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工乡村振兴院”)经过一年多对广东各地乡村建设情况的公益调查,于2021年2月联合中国华能集团在全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新乡村”的新型乡村发展理念,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低碳生态的乡村地域综合体为载体,通过乡村低碳经济模式创新、生态治理制度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与乡村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等手段,推动乡村能源、产业、金融、治理、空间低碳化以及生态资源资产化发展,打造全要素振兴的新乡村,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深入研究碳中和新乡村的实施路径,华工乡村振兴院与中国华能等大型企业合作组建联合团队,陆续在茂名高州市、化州市、茂南区等地积极探索乡村新能源一体化的项目开发及科研实践。2021年4月6日,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同意授予茂名市“省级碳中和新乡村示范市”。

▲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内建成的光伏阳光亭示范样板

高州市与联合团队高度配合,融合乡村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紧密结合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共同探索和高质量建设“碳中和新乡村”,为广东省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结合广东省正在大力推进的农房风貌整治等乡村建设工作,华工乡村振兴院创新了农房风貌提升手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方式,为乡村风貌“穿衣戴帽”工程赋予更具实用性、生态化、可推广复制的新模式,推出了设计专利产品“农房改造型光伏阳光亭”。这也是“碳中和新乡村”首个落地项目。伫立在华工乡村振兴院粤西分院的光伏阳光亭,由4条立柱支撑起一个“人”字形的屋顶,屋顶两侧斜面为光伏板,创新了过去农房“穿衣戴帽”的不实用不可持续的做法,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手法,为农房风貌改造带来了一个“美观、实用、安全”的帽子。外观上,设计要素结合地方本土特色,光伏阳光亭与整体农房建筑外观高度融合,产生更高美学价值。适当增设了栅栏构件,为村民局部营造一个半室内的活动空间。光伏阳光亭既具备发电与屋顶遮阳活动空间,又为屋内起到隔热通风效应,提高顶层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是符合广东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适宜做法。

▲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内建成的光伏阳光亭示范样板

华工乡村振兴院粤西分院内光伏项目自并网一个月以来累计发电量已达6755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15千克,二氧化碳减排6734千克,减少森林砍伐6.7公顷!光伏项目每月的发电量足以满足分院常态运营所需的电量,使分院建筑真正实现绿色节能。示范段的光伏阳光亭平均每个约是50平方米,装机量是10千瓦,年发电量是1万多度,每年减少CO2排放量约10吨。

▲茂名高州市分界镇612县道提升改造项目建成的农房光伏阳光亭效果

▲茂名高州市分界镇612县道提升改造项目建成的农房光伏阳光亭效果图

▲茂名高州市分界镇612县道提升改造项目建成的农房光伏阳光亭示范样板

▲茂名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提升改造项目的农房光伏阳光亭示范效果图

农房屋顶不占用土地资源且存量巨大,是乡村分布式光伏产业建设的可利用资源,光伏光伏组件发电带来长效收益,为乡村提供闲置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提供新思路,将推动乡村绿色能源保障和城乡能源经济转型,实现乡村集体增收,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乡村振兴”和“碳中和”两大国家战略的高度整合。

【图文来源】:方略设计、华工乡村振兴院

举报/反馈

村镇方略

109获赞 43粉丝
村镇规划案例,特色小镇策划、运营专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