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看重庆】(第180期)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长孙无忌墓,摄影|寻常

图文|寻常

这次目的地是武隆江口的长孙无忌墓。

大巴车出涪陵,沿着乌江老路上行,需要约2小时到达江口镇。

这一路的雄山秀水,可以用那句唐诗来形容:“蜀江水碧蜀山青”。

很多山势,需要把脸贴着车窗,才能看到轮廓。下面的乌江水则是翠绿色的,平静绵延。但这只是现状,以前这里可是惊涛拍岸,白浪翻滚,在这里行船可谓生死毫厘间,号称“乌江天险”。

当年,那位唐帝国排名第一的重臣是舍弃水路,顺着这条陆路往黔州(今彭水一带)进发,开始他的流放之路……

到达江口镇,已是下午。

乌江和芙蓉江在这里交汇,一条绿色和一条蓝色的江水交融在一起,仿佛调色盘里的两种颜料刚混在一起,色彩分明。

小镇乌江对面的山叫令旗山,据说长孙无忌的墓就在山脚下。

当晚宿江口。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车窗外的风景,摄影|寻常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江口镇对面的令旗山,摄影|寻常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江口镇街景,摄影|寻常

【一】

天子墓(长孙无忌墓当地地名)。

离我住的江口镇两江交汇处的酒店,在手机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只有543米,这开始令我一喜,觉得可以走路过去。后来仔细一看,靠!中间还隔着一条乌江,要到前面的银盘电站去绕行,步行近三个小时。

询问当地人,没有渡船可以过去,只能坐三轮车或摩的。

好吧。

夜晚,在江口街上品尝了当地的“碗碗羊肉”,店家盛了一大碗纯羊肉上来,没有任何配菜,实在!据说这里的羊出自武隆高山,羊膻味较重,味道不错……其实这里最有名的是“江口鱼”,奈何五脏庙小,我就没有去品尝了。

当晚是枕着窗外黑漆漆、静悄悄的乌江水入眠的。

第二天清晨。

我在江口镇转盘处叫了一辆三轮车,谈好价钱,往天子坟出发。

开三轮车的江师傅介绍,以前江口镇是有渡船的,2元一人,江对岸的蔡家村天子坟组居民可以坐船过来赶集。后来,银盘电站要求把渡口关闭,宁愿赔一大笔钱给船家。因为他们电站放水,可能把渡船冲翻,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如此一来蔡家村天子坟组居民就悲催了,过来要走几个小时的路。

“听说江口以后要修索桥。”江师傅说。

三轮车开出江口镇,前面豁然开朗,越接近银盘电站江面越显阔绰,令人心情舒畅。

过了电站,道路开始变得狭窄,成了村道,基本只有三轮车或摩托车才能通行,小车只能单行。路两边杂草丛生,只有左边的乌江间或可见。

经过二十几分钟的车程,三轮车在一处开阔的村子边停下。

四周农田青青,有几处农舍连成一片。

江师傅带领我穿过一片树林和几间民房,然后指着一座圆形的大土堡说:

“这里就是天子坟了。”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乌江银盘电站,摄影|寻常

【二】

这是一座长满植物的土坟堡,占地约一亩。

最顶部是一丛翠竹,中间是砂仁,一种香料,下面还种有南瓜藤,最下部用青石块砌了一圈。

仿佛就一个立体农业现场。

但墓前立着的几块石碑,提示着这里正是一代名相、凌烟阁上排第一的唐帝国重臣长孙无忌最后的埋骨之地。

墓前一块石碑写着:“唐长孙无忌墓”,落款是四川省武隆县人民政府,1982年6月24日,标明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已经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武隆还属于四川省,后于1997年划入重庆市。后2011年4月,重庆市文物局又在这里立了一块碑,提升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长孙无忌墓,摄影|寻常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四川省立的文保碑,摄影|寻常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重庆市立的文保碑,摄影|寻常

墓边一户农家院落里,一位农妇正在劈柴。

这户人家姓陆,不过男主人不在,劈柴的女主人姓江。

她说,她家是1951年搬过来的,当时是两家人花了120元买了四间老屋,现在隔壁的两间已经成了危房,没有人住,用钢篷支撑着,他们这两间已经重新整修了。

谈到天子坟,她说以前这里还有石马、石狮子等,后来被打成磨盘了,有一块墓碑被她家放在茅司(厕所)里当台板,用来放粪桶,后来文管所找到他们,就捐献出来了。

“现在天子坟旁边有30多家人,只有4个人常在家。其他人都出去打工,或是搬到江对面去了。”

“江口要修大桥和天子坟要开发的事已经说了很久,我耳朵都听起茧子了。前几年还有人来勘测了地基,现在据说已经暂停开发。我估计是看不到桥修好,也看不到天子坟开发了。”

她今年满70岁。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农家院落的女主人,摄影|寻常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农家院落的女主人,摄影|寻常

在我给天子坟拍照时,碰见一位农夫扛着一把锄头路过,看着我拍照。

我便与他聊了起来。

他叫简泽刚,今年73岁,住在这里40多年了。

他记得以前的天子坟是官帽形状,面积比现在大得多,有三亩多,后来大部分变成了庄稼。坟上还有盏长明灯,很多年都没有熄过。后来有一年发大水把这里淹了,长明灯才消失。

“旁边的亭子以前是个草亭,里面有个石龟,石龟上面还有一块石碑。以前天子坟周围有十几块石碑,现在就只剩下了三块,有两块还是在旁边两家人的猪圈里面找到的。”

“我在县文管所里面的档案都留有名字,文管所的老师对我说,凡是没有国家正规手续来这里动土的,都是违法的。有一次,有几个人开了一辆车过来挖沟,挖了两条,快靠近天子坟了。被我碰见,就问他们:‘你们有手续没有?’那几个人听了就慌慌张张收拾东西,开车跑了……”

“天子坟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简泽刚老人说。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简泽刚老人,摄影|寻常

【三】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因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被武则天怀恨,指使许敬宗诬其“谋反”,削爵流放黔州。

在此之前,这位随唐太宗打江山,立下不世之功,排名“凌烟阁第一功臣”的无双国士,在唐帝国的政治版图中,可谓权势熏天而又声望盈朝。

唐高宗与武则天为争取长孙无忌对“废王立武”的支持,曾极力拉拢他这位顾命大臣、宰相和国舅。高宗曾到长孙无忌家“饮宴”,对其大加赏赐,并任命长孙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武则天也没少做工作,先是派母亲杨氏上门陈情,再是让礼部尚书许敬宗上门劝说,但长孙无忌就是“不吃这一套”。最终选择与另一位顾命大臣褚遂良站在一起,反对“废王立武”。

终遭报复流放黔州。

长安离黔州数千里,需越秦岭、翻巴山、涉蜀水。而当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长孙无忌一路山水兼程,走了三个月才走到江口。

长孙无忌估计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蛮荒之地,心情可想而知。

到达江口时,武则天的一纸密令就追了过来,逼令长孙无忌自缢。一尺白绫,而非屠刀带血,算是武则天留给长孙无忌最后的体面……

公元674年,高宗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让他的孙子长孙无翼继承封爵。此时,距长孙无忌自缢已经15年了。昭雪后的长孙无忌墓,获准迁葬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昭陵。

所以,现在江口镇的长孙无忌墓实际是个衣冠冢……

现代很多人评长孙无忌是“不识时务”,“迂腐不化”,“不懂变通”。按我们很多现代人的想法:皇帝要立新后,关我屁事呀?我支持一下,保住我的官位,当我的宰相,两全其美呀。

而更多人的想法恐怕是:皇帝要想做的事,我拍马屁都还来不及呢~

但长孙无忌并不这么想,他想的是先帝的嘱托,帝国的延续(想想看,要是他当初成功了,唐朝也不会被武则天改姓周了)。当然,也有既得利益集团的考量。为此,他不惜抛弃已经得到的一切……

这种“谋国重于谋生”的人,在官场被称为“鱼头参政”(刺多,难对付),百姓则称之为“骨鲠之臣”。

不过,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中一种被称之为“风骨”的东西吗?

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趋利避害,善于变通的人;也从来不缺见风使舵,善谋私利的人……

对于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还是少说风凉话,多点尊重才好。

当然,长孙无忌也并非完全善类。他对于吴王李格的冤杀便一直被人诟病。吴王李格是唐太宗第3子,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善骑射,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反对。后来,无忌辅助李治称帝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李治柔弱,李恪雄才,必不久居于篱下,很可能就是一个唐版朱棣。以长孙无忌的聪明,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惜冤杀之,以绝后患。这对唐帝国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据传,李格临死前,曾对长孙无忌发出了恶毒咒诅:

“若高祖显灵,必灭你全族!”

六年后,长孙无忌“被谋反”流放,在江口被上吊自杀,一家大小被流放为奴。

李格咒语成真。

天道好轮回。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长孙无忌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四】

2018年8月,媒体报道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将在武隆江口镇打造“大唐宰相城”。

将依托“长孙无忌墓”,以唐朝文化为主题,建设江口乌江大桥、石牌坊、唐风步行街及建筑物群、长孙无忌纪念馆、大唐风韵馆等。

几年过去了,这个项目也没见下文……

一阵风吹过,天子坟上的青竹和砂仁哗哗作响,起伏不定。

四周庄稼环绕,一片青葱。地里菜豆、玉米等长势甚欢,再远处就是令旗山,山顶云雾缭绕……

令旗山下,荒冢侧畔。

万物在生发,庄稼在生长,夏蝉在鸣叫,乌江水静静地流过,当地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耕作生活……

但时代已千年。

顺着乌江上行,我去拜访了长孙无忌墓

令旗山下,摄影|寻常

举报/反馈

寻常观

821获赞 101粉丝
摄影、人文、纪实,由寻常出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