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归海,从心理解孩子,权衡利弊,整体养育
——陈忻
01
对育儿书产生了厌倦
听说陈忻老师有一年多了,关注了新浪微博,也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知道陈忻老师最近网课开课了。但这些消息就静默在那里,已经不记得关注原因,也从没想打开过。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开始,《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养育男孩》、《孩子,挑战》、《怎么说孩子才肯听》、《你的N岁孩子》等等,自己也读了不少育儿书了。从开始的照书养,到渐渐的发现尽信书不如无书,自己的孩子总是跟书里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到底是应该信任孩子,自己因人而异的想办法。还是应该相信书里的,孩子应该是怎样怎样的,只要你怎样怎样了,孩子就相应的会怎样怎样。看了这么多套路,厌烦那些套路技法。看了那么多公众号推文,看到引发焦虑的标题就犯恶心
但是,即使知道了问题的本质,内心还是焦虑的,与其说我还不能完全的接纳孩子,倒不如说还不能完全的接纳自我。在巨大的思维和行为惯性面前,总是阶段性的会陷入焦虑和迷茫,所以我开始大量的看心理学、教育学、学习科学、甚至说哲学方面的书,但现实问题总是比自我发展到来的速度快。

问题突如其来
大宝上了小学,我遇到了比较棘手的情绪问题,另外也发现了以前未曾剥离出来看待的自己的情绪问题。
最常见场景就是,放学玩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提醒要写作业了,大喊大叫声随之而来,“不要,烦死了”,磨蹭一阵后边掏作业本边说坏妈妈,而这样的大喊大叫并不是喊一两声就结束了的,经常是要持续好一阵,甚至已经在写作业了,还是会写一会大喊一次,有时写延续到写完作业。
带着这样的情绪学习,怎么能学的好,其实就是在应付作业而已,我焦虑了。
我尝试告诉他写完了后面就可以玩了;
尝试跟他沟通越是带着情绪学习越学不进去,反而浪费了时间;
尝试跟他说如果感觉很烦就打沙袋,如果大喊大叫会把情绪传染给别人;
尝试坐在他的身边陪他学习;
尝试让他自己在房间里处理情绪和学习;
尝试干脆放手不提醒他,看看他自己能不能自己在睡觉前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但结果不尽人意,不但没有解决了问题,还很不能自控的被大宝的情绪所传染,在大宝和二宝之间横跳的陪伴让我没办法专注在处理一件事情上,更滋长了焦虑情绪。
基本上每天我也都会大喊大叫,在到底陪不陪写作业之间犹豫,甚至产生“算了,就像我小时候那样不用管也可以长大”的想法。几次在晚上道歉和谈心,厌烦了这种糟糕的亲子体验,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平衡点。

《整体养育》之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整体养育》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基础,第二部分谈技能,技能建立在对所有基础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基础部分分为六章节,分别为:
  • 多维度理解
  • 整体把握
  • 打好基础
  • 把握主动权,展现真实自我
  • 有的放矢
  • 建立链接
技能部分也从六方面展开,聚焦了备受家长关注的六种能力,分别为:
  • 认识自我
  • 复原力
  • 注意力
  • 自我调整能力
  • 情绪能力
  • 社会交往能力
书中多次提到孩子的成长是动态发展的,家长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观察并尊重孩子的发展水平,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保持敏感链接的同时为孩子搭建脚手架,在最近发展区给予孩子适当的助推。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父母的行为选择取决于自身的价值观、生活经历以及所具备的知识;要想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在长年累月的亲自互动中进行亲身示范;自身具备成长型思维能更有效的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

基础部分引入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可以理解这个理论模型是整本书撰写的理论基石,将养育孩子类比为生态系统,各个因素之间动态影响,缺一不可。


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指的是围绕个体的周围环境。

  • 微观系统: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学校、同伴,甚至居住的小区。
  • 中间系统:微观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比如,父母和老师的沟通多不多,父母了解自己孩子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交往吗,等等。
  • 外层系统: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父母的工作、父母的朋友、社区的一些组织等。
  • 宏观系统:文化、价值观、传统习俗、法律等。
  • 时序系统:时间维度从大方面来说是社会变迁,从小方面来说是人生时间发生的时间点。
在生态系统中,外层系统与宏观系统间接可控,父母只需放弃完美执念,依据自家孩子特点,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即可,量力而行。
换言之,父母也不必焦虑于自身受限,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接纳,孩子在具备自主权的情况下,也会在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发展下,受外层系统与宏观系统的影响在时序系统中最终实现个人成长。

《整体养育》对我的启发

自问:
孩子和我关系好吗?
孩子信任我吗?
孩子是否把我当作安全基地?
我给孩子温暖的支持和爱了吗?
孩子焦虑时我有没有帮助他缓解焦虑?

#亲子教育#

正如标题中的“建立链接”,读完此书留在我心中的四个大字就是建立链接

通过自问,后两个问题清晰的浮现出来,情绪问题之所以这么棘手,孩子之所以大喊大叫,一方面是他的个体原因,另一方面我也没有给予有效的感情支持。
客观的讲,之所以我将这件事看成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完全接纳孩子情绪的表现,我内心认为他不应该这样。
进一步自问:
①我有询问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吗?
②孩子能清晰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吗?
③孩子刚上小学后面临的巨大压力我都了解吗?
④我有帮助孩子建立其他释放情绪的渠道吗?
④我有发挥自己作为家长的主动性,给予稳定而有效的支持吗?
⑤孩子总问我是不是生气了,我是不是传达了错误的信号,我有及时的给予拥抱吗?
很显然,这些我做得都是不到位的。

在情绪能力的章节,陈忻老师提到情绪分为内在状态和外在表达,孩子面对生气的父母的外在表达就是生气的脸、大声的哭喊和想让父母抱起来,这让我不得不对号入座进行自我反省。


我认为自己没有生气,可我却给了孩子我生气了的感觉,同时否认了他的感觉,既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看待,也没有产生同理心,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依据文中给出建议,我梳理了几个自己的调整方向:
(1)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情绪的背后。我都已经上了一天的学回家了,在学校里按照既定节奏安排学习,这才回家一小会,又让我做这个做那个,烦死了。虽然在学校里也有户外活动,但是放学回家我感觉累了,很烦躁。适当表达同理心,这个尺度不太好把握,我认为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在学校已经很辛苦了是不太合适的,这时候用肢体语言可能会比语言表达更到位更有力一些。
(2)抚慰情绪。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烦躁的情绪,第一时间需要处理的是孩子的情绪问题。根据既往经验,孩子还不太清楚会产生这种莫名烦躁的原因,这时候接纳他的情绪非常重要。也许可以主动给孩子个拥抱,注意好自己的表情管理,摸一摸孩子的头,轻轻抚摸他的背,用肢体语言让他得到接纳。
在大家情绪都好的时候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坦白有的时候确实会被孩子的情绪所传染,那并不是因为不爱也不是因为生气,只是当下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给孩子讲一讲自己有这些情绪时的感受。给孩子读一些关于情绪的绘本,比如《菲菲生气了》、《生气的亚瑟》 、《大喊大叫的一天》、《野兽国》,展开想象,情绪失控的时候就像被野兽控制了一样,感觉像火山一样要喷发了,有的时候就是莫名会感到一天都很烦躁,这些都没关系,当这些情绪随着时间流逝之后大家又相亲相爱的在一起了。跟孩子约定好行为界限,即使情绪再怎么不好,也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伤害自己,不能损坏财物。
(3)主动调整,主动表达爱。
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是最有效的支持,睡前的一个晚安吻,出门之前的加油,回家之后的一个拥抱都能够让孩子从深陷其中的情绪中得到恢复,给他的自我控制充满电。亲身示范也同样让孩子学会如何表达爱和向别人展示出同理心。
(4)情绪调整能力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是不必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在面对这一系列情绪的过程中,我一度感到很挫败和自责。但就像书中反复提到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样,随着我能正视自己而且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感受,随着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不断的进行调整适应,随着他年龄的成长,随着我更进一步的接纳,这个动态平衡渐渐的就找到了。明显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调整能力提高了。
(5)教育是常学常新的
家长自身的发展对养育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育儿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经常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受到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影响,经常是旧有问题再次出现。好在学习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纠正,总体是向更好的亲子关系发展的,而这也符合了成长型思维,我们养育孩子面临的这些问题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中需要不断寻找答案的问题。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大家是共同进步的,这大概是拥有孩子最美妙的地方。
一些不谋而合
陈忻老师的书在一些方面不同于以往读过的一些育儿书,比如在夫妻关系这个问题上,陈祈老师没有一刀切的就说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更强调家庭是一个整体,而家庭重心也是随着家庭的发展不断调整的。
相比较而言,这是一个不那么引人焦虑的看法,任何轻易的断言都会让部分父母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离开具体场景谈论问题都是不合理的。
另外就是关于夫妻两个在育儿问题上产生争执时怎么办,传统的观点认为父母需要统一看法,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父母某一方因为权威的身份而忽略孩子感受的问题。这时候能跟孩子站在同一条线指出问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中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仅仅是父母跟孩子之间,还有帮助孩子跟另一方沟通,对事不对人。
举报/反馈

springsnow818

42获赞 2粉丝
自我成长,阅读,影视,育儿,信息素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