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河南一直暴殄天物,明明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并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传承它,白白让无数文物古迹遭受风吹雨打,让各种丰富的文化传统、技艺在时间的长河中湮灭。很长一段时间,河南唯一能叫得出名字的文化类项目就是《武林风》,说实话我对这档节目并不感冒,感觉太闹腾,文化性不强,和拳击、散打没太大区别,更多是体育节目,而非文化节目。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河南向外界展现出来的文化应该是高端的、深沉的、磅礴的、空灵的、华美的、斑驳的、才子的、佳人的、久远的、蓬勃的,就像我们站在后母戊鼎、甲骨文、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图之前的感受。然而现实是,河南长期是中国文化氛围非常匮乏的地区,留给人的印象是“土俗”,这不应该是河南的形象,河南应该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集大成者,是能代表中国光辉与荣耀的“文化名片”。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近来河南有四个文化项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洛阳应天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些项目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人审美相结合,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神”,令人眼前一亮,虽然还没形成体系化的文化创新,但确实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文化是河南最有潜力,也最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它能从根本上重塑河南在中国和世界的形象。以河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文化复兴不仅能带来声誉,也将带来巨大利益,推动河南全面崛起。

一、河南哪些文化可以挖掘

中国文化灿若星辰,门类众多,但不是每个都有挖掘价值,应选择那些有生命力,有使用场景,能与现代社会相容,能创造价值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

建议河南先梳理出省内的中国文化遗存,重点关注美食、服饰、音乐、舞蹈、家具、器具、园林、盆景、书法、绘画、篆刻、国学、中医、武术、民俗、婚嫁、节日庆典等,看看河南在这些领域都有哪些实物传承、技艺传承,是否有传承人或老字号,有何独到之处、地域特色,最终筛选出具有产业化潜质的项目。

确定了项目后,再进行现代化包装、品牌策划,以传统为基础,融入现代审美和技法,创造适合现代人日常使用或欣赏的新文化产品。

河南值得挖掘的文化有:三皇五帝、夏商文化、中原文化、佛文化、道文化、汉唐宋文化、宫殿建筑、丝绸之路、龙文化、玉文化、甲骨文、青铜器、岳飞、风水、武术、中医、嵩山、牡丹、菊花等。

二、建设文化中心城市,争做中国文化先行区

文化中心城市宜精不宜多,建议集全省之力建设洛阳、开封、郑州三座文化中心,并争取成为“中国文化创新先行区”,建设国家级文化中心城市。

建议对洛阳、开封、郑州三座城市的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将“文化古迹”、“现代文化项目”、“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融入到城市建设和产业规划的大局中,消除古代与现代的隔阂,实现文化与城市的完美统一。文化精神,要深深的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细胞,让人感受的是真实的“中国文化”,而不是突兀的人造景点。日本京都在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上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化

文化复兴、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实现文化产业化,让文化创造价值,如果只是投入,却得不到回报,文化创新必将流于形式,无法持续。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所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专业人才”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河南应尽快组建“中国文明大学”,系统性地培养中国文化专业人才。

有了专业文化人才后,各类文化公司、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工作室、影视工作室自然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他们才是文化产业化的主导力量。

郑州、洛阳、开封当地政府可以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众创空间,给民间文化力量搭建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创新中去。比如洛阳应天门广场的表演活动就可以分包给文化工作室去创作,他们更懂得观众喜爱什么样的表演节目,更容易成功。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民间文化爱好者,其中不乏天赋卓著者,如果让他们参与文化创新,分享文化产业化的利益,或许能引发一场全民文化运动。中国汉服的复兴,就是从民间兴起的,是汉服让官方推行的“唐装”成为历史,人民的选择才有生命力。

只有充分引导民间文化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化,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复兴,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有预感,未来30年,世界将会迎来一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河南或许将成为主角!

欢迎关注城市王朝,城市、农村、经济、人文!

举报/反馈

城市王朝

73.4万获赞 4万粉丝
人文、地理、经济,我对世界的一家之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