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胡宗南日记公开出版。其中不仅记录了胡宗南自己的日常活动,还几乎原文摘录了一些重要电文及与国民党要人的对话,为历史爱好者增添了一大笔史料。

其中一件有趣的事,在东北战争初期,老蒋打算调胡宗南把杜聿明换下来。这一事件反映出国民党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派系斗争,更揭示了其惨败的根本原因。

胡宗南1946年5月18日日记显示:老蒋打电话给他,让他“日内来南京一行”。当时胡宗南正忙于指挥镇压孔从周部起义,不能抽身,拖到5月22日才到南京。

胡宗南

老蒋召胡宗南来的目的就是告诉胡宗南,打算调他去东北,并征求其意见。胡宗南日记里记录了老蒋讲话的大致内容:

将调你赴东北,接(替)杜聿明,而将杜另调,因现西北重要性大减于东北,而以刘经扶(刘峙)接替你,你意下如何?

事发突然,胡宗南毫无心理准备,一时不知道作何反应。从局面上看,胡宗南坐镇西北,经营多年,拥有50多万大军,号称“西北王”。显然要比去人生地不熟的东北舒适得多。

由于尚未思考清楚该如何抉择,加上在校长面前还要保持应有的谦虚。胡宗南推脱道:“余能力学识不行,恐不能应付东北形势。”

老蒋当然知道他这是故作谦虚,鼓励地说:“应该不至如此。”

胡宗南其实是有个有欲望的人。抗战期间,老蒋让他坐镇西北,一直没有仗打,他曾数次致电老蒋请求出山抗日,然而未获批准。因此他也非常羡慕那些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黄埔同学。

当时胡宗南号称“西北王”,在国民党中央军体系里,与陈诚集团、汤恩伯集团三足鼎立。

胡宗南岂会不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校长都说了西北重要性远不及东北,一直缩在西北必然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地位也极有可能被其他将领取代。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一番思考之后,胡宗南内心其实已经对调往东北有了一定向往。再加上不久后他在西安会见自己的老朋友、历史学家郭廷以,两人谈古论今。郭廷以也劝他“能到东北”。

杜聿明和老蒋

在这时,胡宗南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前往东北。胡宗南日记中显示:5月28日,他与军政部长陈诚会面,陈诚也问他是否愿望调去东北。胡宗南回答说:“如部长能支持余,余愿赴东北一干。”

此后,胡宗南一直在西安等待消息。当时国共双方在东北大打出手,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但为何在此重要节点,老蒋想换掉杜聿明呢?

从军事能力上看,老蒋对于杜聿明还是不太放心的。

毕竟抗战期间杜聿明拿得出手的也就昆仑关战役,但接下来杜聿明率领远征军进入缅甸不仅与史迪威闹翻了,还遭遇惨败差点把部队败光,他自己也在差点死在野人山中。

昆仑关战役中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那点声望,被他自己败得精光。杜聿明从缅甸回来后一直在云南,没打什么仗,他是非常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的。

其实杜聿明调任东北保安司令并非因为他军事能力出众,而是替老蒋背了黑锅,老蒋给个要职算是对他进行补偿。

在调任东北之前,杜聿明担任云南警备司令。抗战胜利后,受老蒋密旨采取武力方式把“云南王”龙云赶下台。龙云内心非常不爽,加上抗战刚胜利,在毫无理的情况下,采取武力方式把一方大员赶下台,老蒋自然遭到舆论指责。

为了平息这一事件,老蒋最后只能把黑锅甩到杜聿明身上,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下令动用武力。最后杜聿明被免职,但不久之后又调任东北。连杜聿明自己也在回忆录也承认,是替老蒋背了黑锅才当上东北保安司令。

所以,当初老蒋只是想着随便安排个位置补偿杜聿明。结果后来发现,东北其实非常重要,怕杜聿明不能胜利,只能悔棋了。这个局一环套一环,一步错就步步错。

远征军

杜聿明在东北前期表现确实不能让老蒋满意。第二次四平战役从4月18日开打,打到整整一个月。直到5月18日廖耀湘的新6军攻克四平侧后的塔子山阵地,林部决定主动撤离,四平战役才算结束。一个四平就打了一个月,那后面的长春岂不是更难打?

可能战胜的消息还没传到老蒋耳朵中,所以他当天萌生了换将的想法,打电话让胡宗南来南京。

还有一个原因是杜聿明与孙立人不合。两人在缅甸因为撤退路线意见不同,拍桌子大闹,彻底翻脸。没想到冤家路窄,在东北又碰上了。

孙立人这个人出身名校,文武双全,又有美国人撑腰,所以自视甚高,个性极强,有些看不起国内的“土包”将领。而杜聿明又认为自己是“天子门生”,有校长撑腰,眼里自然容不得沙子。两人是针尖碰上麦芒。

四平战役结束前几天,孙立人才从国外考察回来。那时新1军和71军正面强攻四平,伤亡很大。眼看就快拿下了,杜聿明让廖耀湘迂回侧后,率先攻入四平。

在孙立人看来,杜聿明这是把桃子留给自己的嫡系摘,对其非常不满。在后来的一系列行动中,矛盾更加明显,孙立人甚至直接拒绝杜聿明的军令。

将帅不和,自然容易误事,因此只能换掉其中一人。

胡宗南虽然一直在等待校长召唤,但后来形势发生急剧转变。林部在四平损失很大,从四平撤退后被杜聿明一路追到松花江边。对于国民党来说,整个东北几乎唾手可得。

这期间,老蒋还亲自去东北视察了一趟,对战果自然相当满意。这时杜聿明和孙立人将矛盾直接闹到老蒋面前,最终老蒋还是决定换孙立人,留杜聿明。

6月7日,老蒋从东北回到南京,就致电胡宗南说:“东北视察回来,各主官精诚团结,工作成绩亦良,以不即更动为宜。弟可暂负原有任务也。”至此,胡宗南去东北的愿望落空。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当年老蒋要是调胡宗南去东北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四平保卫战

从人际关系上看,廖耀湘是杜聿明带出来的,郑洞国也是杜聿明要请来东北当副手的。胡宗南调去东北可能要当光杆司令,因为跟他关系稍微好点的也就只有71军军长陈明仁。

淞沪会战时孙立人就对胡宗南耿耿于怀。当时孙立人率税警团参战,但他的部队是分散补充到各部,消耗非常大。后来孙立人受伤住院,他的部队被胡宗南吞并。

孙立人伤愈后去找胡宗南,胡宗南只愿意给个少将高参的职务。孙立人一气之下拒绝了,这件事直到几十年后他还拿出来讲,可见当时之气愤。

廖耀湘一开始就是跟杜聿明混,跟胡宗南没有什么交集。如果胡宗南取代杜聿明,廖耀湘心理上难免产生隔阂,关键时刻也有可能不听指挥。新一军和新六军都调不动,胡宗南根本没法玩。

从军事上看,杜聿明被调离东北前,其实形势还不算太坏。前期机会非常好,但关键时刻老蒋要求停战,接下来的一系列骚操作耽误了战机,导致最后的惨败。

杜聿明军事能力虽然长期被诟病,这其中与他太迷信老蒋有关,实际水平应该是被低估了的。换个人来未必就能比他做得更好。更何况,胡宗南抗战期间战绩似乎比杜聿明还暗淡。

这其中可以看出国民党的两大败因:

首先,老蒋用人最看重的并非才能,而是任人唯亲。当时可以调往东北的,包括白崇禧、傅作义这些能人,都是能打仗的,当时李宗仁也有去东北的想法。但他们是地方派系出身,得不到信任。东北这块地盘派地方部队去,很可能变成养虎为患。

杜聿明被俘

在老蒋的朋友圈,陈诚应该是最亲的人,其次便是胡宗南。即便是杜聿明这样的关门弟子,在关键时刻也得不到信任。

其次,国军当中只认主官不认组织,换个人来就指挥不动部队,而各个派系之间又争权夺利,不能相互配合支持。其实国军本质上还是军阀部队。

所以,一个主官要调到新地方,必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任用自己信任的人。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产生新的矛盾。这些矛盾无法调和,也就导致了国民党最终的惨败。

举报/反馈

温度历史

143万获赞 86.1万粉丝
挖掘有温度的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