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重庆人“黑暗与诡异”的记忆里,一定缺不了一幕场景:防空洞。
洞体向山体深处仿佛无休止的空洞延伸,带来的精神上的压迫,以及对方向感的剥夺,让人生理上遍体生寒,心理上六神无主。
因此,我总有意无意阻止自己去回忆童真时期的好奇;但岁月流逝,重庆很多地方的地形已经数易其形,过去的不少防空洞却保留了下来,默默地成为代表一段旧时光的倔强角色。
它依然不温柔,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却开始被成熟的心灵认同为岁月的同谋,走进它,能捕捉到藏起来的乡愁…
防空洞 在李子坝轨道穿楼观景平台的对面,“岩之魂”雕塑墙的下方,就有一个防空洞。
一个初夏的傍晚,游人散尽,被改造一新的洞窟仍未打烊,我便走了进去。
张灯结彩 洞内已无惯常的压抑,洞顶五颜六色的灯笼与结成串的数量庞巨的祝福牌一路向内绵延。营造出一种张扬的喧嚣。
颜色的大杂烩烘托出视觉的热闹。让心灵感觉到张灯结彩的喜庆。
“不伦不类”的六只石刻动物靠墙蹲在石柱上,就像明明看见的是一个小男孩,感觉起来却白发苍苍。
水泥裱糊的墙壁斑驳剥离,掩在热烈的色彩之下,向观察仔细的游客暗输古老;你就像那盆角落里的绿色花草,扎根在旧日的土壤,却顽强地钻进了今天成长。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对立统一和谐地在你的心房滋生,并不相互排斥。足够的静谧让人心思敏锐,你没有背诵过的童年像被风翻开的书本,读起来易如反掌——没有了当年战战兢兢的心情,也不需要应付考试的激情。
童年的风 你只管走下去,草帘子上挂着卡通图案的布包,是当年姐姐最爱的装饰;五斗橱上的电风扇,昭示着从前人家的富裕。
便在竹编沙发上坐下来罢,韧性十足的竹子故意的叹息,让人想起一些光明正大的失去。
似曾相识的环境,像河流的洄水,时间在这里拐个不可能的弯,鼓励你用灵魂游泳。我们被时光浸泡,疏离的乡愁像惊慌失措的鱼,撞上我们的身体。
播映过去 它们慌不择路,游进了黑白电视机。那个神奇的盒子,装满惊喜。
很多年前,黑夜里最让人渴盼的乐趣,便是坐在“遥远”的床头,从方寸之间的黑白两色中窥伺他人的喜怒哀乐。
我体察到了自己的瘦弱,许多许多年前,昏暗的光影下好奇地蜷缩,被压缩的故事引动的联想,让我没有理由不去向往。
我在条石垒成的隧道里检阅时光,携被压制的嚣张。我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自有仰慕自己的姑娘。
那些茉莉花开的晚上,散学路上铺满馨香,披着月光的女孩子,远远地窈窕…
若即若离啊,若即若离的岁月,你藏在这“可怕”的洞穴内,大概也怕我追溯从前的炽烈。
对酌 唤过去过来坐在我的对面,开一瓶古老的天府可乐。你一口我一口地喝。
我们要谈那年的天高云阔,设问为何乡下的黄鳝莫名地多;家属院围墙外的山坡上,铺天盖地的松树据说是飞机撒播。
你看,幼稚与青春,它们就那么简单,经不起概括;乡愁一缕,无须回到原来的地方就可以掌握。
那是一根放向骆驼背上的稻草,不经意地一搁,排山倒海的思念就让如鱼得水的坚强替代为深刻的脆弱…
泥墙上的木门,还有木窗下石制的水缸。它们成了唤醒记忆的符号,被移放在防空洞的尽头。
依然如小时候,我们对门后将要出现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恐怖,却拒绝发现的诱惑,坚持不肯越雷池一步。
马灯 不往前行,便向后返回。
即便是在深邃的洞窟里,也处处光明,没有看不清的路。
在一个拐角处,还有一盏完好的马灯。
我看着它,仿佛走进了时间的轮回——我想起外婆了,想起童年的小镇。
南门桥悄悄的流水,在昏昏欲睡的夏夜像花脚蚊子在哼哼;外婆高举着马灯,在黑夜里升起了一颗闪亮的星星。
向着那亮光走,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