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部主旋律影片取得了当年上座人次和票房双冠军,这就是由王兴东编剧,雷献禾、康宁导演,刘佩琦、吴军、宋春丽主演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来自剧本,剧本源于生活。编剧王兴东以敏锐的职业嗅觉发现了这个从未被曝光过的真实题材,以深入钻研的精神发掘并塑造了乔安山这个人物,让雷锋故事得到了一个新版本的讲述。


《离开雷锋的日子》剧照。

时代寄语

道德建设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熏陶,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时间的考验,这部电影是我们心中的表达,人们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雷锋精神一直都在滋润我们的心灵。雷锋精神所承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宗旨。

——王兴东


编剧王兴东

四赴铁岭采访雷锋生前战友

雷锋是怎样在二十二岁时结束了生命?这是编剧王兴东长期萦绕心中的一个谜题。1963年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并号召向他学习时,王兴东还在念小学,老师告诉他们,雷锋叔叔是因公牺牲的。但对于雷锋怎样牺牲的情节,他一无所知。

直到1995年的一天,王兴东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发现是一个叫乔安山的人,在1962年8月15日,他与雷锋最后一次出车执行任务,在倒车时意外撞倒了一个晒衣服的柞木桩子,打在了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处,雷锋受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而离世。

乔安山,这个与雷锋之死有关的人物戏剧性地出现了。王兴东立即意识到,这个“意外事故”,就是戏剧要找的“焦点事件”。一个把雷锋撞倒的人,要怎么面对铺天盖地的学雷锋活动?这些年乔安山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从没听到过他的声音?王兴东当时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剧,职业敏感告诉他,乔安山极有可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王兴东(左)与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右)合影。

为此,王兴东四次前往辽宁铁岭,采访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当时乔安山56岁,下岗在家已经三年,住在一座很旧的宿舍楼三楼,只有一间半房,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靠老伴和他每天在农贸市场里卖茶叶、糖果。他们家房间的墙上还挂着他和雷锋的合影,还是人工上色加工成彩色的。”第一次见到乔安山时,王兴东的心一下被攫住了。而当乔安山得知王兴东的采访目的后,立刻十分警惕,害怕拍了电影,人们都知道雷锋的死与他有关。

眼看乔安山顾虑太多,王兴东向他承诺:电影拍成后请他去审查,他不满意不能通过。乔安山开始相信王兴东,与他倾心而谈。王兴东叫他“乔大哥”,当时手机还没普及,一开始两人通过乔安山家一楼的商店打电话,后来王兴东自己掏钱,给乔安山家里装了一部电话,二人就能直接通话了。

“钉子精神”挤出好戏

乔安山曾说,在认识雷锋以前,他“长到那么大个子,就昏昏地活着”。但在18岁那年,雷锋走进了他的生命,两人成为鞍钢弓长岭铁矿的工友,后来一同入伍在一个班,更是他一辈子的大哥和偶像。雷锋影响了乔安山的一生。

尽管雷锋的死被认定为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但“撞倒雷锋”的包袱像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上。退伍后,乔安山将往事埋藏,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但有一条他却一直铭记:“我得像他(雷锋)那样做事、做人。”他一直默默无闻做好事,送迷路孩子回家,照顾孤寡老人,献血、捐款、劝架、救火、抓小偷……这是一种救赎,更是一种信仰和追随。

1988年的一个冬天,乔安山从沈阳返回铁岭,在路上遇到一位被车撞倒在地的老人。前面的汽车全都绕开老人而行,乔安山却立即停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并垫付了住院押金。没想到,老人的儿女却指责乔安山是肇事者,要他赔偿所有损失,那位老人对此也不置可否。索要医药费的人甚至吵到了乔安山的单位,有人说:“别像乔安山,愣充什么英雄,单位本来就困难,又找个爹……”乔安山百口莫辩,直到真正的肇事者被找到,他才洗脱嫌疑。

王兴东听到乔安山讲述自己做好事反被诬陷,本能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强戏剧情节。四次采访,众多素材,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好的剧本主要看结构故事能力,好的故事关键找到角度。如同足球射门,角度越刁,入门率越高。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电影,不是直接表现雷锋的事迹,而是通过雷锋离开后,从乔安山的视角承继雷锋的精神。编剧采用了“集锦式”的结构,用了四个小故事完成了雷锋精神没有离开我们的讲述,这个结构是编剧对生活的高度提炼。

写雷锋学雷锋,王兴东用雷锋的“钉子精神”来打比方,“一是钻,往人物内心世界里钻探;二是挤,将平淡的事实挤出戏剧情节的意外。”较早版本的剧本里,找到真正的肇事者后,事件就结束了。几天后再看这场戏时,王兴东觉得,诬陷者没有被谴责,观众不会满足。怎么从这场戏里挤出情绪来?他想到了乔安山的妻子,她应该在戏里为丈夫申诉。于是,就有了电影中这段异常出彩的高潮戏——饰演乔安山妻子的宋春丽将近三分钟的激情迸发,为当代的雷锋精神讨公道。这场戏赢得了观众共鸣,很多人看得热泪盈眶,宋春丽的表演一举拿下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好戏都是挤出来的。“写剧本真得像打钉子,用足钻劲和挤劲,不能轻易放过每一场戏剧情境,要把人物钻深,要把情感挤透,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王兴东回忆,写完这段为主人公伸冤的台词时,他自己都感动流泪。

“班长的精神回家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市场不太景气,电视剧却势头正盛。王兴东一开始先写的是一个8集的电视剧剧本,当时的名字还叫《雷锋的死与我有关》。

1996年3月,中宣部在长沙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提倡精品工程的重要会议。王兴东作为长影厂的代表参加,会议期间,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和平找到他,问他手头有什么剧本。王兴东把《雷锋的死与我有关》剧本递给张和平,他立即召开论证会。会上,大家一致看好这个题材,认为这是一个极有“新闻热点、思想亮点和市场卖点”的好故事,学习雷锋纪念日是最佳上映档期,片名改为《离开雷锋的日子》,特别有缅怀的意味。

1996年11月26日,大雪纷飞,辽宁抚顺雷锋墓前,《离开雷锋的日子》开机拍摄。饰演乔安山和雷锋的两位演员刘佩琦和吴军,也恰好是战友。由雷锋精神而点燃的热情,焕发了剧组从未有过的创作激情,从寒冷刺骨的大东北到温暖如春的福建厦门,45个日日夜夜,剧组转战三省一市,抢进度、抢时间。

影片拍摄完成后,剧组请乔安山来看样片,他边看边流泪,放映结束时已泪流满面。乔安山握着王兴东和导演雷献禾的手说:“你们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我对班长有了一个交待。现在有些人,不相信雷锋精神,你们让班长的精神回家了!”

1997年3月,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在全国上映,呼唤雷锋的时代精神与观众心灵产生了共振。在北京,该片票房达到580万元,观影人次高达185万。影片上映后,全社会重新掀起了关于雷锋故事和雷锋精神的讨论,大家意识到,即便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雷锋精神也毫不过时,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除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离开雷锋的日子》还横扫当年各大电影奖项。王兴东获得华表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刘佩琦获得华表奖、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饰演乔安山的他一举成名。影片还获得了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这部电影也使得默默无闻的乔安山作为雷锋精神的忠诚传承人广为人知。影片公映后,57岁的乔安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事迹得到广泛传播。二十年来,他去过二百多个城市,做有关雷锋精神的报告,让雷锋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原标题:1997年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首次从战友角度演绎雷锋精神 王兴东:雷锋精神从未离开)

来源:北京日报 | 记者 袁云儿

流程编辑:u02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举报/反馈

京报网

1478万获赞 111.9万粉丝
北京日报官方网站·首都视角天下观
北京日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