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本市相继推进了一批具备便民服务复合功能的公交场站项目,今年预计会有4座这样的升级版公交场站投用。另据了解,北京核心区的部分公交场站正在推进保养和集中驻车功能外迁。不过,功能外迁并不会影响百姓乘车,老场站也将进一步织补城市功能。
资料图 赵鹏摄
核心区公交场站部分功能外迁
阜成门外的公交场站是本市目前唯一一座具备“大辫子”公交电车保修能力的场站,已经满负荷运行。今年,该场站的部分电车保修功能将转移至即将投用的朝阳区康家沟公交场站。
核心区内一些公交场站也在推进部分功能外迁。“所谓‘功能外迁’,不是场站搬迁,而是把场站内的一部分诸如保养和集中驻车的功能外迁至二环外的公交场站。”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德胜门南和天桥917路公交场站的驻车功能已外迁。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待外围承接场站建成投用后,将按计划陆续推进剩余规划疏解场站的功能外迁工作,“推进‘功能外迁’,迁走的主要是驻车、保养等场站功能,不会影响市民的正常候车出行。”
郭公庄场站配备空中花园
郭公庄南街与丰科路路口,基本完工的郭公庄公交场站及立体停车楼,除了可停放公交车353台,还同时配建小汽车停车位410个,其中P+R停车位300个,将面向周边居民开放。这座场站周边分布有北京方向、万科西华府等小区,规划建设之初,就决定利用场站屋顶设置篮球场、康体步道、休闲廊架等绿色休闲设施,打造1.2万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年底前有望开放。
新建、改造场站项目将积极融合多样化的便民服务功能,推动公交场站由“交通化”职能向“社区化”职能转变。
4个复合功能场站有望年内投用
自2017年以来,市发改委已先后批复了郭公庄公交场站及立体停车楼、施园公交首末站等11个现代化立体公交场站。
据介绍,这些场站拟建设便民服务设施1.4万平方米,其中10处场站配备了便利店,7处场站配备了咖啡厅,5处场站配备了餐厅,个别场站根据周边居民需求还配置了干洗店、药店等便民设施。同时,也推动建设绿色健身休闲设施近2万平方米,其中郭公庄场站配备1.2万平方米绿色休闲广场,东小营公交场站配备了足球场2处、篮球场2处。
目前,郭公庄、康家沟、王佐、施园4个配建复合功能的公交场站已基本完工,正在积极推进投入运营前的相关工作,力争年内投用。按计划,本市今明两年将陆续建成投用多个配建便民服务休闲设施的公交场站。
(原标题:场站功能向便民服务转变 4座升级版公交场站年内将投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曹政
流程编辑:u02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