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接曾经发过的第一部分:介绍及序言。为便于理解,先发一下本书目录:

序言
一 童年
二 中学时代
三 大学时代
四 精神病治疗活动
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六 正视潜意识
七 著述
八 塔楼
九 旅行
十 幻象
十一 论死后的生活
十二 后期思想
回顾
附录I 通信
附录II 术语诠释
附录III C.G.荣格著作目录

第一部分已经介绍过荣格的家庭背景,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部分涵盖书中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讲述荣格就业之前的经历和思考,为便于理解,笔者将三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和调整,以增强表述的逻辑性。

第一章 童年

这一部分讲述了荣格从出生到11岁进入巴塞尔大学预科班之前的这段时间的经历。主线是儿童时期的心理状态,其中提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对黑衣传教士的恐惧,对耶稣和上帝的不信任,早年的孤独,原始崇拜的梦、石头上的猜想、雕刻小矮人祭祀性活动。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第二部分:童年、少年和大学经历

荣格的故乡——巴塞尔

一、父母的关系及影响

1878年,小荣格患湿疹,那时候,他意识到父母关系不和睦。母亲的离开后,由一个比母亲大二十多岁的姨妈照顾荣格,自此心里埋下对“爱”不信任的种子,认为女人不可靠,“父亲”意味着可靠和“没权利”。后来观念被颠覆:我信任男人,但他们却让我失望;我怀疑女人,可她们并没有让我失望。母爱的缺失及对感情的谨慎,也间接导致荣格私生活的问题。

除了姨妈外,还有一个女仆照顾他,这位女仆所传达的那种既生疏又始终为人所认识的感觉,是后来他心中象征女性本质的那个形象的一种特征。

随后,荣格提到另外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后来成为了他的继母。

幼年的荣格潜意识中产生自杀冲动,或者说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极力的反抗。夜晚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觉得四周充满危险,尸体、墓地、黑色礼服的男人、女人的哭泣在黑夜中游荡。在母亲的教导下,荣格开始做祈祷,抵抗恐怖的黑夜。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第二部分:童年、少年和大学经历

童年的荣格

二、对上帝的不信任和对教堂的恐惧

年幼的荣格自小对黑衣人有莫名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蔓延到对黑衣教士的恐惧。通过祈祷抵抗黑夜,让荣格对耶稣产生了良好的印象:耶稣是个“善良仁慈的先生”。但是发散性的思维让他把耶稣和魔鬼做了类比,“虽然耶稣并不喜欢那味道,可他还是把孩子们吃掉了,这样,魔鬼就抓不着他们了”。这导致了对上帝的怀疑,“他失去了慈祥的特征.....却和那些埋葬死人的阴郁的黑衣人们联系起来了。”

这种思索造成了荣格精神上的第一次创伤,他在树林里看到一位天主教的神父,误以为是阴险的“耶稣会会士”,产生无法克服的恐惧感。

随后提到了著名的“原始崇拜的梦”,让荣格对上帝更加的难以接受和不信任。

草地的地下室里,一个金光闪闪的宝座上立着一个大概十二到十五英尺高,一英尺半到两英尺厚的木桩样的东西,是由皮和肉组成的,顶上有个圆圆的像人头那样的东西,上面没有脸,没有头发,顶端有一只研究,一动不动地盯着屋顶。我害怕的全身都僵了,这时听到外面传来目前的声音:“看看它吧,那就是吃人的怪物!”

这个梦,一直纠缠荣格多年。梦中的宝座和“吃人的东西”的提示都让他联想到耶稣,也造成他内心对耶稣和上帝的种种疑虑和不信任。

六岁时候,到阿尔勒谢姆旅行,在一座天主教堂里,荣格在阶梯上绊倒,下巴撞在一块铁上,流血不止,疼痛的尖叫和羞愧心理让荣格对教堂产生了恐惧和不安心理,让他许多年都不愿意进天主教堂。

三、童年的精神世界

1879年,荣格搬到巴塞尔附近的小惠宁根,在那里,有了关于艺术的最早记忆。

六岁的时候,开始学拉丁文。通过一些带插图的拉丁文儿童读物,荣格接触到了东方的印度教、婆罗门教等,里面的插图让他乐趣无穷,感到它们和他的“原始的启示”有某种亲和性。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第二部分:童年、少年和大学经历

少年荣格

荣格幼年时期是孤独的(妹妹在她九岁后才出生),还有一颗敏感而又易受伤害的心,所以喜欢一个人玩,玩战争游戏,或者在笔记本上涂画。

七岁的时候,得了假性哮喘病,伴随着阵阵窒息,眼前幻象不断。

荣格提到与乡村同学有关的事。认为与玩伴快乐地打闹,玩各种各样的恶作剧,做一些家里永远不会发生的把戏,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产生了影响,“强迫我和我自身离异,我感觉我自己分裂了,并为此感到恐惧。”

七岁左右的时候,荣格坐在斜坡的一块石头上,思考一个问题,让他茫然而迷惑:“我现在坐在石头上,石头在我下面。”但石头也能说“我”,也能想:“我躺在这道斜坡上,他正坐在我上面。”于是问题就来了:“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呢,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呢?”。这个问题有点类似庄周梦蝶,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我”究竟是一个肉体还是我的世界,石头因我而存在,并被赋予意义,如果我意识不到石头,石头是不存在的,就如同火星的岩石,对于我来讲,他们是不存在的。他们因我而存在,它们是我么,我又是什么?

自我的分裂和对世界的把握不定,让荣格在十岁的时候做出了一个自己也无法理解的行动。他在尺子头上刻了一个小矮人,锯下来放在铅笔盒里,用羊毛给他做了件大衣,里面还有一张小床。从莱茵河边找到一块光滑的长方黑石,也放在铅笔盒里,那是小矮人的石头。然后把铅笔盒秘密藏在阁楼里。当不顺心的时候,就想想神秘的小人。隔一段时间,小荣格就偷偷地去打开铅笔盒看看小人,每次还要在盒子里放一张小纸卷,上面写着只有自己明白的语言。加一个小纸卷,总有某种严肃仪式的味道。

荣格在书中说,这可以理解为孩子时期干的祭祀性的活动,就像许多非洲人现在所做的那这样。他们的行动,并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直到许多年之后才明白过来。

雕刻的那个小木头人事件,是荣格童年的高潮,也是它的终结。

第二章 中学时代

荣格的中学时代并不快乐,如果把荣格不快乐的时间段进行排序的话,这段经历妥妥的进前三名。但是,这段时间对荣格来讲却是印象深刻的,他用了50页来记录这段成长的经历。

一、学校的痛苦经历

这种感受源自六个方面:一是与其他成了孩子相比的自卑感二是反感数学课、绘画课、体操课,学习成绩虽然不差,但感觉这些课程就是失败;三是同学的嫉妒、竞争和猜疑四是被老师猜疑:大多数老师认为我既愚蠢又狡猾。一次同学之间的冲突,在荣格看来,对方是有预谋的围攻,但是老师却没有给予公平的处理;五是作文的抄袭风波: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荣格认真写作,却被老师认为是抄袭而来的,荣格为此受到冤枉,也被同学质疑,感觉自己从此被打上犯罪的印记;还有一次作文课,荣格精心准备,却被老师批评是“文采飞扬,但不踏实。”;六是被同学起外号:同学给荣格起了个外号“亚伯拉罕大爹”,当时的荣格觉得这是愚蠢和可笑的。

为逃避学校生活,十二岁那年,借助被一位同学推倒的机会,荣格成功患上了“神经病”,一提到学习和上学,他就会昏倒,是真的昏倒。后来无意中得知父亲对自己前途的忧虑,荣格决心克服晕倒的病症,最终他成功了,恢复正常。这件事也成了荣格一个可耻的“秘密”,他认为这是他自己一手策划的阴谋。同时,也对神经病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宗教体验

十一岁起,荣格开始对上帝的观念感兴趣,喜欢祈祷,开始认识到上帝不是穿黑袍的人,近似于一个有权有势的老人。但是,对于神学宗教,荣格毕生都没法接受。

1.天空之上的亵渎念头

十二岁那年的夏天,荣格产生了一个亵渎的念头,困扰了他很久:在大教堂广场,看到蔚蓝的天空下,大教堂的房顶金光闪闪,上帝坐在遥远蓝天上的一个金御座上,心中突然有上帝大便的猜想。这种念头让他感到恐惧和内疚,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愆。

根据亚当夏娃犯罪的分析,他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上帝的本意,而自己的这种胡思乱想也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是上帝对他勇气和忠顺的考验,也是一种天恩。

他全知全能,所以他会考虑到,在对勇气进行的种种考验里,绝对不会造成邪恶的后果。一个人要是执行了上帝的意志,他便可以放心:自己走的是正确之途。

但是荣格对上帝的体验并非一帆风顺,喜欢“胡思乱想”的他,注定不能成为忠实的信徒。

一个人必须完全献身于上帝,除了执行他的意志之外,别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不然的话,一切均是愚蠢行事和没有意义的。上帝为什么要弄脏他的大教堂呢?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但随后,我便模模糊糊地明白了,上帝是可以成为某种可怕的东西的。我体验到了一种阴暗而恐怖的秘密的味道。这一秘密使我整个的一生罩上了乌云,使我变得十分郁郁寡欢。(P29)

我的自卑感超强,上帝的天恩变得越发不可理解。说到底,我从来没有自信过。

内心的自卑、孤独和深藏的秘密,促使荣格不断在父亲的图书室里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2.对宗教仪式的失望

布道

深藏内心的秘密让他怀疑父亲所做的关于上帝的布道,他所讲的一切听起来陈腐而空洞,就像讲一个道听途说而来的可自己又不太相信的故事一样。

对布道的不信任,导致荣格不喜欢教堂。他认为,教堂里的布道,实际上是用宗教戒律代替上帝意志,其目的是免去人们理解上帝的必要性。父亲及其他牧师的布道词就显得十分令人难堪,而周围的人更是不假思索地囫囵吞下这矛盾百出的说法。

对世俗宗教仪式和戒律的不接受,不等于荣格宗教观念的丧失。文中写道,他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一种生而有之的信念:

我被责成去干上帝让我干的事情,而不是干我想干的事情,这给予我力量,使我敢于自行其是。我不在杂于众人之中,而是单独与上帝在一起了。当我处于“彼此”,不再是孤独一人时,我便身处在时间之外,我属于好几个世纪,而彼时做出回答的他,是我生前一直存在的,永远存在的他,就在哪儿。(P36)

圣餐

荣格觉得“圣餐”只是纪念性的聚餐,但是“拿起来吃吧,这就是我的身体”(P40)这句话十分不赞同,认为这种说法“荒谬的难以置信”,这种行为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极大的神秘。

教会委员会的一位老人做了荣格的教父,他是一位“友善而沉默寡言的老人,是个车轮制造商”,文中描述了他参加“圣餐”的经历,评价是“贫乏无味”。这次的仪式见不到上帝的痕迹,没有内在的交流,也没有所谓的与耶稣融为一体,这种交流是一种毁灭性的体验,完全的失败,根本不是宗教。(P42)

圣餐仪式的失败,让荣格感到自己与教会隔断了,跟父亲及其他任何的信仰隔断了。

3.关于上帝的思考

对上帝的思考伴随荣格的一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对上帝的信仰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荣格的上帝与世俗宗教的上帝不同,他有自己的理解。

上帝是不人道的,这便是他的伟大性。他是仁慈的,又是可怕的,二者同时存在,因而是一种很大的危险。而每一个人为了拯救自己,便竭力躲避这种危险。人们只是单方面依赖其爱和仁慈,但因为恐惧,他们就必定会成为诱惑者和毁灭者的牺牲品。我与就我所知的教会和这个人类世界结成一体的感觉被彻底粉碎了,我与这个世界唯一有意义的联系的宗教观解体了。

为了解除内心的困惑,荣格开始大量翻阅书籍,他读了比德曼的《基督教教义》,虽然有些收获,但不能为荣格所接受。在母亲的建议下,开始读《浮士德》,随后读了《哲学科学通用词典》,读各种小说和论著。这部分充满了对上帝存在的思考(P41-49),第一人格的探索和第二人格的先人之见与宗教理念的碰撞。

在“上帝的世界”里,人和动物一样,都被欲望遮盖了眼睛,发现不了世界的本质,对一切无知无觉。在上帝的维度,人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语言、更敏锐的意识和科学。科学虽然让人敬佩,但是它会造成对“上帝的话”的疏远和背离,从而导向动物所不会有的堕落。昆虫是非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更接近于植物。植物是上帝做出的装饰品,表现了上帝的美和世界观念。树木是神秘的,直接体现了生命的不可理解的含义。

本章的最后部分,荣格提到自己对考古学和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为植物是有生命的东西,他们只有在生长和开花结果时才有意义——一种潜藏着的秘密意义,上帝的一种想法。昆虫是变性的植物,由于无法无天的行为,遭到灭杀。对“所有生物的同情”严格限制于热血动物,青蛙除外,原因是他们与人有某些相似之处。

三、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出现

大约十二岁的时候,前往巴塞尔的途中,突然获得一种强烈的印象,觉得自己刚从浓密的云层中探出头来,立即明白了一切:我是我自己,我碰见了我自己。在此前我也存在着,但只是一切发生在我身上,而现在则是我发生在我身上。之前是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做,现在我是按照我的意志去做。在我身上有了“权威”。

2.第二人格

伴随着“权威”感的出现,荣格出现了两种人格:

我想到我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人。其中一个是学生,他领会不了代数,对自己完全没有把握;另一人则重要,是种高级权威,一个不可小觑的人。

后来,荣格对两种人格有进一步的描述。

我向来知道自己是个两重性格的人。其中一个是我父母的儿子,这个人上学读书,不怎么聪明,专心致志,学习用功,比许多别的男孩穿得整齐干净。另一个是个老人——多疑,不轻信,远离人 世,但却接近大自然,接近地球、太阳、月亮、天气、一切生物,但最主要的是接近夜晚,接近睡梦,接近”上帝”直接地作用于其身上的各种事情。

两种人格的作用与反作用贯穿荣格的一生,荣格认为这种人格的双重性,并不是“分裂人格”,与精神病学的精神分裂症毫无关系。

第二人格除了自己之外,还包括某种东西。仿佛由一片星星和无边无际的空间所组成的广袤的世界的触及,或者说是某种永恒灵魂的呈现。当第二人格出现时,第一人格便会淡薄到近乎于不存在的地步。第一人格出现时,第二人格变成一个遥远而又不真实的梦。

十六岁至十九岁,第一人格越来越清晰,学校和城市生活占据大部分时间,所获得的丰富知识逐渐渗透或者压制住了那直觉的预感的世界。

在本书69页,荣格提到大学学费的时候,再次讨论了两个人格。两种人格让荣格对自己抱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从第一人格看,自己是一个落落寡欢,具有一种不受约束的气质且态度暧昧,在其本质的深处是个隐士和蒙昧主义者。第二人格把第一人格看作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道德任务,是一门必须通过某种方式通过的课程。见识有限、有偏见、愚蠢,对别人缺乏了解,抱有不恰当的热情,轻信他人,见解混乱。

他认为第二人格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性格,是一种永存的生命,出生了、在活着、死了、集一切与一体,一种无所不包的生活幻觉,渴望表达,却无法表达自己。第一人格把第二人格看作是内里一片黑暗的混乱区域。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第二部分:童年、少年和大学经历

智慧老人

第二人格自己觉得与《浮士德》所体现的中世纪相一致,与一种过去的遗产相一致。对于歌德来说,第二人格也是一种真实。《浮士德》是第二人格的等同物,浮士德是歌德对其时代作出的回答。

对于两种人格,荣格通过一个“灯”的梦,做了形象的说明:黑夜中,浓雾飘飞,他顶着强风前行,两只手成杯状来护一盏随时可能熄灭的小灯。突然间,感到一个一个硕大无比的黑影跟在他身后。虽然他吓坏了,但清醒地意识到,要保住这盏小灯。

荣格分析,第一人格是提灯者,第二人格是巨大的黑影。为了不让时间的风暴把自己推回到无穷无尽的黑暗世界,第一人格必须负重前行——学习、赚钱、受各种拖累、犯各种错误、经历各种失败等等。只有吃力地前行,才能暂时脱离黑暗的摄取。

“小灯”梦之后,荣格进一步分析,认为以梦的形式所产生的顿悟,其根源就是第二人格的,第二人格具有更高的智慧,是一个幽灵,一个精灵,能够与黑暗世界对抗,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个精灵唯一明确的特征是其具有历史性的特性,在时间上具有延展性,或者说他没有时间性。

3.神秘的洞察天赋

荣格在书中提到,他继承了母亲好古的天性——把万事万物按其本性加以看待的天赋。他对某事有天生的直觉和洞察力,但经常假装不知道,也乐于让别人欺骗他。书中(P38)提到一次经历:他在某次宴会上编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事后有人告诉他,这个故事就是旁边人的真实经历。荣格后来将之解释为“神秘分享”基础上的他者感知。

四、荣格的父亲

荣格对父亲的印象,与母亲的印象大不相同。父亲是一个仁慈而又胸怀坦荡的人,他教条,对宗教不加思索地接受,但对荣格关爱,包容。父亲有宗教信仰,但基础并不牢固,他试图从父亲那里得到对上帝的解释,但诚实的父亲无法给出满意的答复。荣格认为,父亲对他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尽管对宗教观念讨厌,却尽最大的努力去不加理解地相信。

荣格对父亲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怜悯,通过“圣餐”仪式,一下子明白了,他职业和生活的悲剧性,“他为之奋斗的是一种其存在他无法加以承认的死亡。”他和父亲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渊,没有任何沟通的可能。

我那可怜的父亲是害怕进行思考的,原因是他也为内心的各种疑问烦透了。他要躲进自身里面去,因此便信守信仰是盲目的做法。

生活的不如意和夫妻矛盾粉碎了父亲的信仰(P73)。那时候,父亲的烦躁易怒和不满与日俱增,他正忍受着对于宗教产生的种种怀疑而带来的痛苦:他陷入教会及神学思想不能自拔,这种思想堵塞了父亲接近上帝的路,缺乏对上帝的直接体验,父亲的信仰是“神学宗教”。

父亲是孤独的,没有可以说真心话的朋友。自己最爱的儿子,也因为宗教理解的不同,而逐渐相互疏远。他后来想在精神病学方面寻找帮助,在荣格看来,信仰的罪过是排斥经验,精神病学的问题是排斥心灵,这种求助显然是“跳出油锅又入火坑”。阅读精神病学方面的书籍,不仅让父亲更加沮丧,而且怀疑自己得了各种病。

父亲的疑惑和痛苦和对自己儿子的爱,让他对荣格的人生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你喜欢的什么人都可以,但不要做神学家。”

在荣格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赶来参加了兄弟会的一次远足,并发表演说。让荣格认识到,大学时候的父亲充满朝气和活力,毕业后,一切都枯萎了,变得充满心酸。

1896年,父亲去世。

五、荣格的母亲

在此章节荣格对母亲有比较详细的描述,结合书中的其他部分,我们可以做简单的归纳。

母亲仁慈温和,保守传统,个性友好,生性愉快,有幽默感。个子长得高大壮实而肥硕,做饭美味。喜欢聊天,有文艺天赋,情趣高尚并且有一定深度。也是一个城府深沉、脸相威严的任务,有权威性。

荣格相信母亲有两种人格,一是不抱有恶意并富有人性,二是神秘诡谲。白天她是可爱的母亲,到了晚上她便显得不可思议,像是预言者,像是熊穴里的女祭司,富有古风而又无情,像真理和大自然那样无情。在这种时刻,他就是我叫做“自然精神”的代表。母亲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交替出现,也给荣格带来困扰,妨碍他与母亲分享自己的秘密。

母亲认为荣格有超常的智力,于是便把他当做成人或者密友一样分享感受和想法。

在塔楼一章里,荣格的母亲于1923年去世,两个月后塔楼破土动工。(P199)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第二部分:童年、少年和大学经历

荣格和父母及妹妹

六、哲学的学习和思考

十六至十九岁这段时间,荣格第一人格清晰,开始阅读哲学方面的著作,并写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圣·托马斯那种亚里士多德式的理论在我看来则要比沙漠还更没有生气。我心里想道:“他们全都想通过逻辑各种把戏来强迫某种东西呈现出来,而这东西他们并没有权力得到非真正懂得,他们想要给自己证明这是一种信仰,然而实际它是体验方面的事儿。”荣格看来,他们就是盲人摸象,自言自语。

黑格尔作品中的语言盛气凌人而又不流畅,对他带有明显的不信任感,他显得像是禁闭在其语言的大厦中,并在其牢笼中夸夸其谈的一个人。

叔本华的并非一切向善、创世意志的盲目性和对世界所做的阴暗描述得到当时的荣格的赞同,但不喜欢叔本华的解决办法,创世意志的盲目不代表上帝的盲目性,也不能说意志的盲目性。

康德的思想里,荣格发现叔本华的根本缺陷和致命错误:把一个形而上的主张人格化了。康德的知识论,让荣格受到了更大的启发。

哲学上的学习让荣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不再羞怯、多疑和瘦弱,有更强的求知欲,敢于追求,也喜欢与人交谈了。贫困对人并无妨碍,也不是产生痛苦的原因。

七、想象和幻象

荣格十四岁的时候,独自去昂特列布希进行治疗,期间第一次品酒,回来的路上第一次乘坐轮船,第一次乘坐火车,路上有了对第一人格长大后的想象:头戴礼帽,手拿贵重手杖,坐在华丽的大饭店草坪的斜坡上,吃着丰盛的早餐,而后漫步踱到一艘轮船上,驶向大山的山脚。

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内心矛盾重重,叔本华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冲突,产生了第一次系统的幻想。(P64)

第三章 大学时代

本章节关于父母、宗教和人格的思考,是中学时代的延续,我将之纳入中学时代开始的脉络。

中学临近结束时,专业的选择让荣格的父亲操碎了心,荣格最终通过两个梦,选择了自然科学。第一个梦是在坟前挖到一些史前动物的骸骨。第二个梦中梦到了一只巨型深海放射目动物,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具体专业的选择上,荣格考虑更多的是未来的出路,赚钱足够的生活费。于是,他决定学医。大学的学费一部分是父亲支付,另一部申请生活津贴费,这让当时的荣格觉得很丢脸。随后,他分析了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讨论了梦的起源,讲述了父亲信仰的崩溃。

1896年,父亲去世,荣格成为一家之主,生活却更加拮据了。

大学的生活是一段美妙的时光,一切充满了理智的活力(P78):结交了几个朋友,讨论神学、心理学和哲学。并且有机会同一位异常博学的神学家交流思想。

大学的第二学期末,荣格在同学父亲的藏书室里发现一本论述精神现象的小书,叙述了唯灵论的起源。书中记述了各种乡间传说故事,普遍流传的民间故事,肯定有其客观性,也就是“心灵的客观性”。当同学和周围的人却对此抱有不置可否的态度,并反对他关注这些灵学现象,这让荣格深感不安,旧日的各种怀疑、自卑感和情绪抑郁再次出现。

荣格极力避免被再次孤立,暂时压抑自己对灵学的兴趣,忙于学业,取得不错的成绩。周末的时候读读康德和爱德华·冯·哈特曼的著作,虽然对尼采的作品感兴趣,却迟迟没有开始阅读,他怕自己像尼采一样受到批评和攻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读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就是尼采的《浮士德》,是他的第二人格,也是荣格的第二人格的比照。但关于这本书的阅读和思考并没有如《浮士德》一样开启一道门,反而砰地关上了一道门。

这一部分,荣格有一段关于新思想的精彩论述。

一个人除非跟 人们谈些他们所知道的事,否则便只能是对牛弹琴。幼稚的人并不意识到,与其友人谈论些后者不懂的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侮辱。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事实是站得住脚并且不会被扫到一边去的;某个人或迟或早总会遇到它们并认识到他所发现的是什么。我感到我已穿越满是金刚石的山谷,但是我却无法使任何人相信,我所带回来的样品并非只是石块。(P84)

1898年的时候,荣格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他倾向于选择外科一生,这样可以有更好的前程。然而暑假期间发生了某件注定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事:风干了有七十年的胡桃木桌子在夏天砰地一声裂开,两个星期 后,家里的一把面包刀以更大的声响破碎,两次碎裂都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随后他参加了一次降神会活动,并有机会阅读了克拉夫特·埃宾的《精神病学教科书》,让他决定选择精神病学。

1900年12月,荣格在苏黎世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职位,离开故乡巴塞尔。

离开巴塞尔的部分,荣格提到了自己的妹妹,本书中荣格对妹妹的描写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妹妹出生时,当年荣格九岁。

母亲抱出来一个看起来叫人失望的小东西;一张红红的,满是皱纹的脸,眼睛闭着,就像一只瞎眼的小狗。背上长着一些根根分明的、长长的红毛。

第二次是他离开巴塞尔前的这部分。

我妹妹是一个清秀而病恹恹的人,在一切方面均与我有所不同。她仿佛生来就注定了一辈子当老姑娘,也确实终生未嫁。但她培养了一些非凡的个性,我对她的处世态度也很钦佩。她不得不经受一次据说没什么妨害的手术,却不幸死在手术台上。在心底里,她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陌生人,不过我却很尊敬她。她尽管内心敏感,却总是显得镇定自若。最终在妇女敬老院度过了最后的时光。(P91)

在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荣格专心工作,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开启了精神病医生的职业生涯。

举报/反馈

聆听者老白

3455获赞 439粉丝
分享心理咨询、传统文化、西方哲学学习心得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