥古斯特二世对东方瓷器的痴迷,才了解到迈森白瓷(Maien Porzellan)与中国景德镇的那份情缘。后来接触到白瓷大师肖里奇的不朽之作时,更是忍不住拍案叫绝。迈森白瓷的今昔,从此如展不完的画卷,道不完的奇妙,令我欲罢不能。

迈森,一个原为军事要塞的小镇,地处距萨克森自由州首府德累斯顿西北约25公里处的易北河谷。公元929年,萨克森王朝的创立者,东法兰克国王亨利一世(Heinrich I der Vogler,876-936),在迈森占地为王,建造了一座罗马式风格的城堡。800年之后,在这座名叫阿尔布雷希茨堡(Albrechtsburg)的古老城堡内,炼出了举世闻名的“白色黄金”,即迈森白瓷。迈森从此遐迩闻名,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瓷都。

奥古斯特二世的瓷器情结

那时,正值萨克森选帝侯,被称为“强力王”的奥古斯特二世(Friedrich August der Starke,1670-1733)执政。这位力大无比,一生拥有诸多头衔和无数情人的萨克森选帝侯,为德累斯顿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他有生之年的皇家收藏,从绘画艺术品到精密仪器仪表,至今都是难以匹敌的人类宝藏。

在“强力王”广博的爱好中,有一样宝贝令他尤为青睐,那就是东方瓷器。面对景德镇等地的瓷器,“强力王” 如痴如醉,爱不释手,不仅赞叹不已,还疯狂购买。1700年时,“强力王”拥有了超过3.5万件精美而昂贵的东方瓷器,代价则是皇家金库日渐萎缩。面对如此境况,这位选帝侯决定研发欧洲瓷器。他任命御用炼金术士弗里德利希博格(Johann Friedrich Boettger,1682-1719),率领三人团队前往阿尔布雷希茨堡,闭门试制欧洲瓷器。

春去秋来,博格在试验了萨克森当地多种土壤后,一无所获,伤透脑筋。几年之后的某日,绝望中的他将迈森附近一座矮小山头上毫不起眼,还混杂着石英和长石的土壤,一股脑儿随意扔进烤炉。未料,喜从天降,那些貌不惊人的杂物竟然烧出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品相!

那是1709年。发现“新大陆”的博格欣喜若狂,立刻向“强力王”禀报。很快,迈森矮小山头上的土壤被命名为迈森高岭土,迈森高岭土配以石英和长石烧制出的瓷器,被命名为迈森白瓷。1710年元月,萨克森宫廷宣布欧洲瓷器研制成功,并旋即在阿尔布雷希茨堡内,成立迈森皇家瓷器厂。从此,“白色黄金”迈森白瓷成为欧洲领主们青睐的宝贝,为博格和皇室带来了巨大财富。

迈森蓝剑的故事

迈森瓷器的商标,即一对交叉的蓝剑,本是萨克森公国的族徽,它象征着迈森瓷器的高贵,也讲述着皇家瓷厂当年以剑护瓷的历史。

当年,为了防止白瓷秘方流入民间,迈森皇家瓷器厂戒备森严。瓷器作坊里不仅有专人守卫,而且厂内工人个个佩带宝剑,以便路遇窃贼时,随时搏斗。然而,内贼难防。当年研发小组三成员之一的炼金术士塞缪尔施得尔策(Samuel Stoeltzel),一时私欲心起,1719年,他将白瓷配方的部分关键成分,偷偷运至维也纳藏匿起来,还试图招揽迈森瓷厂的关键人物,如绘画艺术家赫罗德,另起炉竃。好在此事只是个小插曲,施得尔策后来思乡心切,放弃邪念,回到了迈森。其实,那时的迈森皇家瓷器厂已防不胜防,许多小作坊,甚至外地的瓷厂,都逐步偷取到皇家瓷厂的配方,设计生产出类似的白瓷。不过,行家可以从手工绘图的功夫,以及对上万种颜色的搭配能力等方面,轻而易举地辨识真伪,看到赝品与迈森瓷器真货间的天壤之别。

迈森白瓷的今昔

迈森瓷器制作

迈森皇家瓷器厂最初的瓷品设计,限于花鸟鱼虫和人物雕像。后来,博格的继承人夏洛特开始以钴蓝作颜料,生产精美餐具。这里,迈森人的中国情结依稀可见:迈森餐具上最常见的天蓝色洋葱图案,德文即Zwiebelmuster,是源自景德镇瓷器上的石榴和桃子等水果花色。有传言说,迈森人没搞清那些水果种类,误以为是洋葱。

迈森白瓷的今昔

保尔肖里奇作品《公牛背上的欧罗巴》

迈森大使保尔·肖里奇

1865年,因为扩产需要,皇家瓷厂迁出阿尔布雷希茨堡,搬进迈森镇内。搬迁后的迈森瓷器厂规模很大,分为工场及博物馆两部分。记得前年走进主楼的展示大厅时,一座于2014年10月18日落成剪彩的白瓷极品“萨克森女郎”(Saxonia in Meissen Couture),跃入眼帘,令我怦然心动。“萨克森女郎”的白瓷裙,用8,000片手工捏就的花朵精心拼成,功夫之大,非言语能达。雕塑大师约克丹尼尔茨克(Joerg Danielczyk)对“萨克森女郎”臻于完美的设计和制作,让人叹为观止。

“萨克森女郎”的创作初衷,是感恩两德合并后萨克森的和平转型,同时庆贺迈森瓷器300年的悠久历史。在我眼里,它的创作特点秉承了一位大师的路数。这位大师就是两德分家前的雕塑家保尔肖里奇(Paul Scheurich,1883-1945)。

迈森白瓷的今昔

保尔肖里奇作品《和爱神在一起的阿玛左娜》

保尔肖里奇,其人其作不可被历史遗忘。这位见证了两次血腥大战,历经失子之痛,一生命运多舛的旷世奇才,从一开始介入迈森创作,就无师自通,设计出一尊尊超凡脱俗的雕塑杰作。他的“公牛背上的欧罗巴”“坠下马背的女骑手”“与鹿牛共处的女士”“执扇女士”“黛安娜女神”“维纳斯女神”“和爱神在一起的阿玛左娜”,他的男女舞蹈者和演奏者系列、座钟主题系列、精品餐具系列,以及他雕刻的那些表情丰富,体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中国人、波斯人等,都是迈森白瓷独一无二的经典符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迈森白瓷的门道,集中体现在肖里奇审美情趣的优雅展示,及其对社会规范的微妙传达上。他的原创雕塑件件生动活泼,充满感性色彩,动态之间眉目传情。从巴洛克到洛可可,再到自然主义风格,肖里奇对原料游刃有余的把握,对色彩既饱满又简约的处理,都是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峰。肖里奇还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和独立精神,借象征主义手法和多元化语境,暗喻社会,于无伤大雅里,触及20世纪上半叶欧洲上流社会的弊端,比如皇族自以为是的作派。

迈森白瓷的今昔

保尔肖里奇作品《舞者》

如今,迈森白瓷的百年博物馆里,展有三千余件手艺精美、烧制繁复的迈森瓷器极品,其中有多少出自肖里奇之手,不得而知。记得他过世之后,他的夫人曾与迈森公司谈妥,要永久保存他的作品。但我留心到近来的一些拍卖行,正在拍卖肖里奇的作品,十多厘米高的瓷人拍到700至800欧元,二十多厘米高的则拍到2,000欧元以上。

迈森白瓷的今昔

保尔肖里奇作品《执扇女士》

迈森白瓷之美,是高贵典雅的化身;保尔肖里奇之作,是巧夺天工的绝版。迈森小镇值得一访,阿尔布雷希茨堡值得一看。这座千年古堡在15世纪时,由阿诺德冯魏思特法伦(Arnold von Westfalen)改为后哥德式风格,庄严瑰丽。18世纪以来,古堡虽长年用作瓷器工厂,风韵却不减昔日,王室气派依旧。堡内,大厅典雅奢华,螺旋楼梯风情万种,巨型壁画则一览无余地书写着迈森白瓷的历史。回顾当年“强力王”对东方瓷器的痴迷,城堡内的博物馆展览,让观者对萨克森韦廷王朝的千年脉络,也得以一目了然。而三百年前皇家炼金术士们研发白瓷的地窖,更是回味迈森高岭土横空出世的好去处。

(本文首刊于《东方文化》杂志2017年第3期)

举报/反馈

东方文化杂志

1.5万获赞 2847粉丝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北京奥然特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