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15日,朱德母亲钟太夫人永远辞别了人世。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朱德总司令的钟太夫人,虽是生于旧时代的女子,却也是新时代劳动阶级的完人。毛主席曾亲自为她撰写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于4月10日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集会,追悼表彰钟太夫人。而这场追悼会,是我党唯一一次为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追悼会。那么钟太夫人究竟做过什么伟大事迹,竟能让中共中央为她举行公祭仪式呢?
本期文章知鉴明史带大家看看英雄贤母钟太夫人,那平凡却又伟大的一生。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点下关注,这样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也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1860年4月23日,钟太夫人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的一个流浪艺人家庭。因为家境贫寒,钟太夫人从小就很懂事,无论是女红、做饭、种地,她样样都在行。由于体格高壮的原因,她干起活来比一些男人都利索。但同时钟太夫人也是一个贤惠且温婉的女子,可以说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
钟太夫人于及笄之年嫁到朱家,一共生了13个孩子。但因为家境实在贫寒,尽管钟太夫人十分勤劳,仍无力抚养那么多孩子。她努力养活了6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就是后来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朱德朱老总。
钟太夫人虽然是生在旧时代的女子,但她的思想却十分开明。教育孩子时,她从来不会打骂,而是会用心教会子女做事,悉心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
例如有一次,朱德跟随父亲一起挑粪上山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粪桶破裂、洒了自己一身。随后他在田间锄地时,又发现自己根本使不好锄头。如果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儿子臭气熏天、连锄地都干不好时,一定会气得边打边骂。
但钟太夫人却没有生气,她手把手地教导朱德:挑担上山时怎么挑才最省力,掌握哪些技巧才能用好锄头。在钟太夫人的教导下,年轻的朱德很快就学会了种庄稼,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在挑担的时候摔过跤。
钟太夫人不仅会教导子女做事,还会教他们怎么做人。钟太夫人言传身教,她告诉子女们:一定要做一个勤劳、善良,并且足够勇敢不畏艰难的人。很难想象生在旧时代的钟太夫人,就是这么一个人。
她在嫁到朱家之后,十分勤劳地操持家务。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她就会起床给全家人煮饭。当时家里人口众多,煮饭也是十分劳累的体力活。而勤劳的钟太夫人丝毫不怕劳累,她在煮完饭之后就会立刻去田地里做农活,随后回家喂猪洗衣服,等忙完之后几乎都到深夜了。休息一晚之后,她又要在第二天重复之前的工作。
钟太夫人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辛劳了一生,似乎是她的勤劳打动了上天,她这一生都未曾生过病,一口药水都没有喝过。钟太夫人80多岁的时候还耳聪目明,神智清醒,甚至还能干得动农活。
然而钟太夫人的体格虽然高大健壮,但她从来不会做欺负其他人的事情。善良是她骨子里的美好品质。很多时候钟太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做亏待别人的事情。认识钟太夫人的人都说她有菩萨心肠,附近邻居有什么困难了,她总是能帮就帮。有乞丐上门乞讨时,她也会拿出一些粮食施舍,有时候还会跟乞丐说一会儿话。
在那个动乱而又艰难的时代,钟太夫人能够一生都保持善良,可谓是十分难得。在这一点上,她无疑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圣人”。同时钟太夫人坚韧和勇敢的品质,也是很多男人都望尘莫及的。
红军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四处追捕、残害红军家属,钟太夫人作为朱德的母亲,自然面临着很大的危险。1933年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挖了朱氏祖坟,表现得毫无人性,逼得朱家子孙只能四处躲藏。钟太夫人也被迫带着全家人四处逃避,期间多次遭遇危险,但幸而她在泸州得到了朱德同乡好友戴与龄的保护,才成功脱险。
后来国共合作抗日、危机解除后,钟太夫人才回到老家。可此时新的危机又来了,当时正值荒年,钟太夫人根本找不到能够养活一家人的粮食。危难关头她得到了别人救济,才得以撑过荒年。
纵观钟太夫人经历的这段艰难岁月,可以说是危险重重十分困难。但她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始终保持着勇敢,没有被危险和困难吓倒。而正是因为钟太夫人足够勇敢、坚韧,才能一次次度过危机,带领家人化险为夷。
这样一个勤劳、善良、勇敢的女性,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能够教养出朱德这等英雄人物,也是理所当然的。朱德继承了钟太夫人很多优秀的品质。而钟太夫人为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她的最伟大之处,就是生下了朱德,并且把朱德培养成了十分优秀的革命者。
作为一个母亲,钟太夫人很希望朱德能留在自己身边。但同时她也支持朱德做出的选择,哪怕朱德要背井离乡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但只要朱德能做一个好人,做的是正确的事情,钟太夫人都会无条件支持。
1909年,朱德去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告诉钟太夫人,生怕她不舍。钟太夫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感到很高兴。她希望朱德能够成才,尽管自己要承担思念之苦。朱德到达云南之后,钟太夫人时常会牵挂,她写了很多信,给朱德送去了自己的关心和问候。而朱德从家里出来时,并没有带钱,他得到了一个亲戚的经济资助后,才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在1909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随后参加了云南的“重九起义”,加入了反清斗争。1915年12月,朱德又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1909年离乡后,踏上革命道路的朱德为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对于家人,他时常会感到愧疚。1921年2月,担任云南省宪兵司令官的朱德为了弥补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昆明买了一处宅院,把母亲钟太夫人及一家人都接了过来。团聚的时光是幸福的,但同时也是短暂的。
虽然朱德和钟太夫人都很希望一家人能永远在一起,但没有国哪儿有家?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朱德只得再次离家,前往德国寻求革命真理。当时朱德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只有将革命真理理解透彻了,他才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因此,朱德在1922年8月,辞别家人前往德国留学。此后朱德再也没能见母亲一面。1937年朱德已担任八路军总司令,钟太夫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自豪。她虽然很想再见儿子一面,但为了不给国家、不给共产党添麻烦,钟太夫人只能默默承受思念之苦。她这一生虽然养活了8个子女,但她的二儿子在1905年就病逝了,她的大儿子、四儿子、五儿子又早早地为国捐躯,留在她身边的只有一个小儿子。
因此钟太夫人十分思念朱德,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再见朱德一面。但怎奈朱德身负重任,忠孝不能两全。
1944年2月15日,84岁的钟太夫人最终也没能再见朱德一面,她在望眼欲穿的期盼中去世了。
那一晚,84岁高龄的钟太夫人正在做晚饭,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随后倒在了地上。虽然后来钟太夫人醒了一次,但她终究没能坚持过那个夜晚。她的孙辈在回忆起那晚时说道,钟太夫人在最后清醒的那段时间,一直在念叨朱德的名字,直到她永远闭上了眼睛。
埋葬钟太夫人的棺椁很气派,她的灵房有九尺多高。她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有几百人自发来到朱家吊唁。人们十分怀念这个伟大的女人,她一生勤劳,好像不知道辛苦一样,把贫困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人们最怀念的是她的善良,钟太夫人生性和蔼,像一个活菩萨一样,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
朱德在得知钟太夫人去世的消息后,悲伤得半天没有说一句话。家乡的信就拿在手上,朱德看了又看,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十分希望能在母亲去世前,再见她最后一面。可国难当头,他又怎能为了小家舍弃大义呢?
朱德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钟太夫人虽然无比思念朱德,但她仍然是支持朱德的,不愿意给党和国家添麻烦。朱德和钟太夫人都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错的是丧心病狂的侵华日军,错的是那个艰难的世道。
国家危难之时,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深受影响,母子难以相见的悲剧时有发生。朱德深知想要彻底杜绝这种悲剧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赶走侵华日军,建立新中国,而他正是在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奋斗。
为了悼念母亲,朱德一个月都没有刮胡子。回忆起钟太夫人,朱德的情绪除了悲痛,还有感激。钟太夫人是一个伟大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教会了朱德很多事情、很多做人的道理。
朱德写了一篇怀念、回忆、感激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说:钟太夫人教会了他该怎么和困难作斗争。钟太夫人给了他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这使得他可以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更多事情,而不知劳累。
钟太夫人教给他生产的知识、革命的意志,帮助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这篇文章中,朱德写下的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钟太夫人去世的消息传到延安后,延安各界反响强烈,要求表彰钟太夫人的呼声很高。因为她不仅是朱德的母亲,同时钟太夫人还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虽然没有做出过伟大的壮举,但她身上的优秀品质传达出了一种精神:一种勤劳善良、勇敢不屈、甘于平凡却又做得伟大的精神。
194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了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集会,追悼表彰了钟太夫人。这场追悼会,是我党唯一一次为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追悼会。当时中华民族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中共中央召开这次追悼会,一是为了纪念钟太夫人,二是为了传达钟太夫人勤劳善良、勇敢不屈的精神。
钟太夫人是旧时代的妇女,却也是新时代劳动阶级的完人。
毛主席亲手为钟太夫人写了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周总理等人的挽联上写道:“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花;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荷好家风。”
我们纵观钟太夫人的一生,可以发现她担得起这些美誉。但时代并没有眷顾这个伟大的母亲,钟太夫人直到去世都没能再见朱德一面。幸而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母子无法相见的悲剧,将再也不会发生。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道在各位观众朋友们看来,钟太夫人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伟大的母亲呢?欢迎大家来到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们不要忘了关注转发,我们下期精彩内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