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大道知行→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及时查看更多文章
抄写,似乎是笨功夫、死功夫,但在许多饱学之士看来,却是读书的巧功夫。
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题为《送东阳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忆自己幼年的经历说:“余幼时即嗜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为什么说“不敢稍逾约”?当时人有“三痴”的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借书与人曰痴”。意思是借书不还的事太多,所以书不可以轻易借予人。正因为如此,宋濂不敢逾约,否则再借就难了。
抄书也不仅仅是保存文本的方法,它本身即是一种读书方法。所以古人有“一录则胜数过”的说法,意思是抄录一遍,其效果远胜于从头到尾读上好几遍。司马光在位于洛阳的“独乐园”里有一个著名的“读书堂”,堂内藏书万卷。但他仍然经常动手抄书。除了整篇整本地抄录,摘录、笔记也是通过“录”来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种途径。所谓“不动笔墨不翻书”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录”的一义。
抄书是“录”的过程,也是“校”的过程,“校”即校勘。在印刷术投入使用前,古书都曾经历过以记诵文本和抄本形式流传的阶段,记诵或抄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差错,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辗转流传之中变得差异极大。这种情况即使在印刷书籍出现之后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据的底本原有差异,二是刻板印刷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的错误。所以古人读书,在录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对,以便尽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确性。
这里有两层很不容易做到的地方。首先,照本改字,要做到不错不漏,本身即是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校书如扫落叶,院子里的落叶,绝不可能一遍就打扫干净。校书也是这样。其次,要在不同文本的字句差异之间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取舍,更是一件显现真功夫、硬功夫的难事。所以段玉裁曾说:“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伪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
钱大昕读《后汉书》卷六十八《郭泰传》,在传文末尾处发现有七十四字“词句不伦”,于是举出不依前文避讳体例称字而称名、叙事重出、书字而不书名、词意重沓等“四疑”,推测此七十四字本非《后汉书》中的原文。此后,人们发现了一部嘉靖年间的福建版《后汉书》,是当时根据一种宋代刊本翻刻的,这个刊本中的《郭泰传》,果然如钱氏所言,没有那七十四字。
◎本文原载于《解放日报》,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在文末发表留言评论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心静自然凉,古代文人“读书消暑”
至乐莫如读书,10副对联说读书
品茶与读书:茶煎谷雨春,书中滋味长
书房,喝茶读书日月长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举报/反馈

大道知行知行堂

7.7万获赞 4.4万粉丝
国际儒联儒学与企业管理委员会官方平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