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基础是指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用于承重的结构,是建(构)筑物的墙或柱子在相对标高0米以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构)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建(构)筑物基础结构形式常见的有:桩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

一、桩基础

桩基础是通过桩基上部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结合成整体,共同承受建(构)筑物上部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当建(构)筑物的上部荷载较大时,需要将其传至较为坚硬的深层地基中去,则应采用桩基础。

桩按受力方式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1.端承桩是指桩尖打入下部坚硬的岩石,下部坚硬的岩石来承受主要荷载,桩体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承受次要荷载,适用于土层厚度较小,下方土层坚硬的一种桩。

2.摩擦桩是指桩体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承受主要荷载,适用于土层较软弱且厚度较大的一种桩。

二、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当建(构)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砌块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荷载通过墙体传递给基础,多做成长条形,这种基础称为条形基础。

三、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一般应用于上部荷载不大且均匀、场地均匀的建(构)筑物中,当建(构)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圆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

四、筏形基础

当建(构)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载能力又不足以承受其荷载时,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式基础已不能设计施工要求,常将墙下基础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构)筑物的荷载由一块整板基础来承受,这种整体式基础称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

五、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一般应用于筏形基础已不能满足基础变形要求时。箱形基础是由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由砼一体浇筑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当基础的中空部分尺度较大时,可用作地下室。

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基础的变形有利。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上部荷载较大的建(构)筑物。

举报/反馈

建筑工程圈

2611获赞 2524粉丝
建筑工程领域交流学习
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