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始末
关键词:苏丹问题、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立
前因:
苏丹问题的解决:1953年,埃及解决了在苏丹问题上与英国的分歧,决定承认苏丹的自决权,进而换取苏伊士运河问题的谈判空间。
▲苏丹地理位置
后果: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立: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两国正式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由纳赛尔出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首任总统。
▲图中绿色部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位置,下边是埃及,上边是叙利亚
详细过程:
一、苏伊士运河的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由此引发了苏伊士运河危机。最后,在美苏的干预下,埃及成功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埃及共和国成立之后,苏伊士运河区仍继续处在英国的军事占领当中,成为了埃及境内的“国中之国”,这让致力于追求民族独立事业的纳赛尔一直耿耿于怀。
苏伊士运河沟通着地中海与红海,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一直受到各路强权的觊觎。早在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初,法国便捷足先登取得了运河的控制权,而随之而来的英国则更进一步,直接往运河区派驻了大量军队,将之纳入到自己的军事占领之下。
▲苏伊士运河
对于埃及来讲,苏伊士运河的收回是埃及民族独立路上的必经之途。所以,在解决了苏丹问题之后,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便迫不及待地将苏伊士运河问题的谈判提上了议程。
一开始,纳赛尔并不奢望英国人能够答应直接将运河交还给埃及,因此,埃及方面试探性地提出要英国撤出在运河区的驻军,但同意英国在运河区的军事基地保留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以确保基地可以在战时重新启用。
对于埃及如此小心翼翼的试探,英国倒是一点也不犹豫,英国方面直接一口回绝了撤走全部驻军的请求,这让纳赛尔感到英国人实在欺人太甚。于是,纳赛尔决定用军事行动给高高在上的英国人施加点压力。当然,纳赛尔也不愿和英国撕破脸皮,因此,他也没有直接出动军队,而是将运河区本来就存在的多支反英游击队统合起来,并派军官对他们进行训练和提供武器。
▲埃及军队通过运河
二、反英游击队的成立
反英游击队的骚扰行动让英国感到压力倍增,这个时候,瞅准了时机的美国也凑了过来,极力敦促英国撤军,以便自己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最终,经过多轮磋商,在得到埃及相应的保证和让步之后,英国极不情愿地答应撤出在运河区的军队。到了1956年6月,英国最后一批士兵离开了运河区,在被英国占领了74年之后,苏伊士运河区终于回到了埃及人自己的手中。
不过,英国人答应的也只是撤军而已。此时,苏伊士运河公司仍然被英法两国所控制,换句话说,虽然运河区不再受到英国军队的掌控,可是,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的巨额收入仍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和法国。因此,埃及政府清楚,当下和英国达成的协议不过权宜之计。一有合适的契机,埃及政府必定尽其所能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很快,埃及便迎来了这样一个契机。当时,埃及正打算在尼罗河上修筑一座水坝,但苦于财政上的问题,埃及政府不得不寻求国际上的帮助。一开始,纳赛尔找上的是英美两国,但在英美这头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纳赛尔转而寻求苏联的帮助。看到埃及和苏联开始走近,英国和美国马上换了个态度,纷纷表示愿意出钱,想要拉拢埃及。
▲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
三、水坝的修筑
在纳赛尔继续和苏联保持联络的情况下,英美又再次变脸,找各种理由拒绝给钱,以此来要挟埃及,进而使纳赛尔乖乖听话。有着强烈自尊心的纳赛尔对英美这种把他当猴耍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在他看来,西方一方面从苏伊士运河攫取财富,另一方面又用财富来要挟他,这是他完全不可忍受的。
一怒之下,纳赛尔干脆强硬到底,直接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让公司的收入来补贴修水坝的费用。
纳赛尔的举动也惹急了英法这两个既得利益者。在纳赛尔宣布接管运河公司之后,英法两国急匆匆地拉着以色列一起出兵埃及,盘算着靠碾压式的军事实力速战速决,迫使埃及乖乖就范。
▲如今苏伊士运河航道
但英法的如意算盘很快就破灭了。一方面,埃及军民守土作战的热情空前高涨,使得英法以联军没法像预期那样迅速的推进,另一方面,英法在国际社会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不仅苏联警告说要出兵帮助埃及,甚至连他们最亲近的盟友美国都当心苏联借此在中东收买人心,要求英法赶快停止行动,同时,阿拉伯世界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埃及,切断了对欧洲的石油供应,即便是在英法自己国内,反对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
就这样,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和法国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如今这个众叛亲离的现实,在一片唾骂声当中收兵走人了。而纳赛尔也凭借着这一看上去稍显冒险的举动,一举实现了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一重大成就。
▲纳赛尔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结论:
埃及冒着与世界强国开战的风险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不仅巩固了埃及的独立,而且大大提高了埃及的国际地位,从此,埃及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纳赛尔本人也因此赢得巨大的声望,被誉为“当代萨拉丁”。
【参考资料】《埃及史学家:奥斯曼历史在阿拉伯教科书中备受敌视》《埃及通史》《苏伊士运河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