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字如其人。练书法可以修身养性,终身受益。”今年69岁的王书银是一位资深的书法爱好者。他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书法,曾潜心拜师学艺,多次在书画展上获奖。
如今,闲暇时写几幅字就是他的人生享受。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和孙女也喜欢写字绘画。在儿子王楷眼中,父亲每每挥毫泼墨的样子最为帅气, “儿时最难忘的亲子时光就是父亲练书法,我在写作业。”
勤学苦练每天写一百个字
王书银是淮北市濉溪县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曾教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在他读小学三年级时,父亲便教他写毛笔字,王书银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字写得也比同龄人好。
王书银坚持每天练习书法。
大学毕业后,王书银进入工厂上班,繁重的工作并不妨碍他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只要有空,王书银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写字。1985年,他参加“宿州市书法练习中心”专门拜师学习两年, “每周都去上课,老师要求每天练习不少于100个大字。”王书银回忆说,就在这两年,他的书法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1987年,在全家人的支持下,王书银又进入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淮北分校”学习两年,系统学习了书法理论和专业知识,楷书功底尤为扎实。
从那以后,练习书法成了王书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楷、篆、隶、草、行书上都有不错水准。如今,老人每天都要提笔写字,一写就是几个钟头。 “年纪再大,天天练,也会天天有进步。”
常教导儿子要“字如其人”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这是王书银经常拿来教导孩子的话。他回忆道,儿时父亲常跟他说, “字是门面,写得一手好字别人不会轻看你。”在他看来,一手好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他经常告诫孩子,写字如做人,练书法需要踏实认真,做人也要诚实守信。
儿子王楷上小学时,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爱上了书法。王书银就教他执笔、看帖、临帖,从学习楷书开始一笔一划,认真练习。久而久之,王楷也能写出一手好字。 “虽然他工作后几乎没有时间练字,但从小练习书法对他的成长大有裨益。”王书银笑着说,儿子从小做事就很有耐心,成绩一向不错,读大学时几乎年年拿奖学金,还光荣地入了党。
王书银。
谈到教育,王书银说,他对孩子从小就严格要求,家长的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学习时,我就在一旁练书法陪伴,很少去看电视,也几乎不去应酬。”王书银说,正是这样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孩子养成了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我喜欢安静地写字,我从中得到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其他事情所无法给予的。让墨香慰藉我的余生,这样很好。”王书银感慨地说,当他无聊时提笔写字,焦虑烦闷就会一扫而空,心中充满了宁静和祥和。
义务为社区居民教授书法
“学了一辈子书法,退休后还想发挥余热。”王书银退休后,跟儿子全家住在合肥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当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他,请他为社区居民公益教授书法时,王书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特别注重学员的感受,都是先让每个人选出自己喜欢的字体,再根据大家的喜好布置课后作业。
除了一周一次的固定课程,其余时间只要有人找他帮忙看看字,王书银都会前去指导。为了带给大家更好的教学内容,王书银也在不断地学习, “草书的表现力最好,楷书最讲究基本功。”每逢过年,王书银还会去帮居民们义务写春联。
令王书银感到有点遗憾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太爱学习书法, “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电脑上什么字体都有,懒得再花功夫去写。还有好多人觉得练字没用,还劳心劳力。”王书银说,其实不然, “书法是国粹,是宝贵的传统文化。我鼓励大家学习书法,终身受益。”在王书银看来,学习书法,什么时候都不晚。如今,王书银写字时,他7岁的孙女也常常围着爷爷饶有兴趣地看, “我很乐意去教她,将书法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沈宪 郑婷婷 仲名山 孙雨静 徐静 季云冈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魏鑫鑫 刘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