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盛唐平民男子的服饰资料在现存的文献典籍中所载极少,但在敦煌壁画和五十年代以来陕西、西域等地的唐墓考古发掘文物中却出土了一批带有农人、船夫、猎户、养马人、牵马人等平民图像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我们研究唐平民的服饰提供了帮助。初盛唐平民男子的服饰仍主要由:首服、身服、足服等构成。
1.初唐平民男子的裹头巾
唐初平民的头巾裹法与隋代比较,情况已有明显变化,平民男子的首服虽仍继承了隋巾帕软裹的传统。但从莫高窟西壁南侧上部听经男子们头戴软裹巾子来看,此时的软裹与后世宋明平民男子头巾只裹发髻的方法不同,有前代南朝平民男子裹头巾的遗风。
如此看来,初唐平民男子的裹头巾,与隋代裹头巾相较,覆盖面积要小。与高士、逸民追求“风流相仿”不同,平民追求的是整齐,不害事。所以历代平民头巾的裹法与文人、贵族的都不同,平民男子的巾子裹扎法更简单实用。
2.盛唐平民男子的幞头
头巾裹头的形象不再出现于盛唐,盛唐平民男子与社会上层的男子一样,主要以幞头裹首,在南方或因暑热多雨,也有笠帽避暑避雨的情况出现,在北方寒冷季也有皮毛制作的浑脱帽问世。
总体上,初盛唐平民男子戴幞头的形象多出现在陕西境内的墓道壁画上,样式也以软角幞头为主,具体式样又以交脚幞头、垂脚幞头为多。其作用主要为裹头,故而款式没有明显的时间变化。
如在阿斯塔那号墓出土的一众墓俑中,有一件泥塑高髻胡人头像,这是一尊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的老年男子像,因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唯一能清晰解读的就是头面部特征,此胡叟头戴英王路幞头,面带狡酷的微笑,灵动异常,可见在盛唐时期的帝国全境,不分民族,平民都有用幞头的情况存在。
3.平民的抹额
抹额又被称为“袜额”、“抹头”、“著缘”等。隋与初唐平民男子使用软裹巾帕裹头,盛唐平民男子开始大规模使用幞头装饰,中晚唐平民男子使用桂帽护首。但自始至终,在中下层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中,还有一种更加俭省的头首部装饰——抹额,与上述情况平行发展。
换言之,抹额就是简化的帕巾,形状简单、使用简单,用一条帛布带罩裹住前额,系扎在脑后。综合隋唐现有资料看,使用者主要有三类人:第一类为女子;第二类为军人;第三类是某些歌舞中的乐工。这其中,使用比较多的是军人和乐工。
唐代中下级军人戴抹额的记载很多,除此之外,在懿德太子墓墓道东壁上有一队头戴红色抹额,身穿缺胯袍的卫士,这些卫士的抹额很宽,除罩住一部分前额外,还罩住大部分头发,只留发髻在外,这种抹额是唐代特有的风格,与同期平民男女和后世宋明男女的抹额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与军人戴抹额最终还是为了顶盗贯甲有关。
另外,如果军人头发散乱有时候会有性命危险,这也是军人抹额较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乐工戴抹额的资料较多,事见《旧唐书韦坚传》、《旧唐书乐志》等,除此之外,高丽乐、龟兹乐在演奏时表演者也戴红抹额。
平民男子戴抹额主要取其阻汗的功能,也就是今天的汗带。但有关隋唐平民男子戴抹额的情况,不论文献还是图像资料都很难寻,后世只能通过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推测出平民男子戴抹额的情况。昭陵陪葬墓中有些壁画中偶尔可见下层侍女戴抹额的情形,这些人的身份虽与平民还有所区别,但在平民资料匮乏时,权且作为旁证。
此后,宋代的抹额更多的是戴冠时衬在官帽内的取汗、阻汗带,功能性更强。明代的抹额款式较多,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少年和妇女中,现代则直接将汗带固定在帽子的内衬上,成为帽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平民的笠帽
从敦煌、窟壁画所描绘的情况来看,笠帽可以避雨遮阳,夏季平民男子劳动时一般戴斗笠,这种斗笠多使用竹藤制品。笠帽又称为“席帽”,马周首先创制在席帽上刷桐油,以避雨挡雪。
初盛唐平民男子的身服主要有:衫、半臂袍、裤或裩。
1.平民男子的衫(襦)
马结认为隋唐平民著衫始自北周末年,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人物鸟兽纹漆器上,有短袍猎户;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水陆攻占纹铜鉴上有短袍船夫和士兵,这些形象有力地证明,下层平民即使没有制度性规定,为便于行动,也都以短打扮形象现世。
李商隐在《杂纂》中说仆从不可失了仆从的本分,而仆从的本分体现在着装上就是短小精干。初唐男子的袍衫与隋相比变化不大,莫高窟敦煌壁画中听经男子头罩帕巾,身穿圆领加裥袍,长仅及膝,紧口裤,足服鞋。
与其后稍晚出现在李寿墓墓道壁画中的耕地男子相比,显然听经、礼佛都是平民所能出席的较为隆重的场合,所以服饰相对比较整齐,而耕地男子虽头戴黑色幞头,但所著圆领窄袖加镧袍,长仅及股,足服鞋。
见图两者的区别明显,劳作中的平民男子的袍衫更短小,至于材质、做工等无法从壁画中反映的因素,虽不能妄言,但肯定也有差异,显然这些因素会随场合、经济条件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综合各地出土的墓俑,传世名画、壁画等资料来看,盛唐平民男子的袍衫样式较多,有圆领窄袖衫袍、圆领半臂短衫抱、半翻领半臂衫袍等。
2.平民的裩裤挥(裩)
在隋唐是所有合裆裤的统称。有关挥裤的来历,综合文献与图像资料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隋唐平民男子的裩,其来历虽可上溯至汉代,但显然是平民阶层为适应气候和劳动而创造出的权益之策,与先秦贵族社会所秉持的传统的“以通祌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的服饰精神有异,也完全没有考虑传统的礼仪制度。
从现有材料来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仿照北方马上民族著合裆裤是平民阶层服挥裤的起点。另外,唐代平民大规模使用挥裤的原因还和佛教的东传有关,在榆林窟的壁画中,有很多反映佛、菩萨、天女著接鼻挥的形象,这说明东亚平民男子著挥裤的风尚,有借助佛教受南亚生活方式影响的因素。
1.平民的履
履是隋唐平民男子使用最多的足服。按材质可以分为:麻履、藤履、草履、棕履、皮履。隋唐平民男子使用最广泛的是麻履。平民的麻履形状有两种,第一种:方头方口麻布履;第二种圆头圆口麻线履。
按照文人的区别标准,无系带的称为“履”,有系带的称为“屦”。除此之外还有:藤履、蒲草履和棕履,多为单底,透气防湿性好,但不保暖,夏季使用较多、南方平民使用较多。
麻履现存实物较多,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平民男子和女子一样,同样有庶人不得服五色线履的制度限制,只是现实生活中制约平民男子的往往是经济状况。
皮履以皮革制履与靴都是贵族的特权,偶尔也见平民著皮履的情况。在阿斯塔那号墓出土一双皮履也颇能说明唐平民上层足服的情况,这时平民男子的履取材广泛、制作精良、穿着轻便,使用简便。
2.平民的血
靴的使用,在平民生活中并不多见。普通劳动者要参加耕作,仍然以轻便的履屦为主。平民靴的制作方法和贵族靴的制作方法没有区别。靴的材质有多种:革靴、桂靴和布靴,乐工脚上也偶见锦靴,这是表演的需要。革靴因为价格昂贵,多为贵族所有。
3.木屐
在隋唐北方平民男子以履为主要足服的同时,南方平民男子与平民女子一样,也以草履和木屐为主要足服。此时的木屐在大陆方面还没有出土实物,从文字记载来看仍保留了魏晋木屐的具体形状,在木制的屐底上表置带襻,下底置齿,和传统的履、屦、舄、靴的形状皆不同。带襻形状较多,不独人字形,但人字形是经典的形状。
木齿的安装形状也很多,通常可以分为:连齿木屐;前齿后齿可以随意拆卸的谢公屐;无齿的平底木屐等。形状不同的木屐,其作用也不同,比如谢公屐就是谢灵运创制的爬山屐,上山用后齿,下山用前齿。连齿木屐比分齿木屐结实耐用,无齿木屐可以用于特殊场合,
自唐以后,中国平民男子的首服始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裹头巾,这一类可以称为软裹,而且覆盖面积越来越小,由秦汉时的包头巾,发展至宋明只捆扎发髻而已;第二类是帻,帻原本也只是具形的软裹,只是比巾更正式,渐渐由软裹变为硬帽。并由此派生出幞头,因越来越正式,也就脱离了平民的生活。
总体上,隋唐平民身服的变化与前后代相比较,变化相对明显、复杂一些,北周、隋唐的统治者同为崛起于代北武川镇的军人世家子弟,受北方马上民族和北朝风气的影响较大、较深,所以在民间服饰中,方便实用的挥裤、圆领或翻领短衫以及胡汉杂糅的装束成为平民男子的主流装扮,这与官服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