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成长和孩子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朱永新曾说,“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今天,我们为你整理了朱永新关于家庭教育的8个观点,老师家长一起来品读吧~



1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2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同样,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是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


父母的成长和孩子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3

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1、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


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而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2、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


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4

把童年还给孩子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


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


5

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


1.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2.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

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让我们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6

让孩子拥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


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


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7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成长而言,主要任务是读书。


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宁静才能致远。读书人的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


8

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写日记是好习惯。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综和深化思考;


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可以让子女倾诉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


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


因为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审核 | 邵黎仙

举报/反馈

兰溪市妇联

433获赞 161粉丝
服务女性,展兰城温度
兰溪市妇女联合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