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铁技术最快已突破每小时600公里,“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关键词。但在发展如此之“快”的同时,中国也愿意“慢”下来,等一等暂时走在后面的人们,低速火车正是中国对贫困地区一份特别的心意。江西财经大学数据新闻可视化工作室以“公益慢火车”为课题,进行相关调研工作。
成昆铁路上的5633次列车,自1970年全线通车以来,就成为了四川省喜德县百姓日常出行的一个重要工具。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它仍然连接着喜德县与各地的教育、商务和就业等往来,在喜德县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2020年11月,喜德县宣布脱贫摘帽。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在各方的大力扶持下,喜德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近9年间增加近12倍,全县GDP增长近7倍。
途经喜德县的5633次列车全程353公里,耗时11个小时左右,时速约为32km,速度仅约为动车平均运营时速的1/5、高铁平均运营时速的1/10。像5633次列车这样,时速仅在40km上下的火车也被称为“慢火车”。
在停靠站的设置上,“慢火车”在沿线多个村庄、货运站所设站点小而密集,与设站少的高速列车截然不同。从成昆铁路的普雄到攀枝花路段,5633次列车共设27个站点,特快T8869次列车仅设8个站点;在喜德县内路段,5633次列车共设10个站点,平均每两站间隔时间仅约12分钟,而T8869次列车仅设1站,全路段内平均每两站间隔时间约49分钟。
5633次列车全程硬座票价为25.5元,最低票价仅2块钱,折算下来每公里只要7分钱。这些“慢火车”始终执行着中国1995年批准的普速旅客运价,26年未涨价,远低于公路票价水平。“慢火车”所投入车型多为维护成本远低于高速列车的25B型和22型客车,构造相对简单,适合频繁启停,专为“慢”而使用,极大方便了沿线偏远地区居民出行。
火车上除了有观光的旅客、赶集的老人、通勤的打工人、上学的孩子,还有堆在地上的蔬菜瓜果和挤在一起的鸡鸭猪羊;车厢内的“火车集市”和“动物车间”里,此起彼伏的是人们讨价还价、买卖货物的声音。逢站停,票价低,“慢火车”俨然已经成为沿途居民的“公交火车”。人们习惯乘坐火车去拜访亲朋好友、求学工作、买卖赶集,将“慢火车”这一出行方式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像5633次列车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在全国还有很多。目前总计81列“慢火车”覆盖了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次。“人民铁路为人民。”上千条铁路线是交通线,也是民生线,扶贫火车载着沿线群众驶上致富之路。
数据来源:
中国政府网
国家统计局-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公报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国家铁路集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县、市)
政府工作报告(县、市)
出品:江西财经大学数据新闻可视化工作室
小组成员:王立国、叶深文、张淤婷、黄晶
指导老师:王妤彬、罗书俊、聂鹏
来源:新华网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网

1.9亿获赞 453.2万粉丝
中国经济网,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经济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