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一五”建设期间,苏联给予了我国大力帮助,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156个工业项目。近代中国长期都是农业国,改变落后面貌的需求特别迫切,建国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但是我们底子太弱,没有苏联这样的强邻提供成套的技术转让,我国要耗费很大气力和漫长的时间。所以苏联在建国初期提供给我国的工业化支援,客观上是非常关键的。

当时苏联几乎无偿地给予我们宝贵的援助,这些技术支持很难以金钱来衡量,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工业国家给予另一个邻国如此大力度的帮扶。有朋友分析认为:苏联之所以给予我国这样强力的援助,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的表现,令苏联既可以不公开出兵,又能维持在远东的利益和朝鲜半岛上的平衡,苏联得利最多。因此苏联十分看好新中国将来的作用,并且对我国出兵有一定的报答之情,这才给了中国大力的援助。这种说法是准确合理的吗?

事实并不完全如此,至少不够严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强力表现和我国领导人的坚定立场,确实令苏联刮目相看,也在客观上给苏联的周边形势带来了重大利好。通过这场战争,苏联政府看出中国作为远东的盟友,在军事上有能力帮助苏联共同抵御可能的危险,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并不是说156个工业项目完全是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换来的。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我国就已经与苏联展开全面的沟通和接触,关于工业援助和贷款问题,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合作框架。只不过是在抗美援朝战争进行过程中和胜利之后,苏联加速落实了这些承诺的合作项目,我国的一五计划得以提前完成,工业化改造也非常顺利。从时间线上而言,156个援助项目,只有15个是在抗美援朝结束后确定下来的。因此并不能说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才使得我国获得了苏联的工业援助,只能说抗美援朝的战争进程坚定了苏联的援助决心,并缩短了整个过程,使得我国的工业化改造提前完成。

另外156个项目,也并不是我国抗美援朝的一个交换条件。我国派志愿军出征朝鲜,不是为了向某个强大的国家纳投名状。虽然建国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但抗美援朝更多是出于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确保新中国政权不受到西方国家赤裸裸的威胁,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巩固新生政权的必要行为,跟是否要换取苏联的援助并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

就苏联方面而言,不管中国当时有没有出兵抗美援朝,或者抗美援朝的结果是否如预期中那样理想,苏联都会给予中国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工业化方面的帮助,只是力度和时间可能有所区别。因为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远东对苏联的支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解放战争期间,尤其是战争中后期苏联的态度非常支持解放军,将日本关东军的遗留武器无偿地提供给了东北我军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军扭转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武器劣势,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一个有着共同意识形态的东方大国与苏联并肩而立,无疑对战后格局中的苏联十分有益。苏联方面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才第一时间承认了新中国政权,并且承诺给中国诸多帮助,这并不是由抗美援朝的胜利而决定的。

当然,在朝鲜问题上苏联由于最初决策的不周全,导致自身陷入了被动境地。中国以保家卫国为目的的出兵行动,在客观上也确实帮助苏联扭转了在远东的不利局势,一定程度上帮苏联(斯大林)解了围。从这个角度而言,苏方给予中国工业方面的技术援助,也是力所能及并且愿意实施的。值得一提的是,156个工业项目经过局部的修改、删减(如山西潞安一号立井等项目,主客观原因无法落地),实际上最后确认并开始施工的数量是150个。当时出于整体宣传需要,不适合在公布之后一改再改,便没有对外进行纠正。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史源历史专栏

举报/反馈

史源历史专栏

448万获赞 42.9万粉丝
历史纪实作家;代表作《开国将帅风云录》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