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原创
无锡城北的古庄村,是古代芙蓉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存之一。这是一个位于惠山区长安街道和惠山开发区域内的古老村庄,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明之际。
盛夏烈日,惠山的朋友要我们去看古庄村,说是惠山区境内一块绝对的宝地。我对古村老街历来很感兴趣。同行的有本地旅游业协会的专家、领导和江南文化研究会的几位文史大咖。
按着导航,从无锡城中出发,驱车走了20多公里,先沿高架向北,再在政和大道向东,转入惠山开发区,行至一片稍显荒僻古朴之地,道路变窄,汽车行驶过一座平桥,就进入古庄地盘了。眼前绿树成荫,灌木繁茂,小道横斜,河塘里苇兰繁茂,想不到距离现代化的高新开发区千米之外,隔着一条河流,就有这么一个古意盎然之处,令人心奇。
估计很多无锡人不会知道这个古庄村,因为它太低调了,即便是信息层出不穷的的网络社交圈,也很少有朋友提及古庄村。
古庄村并不小,村支书介绍时说:村里有2000多亩土地,其中1000多亩田地,几百亩水面,有古庄和湾斗里两个自然村组成。
古庄村比较偏僻,从地图上看,它位于长安街道最东北处,与锡山区的八士和江阴市的文林交界。这个地理位置,可能就是它至今尚未被高楼大厦和水泥广场吞噬的原因吧。
古庄村四面环水,南面是一条横河,通过一座桥进出。西面和北面都是大片的水面,分别叫作白荡和西白荡,无锡人会把较大的水面称为“荡”,荡口的鹅湖又叫鹅肫荡,城中公园的一片水面叫白水荡。古庄村东面是一条通航大河,河对岸就是锡山区的田野了,有两座双曲拱桥横跨河上。村里早期的一座大桥,是荣氏兄弟主导的千桥会赞助建造的。
一块面积达1200多亩的土地被湖泊和河流环绕,临近高新开发区,却未被现代化开发,这是很可珍贵的了。而这个地理状态,使我联想到已经消失的芙蓉湖,无疑,这片土地是古代芙蓉湖的重要遗存。
何谓白荡?白荡,就是言湖荡之大,白,形容水面浩大,白茫茫无边无际。在白荡水边,用手机打开地图,看见白荡和西白荡周围还散布着不少水面,有些已经是在江阴域内了。一位江阴籍的江南大学老同事告诉我,江阴马镇、文林和惠山古庄村之间的大小湖泊一律都被叫作白荡,这就充分表明了这儿就是原来无锡芙蓉湖东部的大片水面,在历史进程中,因为人类对水力的控制,它逐渐被沼泽化,并且被大量人工围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沧海桑田历史案例。这儿留下的这些湖荡,应该是芙蓉湖当时的深水处。
芙蓉湖古称上湖、射贵湖,又名无锡湖,有关春申君的记载说:春申君在吴地治无锡湖,立无锡塘。至于芙蓉湖则是稍后的名称,因为此湖水浅处甚多,长满莲荷,盛夏时荷花开遍,被人称为芙蓉湖。
芙蓉湖面积仅次于太湖,是古代江南第二大湖,号称“一万五千三百顷”,全盛时湖面常年是太湖的三分之一,发水时可达二分之一。唐代陆羽曾这样描写道:“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南挖长洲,东峒江阴,北掩晋陵,苍苍渺渺,迫于轩卢”。唐代无锡籍宰相李绅北上南下,多次船行芙蓉湖,并以诗篇记之,使芙蓉湖在璀璨的唐诗典籍中留下了印记。
芙蓉湖是典型的浅水湖,亦是太湖和长江之间的泄水湖,水枯水丰对湖面伸缩的影响非常大。东晋南渡以后,这一区域离京城不远,兴修水利的力度增大,开始了对这种浅水湖泊的控制。到了南宋,因为朝廷对地力出产的需求增大,开始围堰造田,但这个湖泊被改造的命运直至明朝才得以完成。明朝在江南的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不仅推动解决了长江和太湖水患,还推动了太湖流域一些小型湖泊被开垦为良田的进程,芙蓉湖也在朝廷对粮赋的不断需求之下,圩田不断加大,湖面持续缩小,直至清朝,浩瀚的芙蓉湖终于消失不见,仅留下一些遗存。
无锡城外的西部和北部区域,一向是低洼地区,老北塘是较早进行低洼地区改造的。究其原因,就是这块区域就在原来的芙蓉湖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每次旅程,大体都是从无锡出发的,想必当年他坐着木船,沿纵横河道往无锡而来,一定经过尚未完全消失的芙蓉湖众多遗存。靠近无锡城池的北塘一带遗存如蓉湖庄、莲蓉桥、以及西乡玉祁芙蓉圩等都广为人知,徐霞客家乡马镇和古庄村一带的遗存则被掩藏在乡野之间了。
古庄村周围保留下来的白荡,水体清澈,苇兰丛生,荡边坡岸绿草覆被,杨柳依依,间种桃李,整块土地绿水茂密,据称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村庄就在绿树掩隐之中,颇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氛围。
古庄村已经进行过一次开发,以现代休闲农业为主,建设了湿地公园,漫步其间,可以看见一些农业种植的大棚。据说第二阶段开发正在酝酿之中。
我想,从地理环境看,古庄村位于惠山开发区和即将开发的霞客湾科学城之间,从文化视野看,惠山开发区和霞客湾科学城都是现代工业文明和数字时代的标识,而作为古芙蓉湖的遗存和江南农耕文明的古村,其间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恰恰是其价值所在,如果古庄村的第二阶段开发,能够抓住这个价值亮点,利用这儿“绿树村边合”、碧水村外流的自然生态,营造“采菊东篱下”、悠然看白荡、种豆古庄里、“带月荷锄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江南农耕文明气氛场景,它很可能成为置身现代文明的人们所向往的休闲、旅游、歇息、回望的“诗和远方”。
本文部分图片为符志刚、李广平二位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