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治家昏招儿,书妆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写了三点:送元春进宫、讲究场面铺张浪费,以及过度宠溺贾宝玉。今天,书妆将从另外五个方面说一说贾母的那些治家昏招儿。
01、
接林黛玉进贾府陪伴贾宝玉
林黛玉进贾府当天,晚上睡觉前就流泪了。袭人说:
“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王夫人的沉默,意味着贾宝玉没有“别院另室”;袭人的言外之意是,你会永远和贾宝玉在一起。
贾母把林黛玉放在贾宝玉身边,贾宝玉的火气(邪火)大部分就都转移到了林黛玉这里,贾府的老妈妈、丫头、小厮们终于松驰了他们绷紧的神经,他们不但受贾宝玉的气少了,而且贾母因贾宝玉打骂他们的次数也少了。
所以,贾母把林黛玉接进贾府有三个方面的效果:
一、糟蹋了自己的亲外孙女
二、减轻了婆子丫头小厮们的负担
三、贾母因自己无德,失掉了人心
这样一箭三雕的傻事,估计天底下只有贾母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得出来吧。
02、
让姐妹们陪着贾宝玉住进大观园
袭人对王夫人说:
“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竟激动地语无伦次。说明袭人和王夫人心有灵犀,表明王夫人本不想让贾宝玉与女孩子们住在一起。暗示她的女儿元春不听她的话,与她不一心。
元春自幼受贾母教养,她的内心与贾母亲近,她听贾母的话。所以她下旨让姐妹们陪着贾宝玉住进大观园,要么是接受了贾母的提议,要么是与贾母心照不宣不谋而合。
贾府的年轻男女们住在一个园子里,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败坏了贾府的门风。所以,从迎春开始,就已经没有好人家来求亲了。曹雪芹称三春为“贾府三艳”,原是很有内涵的。
贾宝玉在大观园终日游手好闲闲愁胡恨,以至于染下“怔忡之疾”。又因为贾母喜欢打骂服侍贾宝玉的人,以至于袭人不敢汇报,以至于让贾宝玉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家风不正,祸患不远”,狂欢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是快速的死亡。
03、
小气势利,不恩惠平民百姓
贾母对刘姥姥说:
“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
她不记得的,不是老亲戚,是穷亲戚。
贾母之所以不记得穷亲戚,纯粹是因为她害怕别人向她伸手。
过年时,在祠堂里遇见老妯娌,说不了三句话她转身就走;别人去她家给她拜年,回时,她“只送至内仪门”。
贾母只愿意和有钱有势的人家结交。
从眼前看来,没有穷人来叨扰她,她很清净。然,她并不知道,当发生变故时,这些有钱人谁都不会帮助她;大难临头之时,真正能帮到贾府的还是穷人。
贾母过生日时,族中来了二十几个孙女,她只看上了两个轻佻美貌的。意思是她冷淡了绝大多数,得罪了大多数亲友。
贾母对府里的那些老妈妈们很严苛,随便找个理由动辄大板伺候,甚至会打她们几十大板。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尊老爱幼,不知道什么叫做积德行善。
厚德载物,厚德养家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良好传承,贾母作为一个喜欢听“因果”的人,真不知道她都听了些什么,真不知道她听完之后都消化到哪里去了。
04、
二房的家让大房里的人来管
为了让元春的亲人可以更好地享乐,管家这种事贾母也怕他们累着,于是就让贾琏王熙凤为二房管家。
搞笑的是,贾母让他们为二房管家,还不给多发工资,贾琏凤姐以及四个丫头一大家人每月才一二十两银子的月钱,“还不够塞牙缝的”。
王熙凤因小产休息期间,李纨管家,但是李纨常称病。原因是李纨觉得家里的绝大多数金银财宝都是贾宝玉的而不是贾兰的,自己犯不着为管理贾宝玉的钱财与人结怨。
贾琏凤姐给二房管家,如果省不了钱贾母生气;如果给他们省了钱,下人又会骂他们。因此凤姐常常把自家的钱物赔垫进去。后来就偷偷地把贾母的东西拿出去当掉了。
大房与二房之间就这样慢慢的积下了很深的矛盾。
05、
人与人之间划分出了十分严苛的等级
大房与二房之间矛盾重重,二房内部人与人之间也是剑拔弩张。
因为贾母在二房内部也分出了更详细的等级:贾环不如贾兰贾兰不如贾宝玉。这种给人分出级别的做法导致了亲人之间的相互嫉妒仇恨。
“家庭不和,必有灾殃”,二房里有多少金银财宝,就有多少嫉妒仇恨。贾宝玉如果死了,贾环就会上位,所以赵姨娘会花掉所有的私房钱来诅咒贾宝玉。
贾母制定出的每一个治家的昏招围绕的主题思想都是溺爱贾宝玉,怎样才能更好地讨得贾宝玉的欢心。所以,结果就是,贾宝玉终于长成了她所希望的样子,成为了一个只会吃东西的傻子。
其实,他连吃也不会,不然,十五六岁的人了,还得让丫头给他吹汤,否则,就会把嘴烫到!
贾母的治家昏招花样百出,正是贾母这些任性妄为才导致了贾府的家破人亡树倒猢狲散。
和贾府对比着写的是甄府。
甄府也同样被抄家,但是甄家老太太就没有贾母会作,甄宝玉也不像贾宝玉那么会玩。所以,同样是被抄家,甄府没败,贾府却败了。
恶有恶报,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