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莼鲈之思源于西晋张季鹰的典故。张季鹰因为不愿卷入晋室八王之乱,借口思念家乡莼菜鲈鱼烩的美味,辞去官职回到了吴淞江畔。《晋书》中记载张翰说:“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
2000年,我第一次和同学去杭州玩,毕竟那时读书离杭州比较近,学生票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到了杭州200元就可以参加当地一日游,省吃俭用的三个月,终于到暑假的时候,我们去了杭州。所谓“玩在杭州”,西湖、寒山寺、乌镇、南浔古镇、西塘古镇是名不虚传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有空大家自己去玩就知道了。
我只说吃,从北宋南迁开始,杭州城的饮食业就已经空前发达。苏东坡曾说过:“天下酒宴之盛,未如杭城也。” 杭州菜是执这菜牛耳的。擅长煮、炖、焖、煨,重原汁原味,有点咸,又不太咸,食材是以河鲜、海鲜、竹笋、雪菜、火腿为主。传统杭州菜不仅滋味鲜美,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如:叫花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还有我们在杭州吃的这个西湖莼菜汤。关键还是那个时候,在菜单上看着这道菜便宜。用莼菜调羹制成的汤清香醇浓,别具风味!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到杭州每餐必食莼菜。莼菜与松江鲈鱼并提的“莼鲈脍”之说,则出现在《晋书》:晋朝名张到洛阳去做官,当秋风起,落叶纷飞之时,他不禁想起家乡该是吃莼菜羹、鲈鱼脍的时候了,想了又想,乡思难耐,最后干脆辞官回乡品尝美味去了。而一句“莼節鲈之思”,千年以下,不知使得多少客对杭菜情有独钟,而干脆将西湖莼菜、松江鲈鱼、太湖菰菜,视为“江南三大名肴”。宋诗中也有“湖山满目旧游在,何目从公醉紫莼”。
新鲜菜的颜色是暗绿色的,煮熟后就变紫了,称“紫绳”。它本身无味,需靠鸡汤、火腿提味,所以西湖菜羹又有“鸡火菜之说。因为野生莼菜数量有限,杭州西湖的渔民种植菜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当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结冰期外,均可种植。每年五月初到十月底,是菜的采摘期,尤其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莼菜,茎叶肥壮鲜嫩,蛋白质多,质量最佳。采摘下来的莼菜,经过加工,可以长期保存。除了制作西湖莼菜汤外,还可以做成莼菜黄鱼羹、莼菜鱼圆汤、虾仁拌莼菜、莲蓬豆腐等杭州名菜。
最后,吃西湖莼菜汤时,完全也可以吟咏这首诗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
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
恨难禁兮仰天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