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

又一年端午节,情浓粽香飘,这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的出生地

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3年前,有幸去过一次秭归县,距离三峡大坝80公里左右的屈原镇乐平里保存着大量关于屈原的遗迹遗址。

屈原是楚国贵族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荆楚大地的山魂水韵陶冶了他高尚的情操,决心做一个坚定正直、品格高洁、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的人。

牛刀小试,政坛崭露头角

屈原所在的楚国,原本国力雄厚,既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屈原出生前,秦国通过公孙鞅的变法,从一个弱小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到了屈原生长的时期,楚国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北方崛起的秦国,对楚国形成了战略威胁,经常在楚国边境兵戎相见。

秦军犯楚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涉足政坛,楚怀王召集屈原进京,任命他为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掌管楚国内政外交)。


改革受挫,流放汉北

屈原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试图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对外交外策略上,屈原将秦国将成为楚国最大的敌人,并主张联齐抗秦。但是,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了贵族的抵制。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上官大夫的谗言,被楚怀王贬为三闾大夫,被流放到汉北地区(今河南南阳市西峡、淅川、内乡一带)。随后,楚国吃两次败仗,楚怀王重新启用屈原。

黄棘会盟,秦楚关系缓和,屈原再次被流放

楚怀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3年),楚怀王与秦昭王在楚境边界的黄棘(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溧河铺镇江黄集附近)进行会盟,双方都基于自身利益,同时又向对方作出一些让步,会盟圆满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重大事件“黄棘会盟”。盟前夕,屈原看清秦国的企图,是为了破坏齐楚抗秦联盟,所以力阻黄棘之行。但他的坚持被视作偏执,竟被盛怒的楚怀王断然流放。

35岁的屈原孤独地沿汉水向北走,看到许多百姓生活艰辛,流下同情的泪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怨恨楚怀王糊涂而不体察民情感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但他对楚国的前途和命运并没有丧失信心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

双方结盟以后,秦昭王把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送给了楚怀王。就在秦、楚两国黄棘盟会的第二年,秦国大举进攻魏国,连下晋阳、蒲阪、封陵三城。与此同时,楚国也是遥相呼应,从南方开始蚕食韩、魏两国的土地。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棘会盟”虽然开启了两国短暂的和平共处局面,但是终究没有改变楚国灭亡的局面。

无力改变楚国灭亡的鞠淼,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公元前278年,秦国南下,攻破郢都。楚顷襄王和贵族们一起,狼狈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屈原闻知国家破亡,他疼恨那些昏庸的当权者,他痛惜可怜的老百姓,他羞愧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局面。于是,他决心以身殉国,用失去生命的形式与楚国同在——投汨罗江自尽......

黄棘会盟所在地——新野的端午传统

黄棘会盟,让给秦国以喘息的机会,让楚国走上了一条亡国的道路,间接促成了屈原的悲剧。两国会盟的所在地——新野(古称“棘阳”)就是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辖区的溧河铺镇,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叫做“溧河”,历史上称“棘水”,春秋战国时期,棘水是楚国和秦国的界河,河东是楚国,河西是秦国。

屈原深受新野当地人民的认可,每一年的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新野当地非常隆中的节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吃粽子、煮鸡蛋、煮蒜瓣等,亲邻间还相互馈赠;门庭插艾蒿;儿童佩戴香囊;颈腕系五色线;民间男女老少多于清晨到河里或坑塘里洗脸;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要给男方送草帽、雨伞、扇子、凉席等物,称做”送时节”。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行也是读史

举报/反馈

旅行也是读史

10.9万获赞 9922粉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中寻找历史的回声
作家,旅游领域爱好者,本地资讯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