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钟山乡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这里山峦起伏、峡谷纵横、地势险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钟山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切实让红色旅游成为学习领悟党史、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抓手。
忆一段峥嵘岁月
再现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钟山曾为滇桂黔边区中心根据地和罗盘地委指挥部、罗盘支队司令部所在地,是云南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乡镇之一。1948年9月,中共罗盘地委在钟山乡鲁邑村成立,1948年至1950年期间,罗盘地委领导着云南境内的罗平、师宗、平彝(今富源)三县及贵州、广西,南、北盘江流域27个县1个特别行政区的革命武装斗争,为滇桂黔三省区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2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钟山乡已经接待了36期各级各类党史教育培训班次,参训党员干部达1万余人次,实现培训综合收入70余万元。钟山乡充分发挥“革命老区 红色钟山”的资源优势,通过“培训班+第三方接待”的方式,以“穿一身解放军装,听一段革命历史,上一次专题党课,讲一篇鱼水情深,唱一曲送郎参军,吃一顿农家简餐”的方式,把静止的、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形象,让红色基因外化于行、红色文化内化于心。
1938年,钟山就建立了党组织,组织“农会”“妇女会”,试行减租减息,组织和发动农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钟山党支部将抗日武装转为反蒋武装,革命武装力量逐步发展壮大。面对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恶霸武装的频繁围剿,罗平地下党利用钟山的有利地形,两次发动群众武装对抗,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开展丛林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建立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及地方恶霸势力的革命根据地。
从1946年到1948年,钟山乡先后粉碎了4次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恶霸武装的围剿,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48年4月,朱家壁等率“一支人民的军队”进入罗平,罗平党组织根据云南省工委决定,抽调钟山乡骨干参加主力部队,编为以任学源为大队长的第7大队。在任学源部随主力离开罗平南下整编后,又在罗平其余革命武装的基础上组建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2支队(亦称罗盘支队),武装力量发展到9000余人。1948年9月,中共罗盘地委在钟山乡鲁邑村成立。1949年5月,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2支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第3支队(罗盘支队)。同年7月,桂滇黔边纵队与遍布云南全省的游击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此后,罗盘地委将工作重心转向黔西、黔西南和桂西,开展南、北盘江流域的工作,建立了三省边区连成一片的罗盘区革命根据地。
罗盘区的武装斗争从准备到结束历时14年,革命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一支拥有3个主力团、4个游击团、14支游击队,共1.54万人的人民武装。在长达14年的艰苦岁月里,钟山乡在党的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无数优秀的钟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钟山人民抛家舍业省吃俭用支持革命,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当时钟山乡有近1万人口,参军人数达1千余人,捐献长短枪1千余支、轻机枪8挺,牺牲烈士80多人,为滇桂黔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钟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遍布全乡的革命遗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钟山革命遗址遍布全乡,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位于钟山乡鲁邑村,占地277.1平方米,系三房一照壁小院。该旧址原为当地村民张氏住房,1948年6月至1950年春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二支队(罗盘支队)司令部和中共罗盘地委指挥部,是当时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见证。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自1986年以来先后经过五次维修,现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保存完好。
淑龙山古寨遗址
中共罗平地下党干部培训班旧址位于钟山乡狗街村委会清水河学校内,坐南朝北,系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1948至1949年间,中共罗平地下党在此开办干部培训班,共举办4期,培训了300多名干部。仅钟山乡担任武装部队团营连级干部的就有30余人,担任县、区、乡干部的也有30余人。这里是革命的摇篮,是革命老区历史的见证。
任学源烈士故居位于钟山乡狗街村。任学源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长期在家乡钟山开展学生运动与农民运动,利用“两面政权”作掩护,遵照党的指示开展根据地建设,在钟山率先举起反蒋武装斗争的旗帜。1948年4月,任学源率钟山乡152名精干武装参加朱家壁率领的主力部队,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一纵队第七大队,后随主力南下越南河阳整训。1948年10月,在战斗中任学源部和纵队部失去联系。11月11日,任学源率队经师宗高良洛业沟准备渡南盘江时,遭当地恶霸何廷珍、何廷选匪部伏击,任学源等18人惨遭杀害,光荣牺牲。任学源故居坐北朝东南,系三房一照壁院落,由正房、左右耳房和照壁组成,占地面积554.4平方米。现存正房系单檐穿斗悬山顶一底一楼石木结构,面阔7间31.4米,进深5.6米。两耳房因损毁严重于1993年拆建为一底一楼平房。
头道口子位于钟山乡鸡场村附近,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是进入钟山的咽喉要道。1948年4月,朱家壁等率“一支人民的军队”进入罗平。4月26日,国民党26军579团向钟山发起第二次扫荡,我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1000余人在此设伏,准备诱敌深入予以歼灭。不料,因一战士枪支走火,敌军未能进入伏击地。我军指挥员当机立断,把口袋战变为追击战,歼敌20余人、活捉1人,取得首次反扫荡的胜利。
钟山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位于钟山乡狗街村,占地20余亩,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文物陈列室和7块碑刻。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内小山顶,碑高3.33米。纪念碑1955年10月建于罗平县城振兴街县体育场左侧,1994年7月搬迁至钟山烈士陵园。园内的文物陈列室建于1995年8月,室内共收集存放珍贵文物300余件。
经过长期努力,钟山烈士陵园文物陈列室和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等处均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各类文献以及其他可移动红色文物。此外,还有许多革命文物分散收藏于各级单位与个人手中。这些遗址和遗物是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开发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展室
李家齐是布依族,出生在钟山乡(现为长底乡)小浙江村,他是中共党员,生前是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二支队一大队生活管理员。李家齐受其胞弟李家琳的影响,参加了钟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读书会”,思想觉悟逐步提高。1946年,李家齐协助任学源、李家琳控制了钟山乡的“两面政权”,为反蒋武装斗争进行积极的准备。他先后两次参加钟山乡的武装和对敌对抗,负责起义武装的后勤工作。1949年4月,在一次战斗中李家齐陷入重围,不幸被俘。敌人知道李家齐是管钱财的后勤干部,认为他一定掌握着不少黄金珠宝和现钞,所以软硬兼施想尽办法逼他交出来。李家齐宁死不屈,最后敌人将李家齐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除了革命遗址之外,钟山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边地文化资源。钟山的民族风情浓郁,布依族、彝族民俗文化保留完整。鲁布革村委会中寨村还是改革开放初期“鲁布革冲击波”的发源地。当年鲁布革电站的建设者们就在这个小村安营扎寨,并以这个小村之名为电站命名,它是中国第一个使用世界银行贷款、部分工程实行国际招标的水电建设工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钟山乡位于滇桂黔三省(区)接合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厚重的边地历史文化也是钟山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保护、传承、开发好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与文化的象征,是红色基因的有机载体。钟山乡从2018年就开始思考探索,研究如何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造福老区人民。
2018年,钟山乡按照“革命老区、红色钟山、养生福地、最美乡村”的发展定位,邀请曲靖市委党校专家团队编制了《罗平县钟山乡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规划》,确定了“制定一个长远规划,重现一段红色时光,打造一个文创基地,开拓一条振兴之路”的发展思路。
“革命老区 红色钟山”党史学习教育路线图
以钟山“红色三角”为核心区域,形成“四线”“三大板块”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总体形成“一心四线三大板块”的空间布局。
“一心”:以鲁邑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狗街任学源烈士故居和红色文化街区——清水河罗平地下党干部培训班旧址这个钟山“红色三角”为核心区。
“四线”:以“红色三角”核心区辐射周边区域,形成东南西北“四线”。西线贯通背则、菜子塘、老鸡场、龙上天红色文化遗址,以及中寨、鲁布革三峡旅游景区。北线贯通窑口子彝族德化碑、密村世灿章故居、淑龙山土司遗址。南线贯通清溪桥、朱希敏故居、飞龙瀑布、乃革沙江防大队红色文化遗址。东线贯通大梁子唐诵碑、阿西唐德锟故居、白古唐家大院、江底永康桥。
“三大板块”:从内容上形成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边地历史文化。
钟山乡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探索具有革命老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是新时代钟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钟山乡在加强对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同时,重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依托本地乡贤的专家研究团队,对红色文化历史和精神价值进行挖掘研究与提炼,运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特质,诠释钟山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深刻内涵、主要特色、历史地位、现实意义、传承途径等,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擦亮了革命老区、红色钟山的红色文化品牌,为红色旅游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10月,研究团队撰写的《罗平县钟山乡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刍议》一文,荣获云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研究团队通过对老区革命精神的研究,提炼升华了钟山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条
红色旅游对于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钟山的许多红色资源保存完好,将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地域文化、环境特色、红色记忆等进行融合创新,通过文创给乡村振兴插上隐形的翅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是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工作。
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
投入资金保护性修缮。从2018年开始,钟山乡先后筹措了800余万元,修缮了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头道口子战斗遗址、地下党干部培训旧址。同时,借助文化创意理念和市场化的运行,依托优势景观资源和红色文化底蕴,实现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和精神形态的红色资源有效结合,发展“体验式”“参与式”“娱乐式”“学习式”等多种旅游形式,把周边的群众吸引、吸纳进红色旅游中,助力乡村振兴。
有效整合旅游资源。钟山乡党委政府围绕罗盘地委指挥部等红色文化景点,以红色旅游为主打,结合钟山乡境内的自然历史民族景点,陆续投入200余万元,打造“丛林游击战争体验区、狗街红色文化街区、红色文化体验核心区、干部教育寻根体验区”四个旅游板块,并根据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了“听一堂主题党课,读一段马列经典,讲一篇鱼水情深,唱一曲送郎参军”红色旅游线路,涵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边地历史文化,提高美誉度、可玩度、体验度,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老区百姓共享红色旅游成果。2019年,钟山乡加强红色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将拥有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纳入红色旅游发展对象,打造“红色+体验”“红色+生态农业”“红色+民族文化”“红色+户外拓展”等模式,推动红色旅游向第一、二、三产业延伸,支持农民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红色旅游接待服务,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助推乡村产业兴旺,让老区群众在参与红色旅游时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2021年6月,红色旅游已经带动新开餐饮接待6家、民宿服务3家,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钟山乡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而且山美水美,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黄泥河上的小米箐峡谷和清水河下游的飞龙瀑布等景点是罗平旅游的“处女地”,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钟山乡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规划打造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龙头,包括“红色钟山”“绿谷农特”“古色古村”“金色田园”在内的五彩斑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既保护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又能推动老区经济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张耀波 许霁 方琳 文/图
举报/反馈

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33.5万获赞 5.4万粉丝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八方信息,服务人民
曲靖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