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女儿高考季
作者:尚红云
2008 年,女儿寒窗苦读十年,奔赴如同战场的考场。对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名列前茅的女儿,我们对孩子一路看好、寄予厚望。但是,随着考期临近,全家好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女儿从小挑食,我想方设法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她增加营养,听说做高压氧可以活跃脑细胞、改善睡眠,我们几个家长便相约去县医院包了一个时段的高压舱,把孩子从光阴似金的课堂里拉出来加氧减压。
那段时间女儿回到家我们就默默观察她的表情,揣摩她的情绪,我还私下叮嘱亲戚朋友,不要过多询问女儿的学习成绩,甚至鼓劲加油也是多余。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从外围给她创造轻松舒缓的冲刺环境。
高考前一天,女儿放假了,一来学校要准备考场,二来考生们也需要放松一下。晚饭我们特意去了一家餐饮小店,我们阔绰地点了六个小菜,但谁也不提有关高考的话题,尽说着一些逸闻趣事。吃完结账,恰巧花费六十六元,我们都会心一笑,个中原因心知肚明,这六十六元的六个菜使全家仿佛看到了女儿成功的曙光。
高考那天,气温不冷不热,而且女儿的考场就在本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把女儿送到校门,自己站在警戒线外,望着那弱小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我默默祈祷女儿不负十年寒窗苦,考出好成绩,实现人生梦。放眼望去,家长们有的三五成群,谈心交流;有的席地围坐,窃窃私语。一位农民模样的男人,孤零零地坐在路沿石上,有位过路人向他打招呼,“表哥,你怎么来了?”
“孩子高考啊。”
“最近挺好吧?”
“咱好算什么?孩子好才是真的好。”
多么有哲理的话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好才是真的好”,朴实无华的语言寄托了多少天下父母的深情厚爱。
记得第一天上午考语文,这是女儿的强项,或许带有遗传基因,从小学到高中,女儿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班上传阅,我在轻松的心态中度过了上午的时光。考生们还在考场冥思苦想,我们就知道了作文题目是《春来草自青》,单从字面上看,这个题目并不难,我揣摩着女儿应该能发挥得很好。
从考场出来一见面,女儿就兴高采烈、滔滔不绝,谈着自己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她说,凡事顺应自然规律,等待机会,一旦时机成熟,成功就顺势而至。就像春天来了,草儿自然就由黄返青。我当时没有深思细想,觉得女儿阐述得有道理。
女儿午休时,我悄悄把女儿的思路告诉老公,老公说,估计有点跑题了,应该从厚积薄发立意阐述,小草虽然经历一冬严寒过的熬煎、霜雪的摧残,但是它深深植根大地,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风吹又生,又是一片勃勃生机、满目翠绿,不应该片面地理解为时机的重要、被动的等待。但我还是相信女儿的实力,祈祷着阅卷老师能认可她的优美文采和驾驭语言的功夫。
下午的数学科目我开始忐忑不安了,好容易捱到考试结束的钟声一响,我便翘首以盼,在茫茫人流中寻找那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只见女儿满脸笑容、连蹦带跳地向我奔来,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第二天的英语和文综都十分顺利,女儿的高考终于在全家人的焦虑和忐忑中拉上了帷幕。
接下来的日子更加煎熬,我劝女儿趁机外出旅游散心,可是成绩不出,哪有心思游山玩水?女儿每天坐在电脑前,对着答案自我裁判,一会儿估高了欢呼雀跃,一会儿估低了又阴霾密布,但无论怎么估算,女儿坚信会高于重点线二十至三十分,对此我也深信不疑。
出成绩那天,我和老公一个盯着电脑屏,一个拿着电话筒,女儿在客厅和书房间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下午四点半,成绩出来了,仅比重点线高出两分,与平时的预测分数大相径庭,我们实在不愿接受眼前的现实,特别是语文与平时的成绩天壤之别,分析来分析去,还是作文跑题了。女儿愣了一会儿,把自己关在卧室啜泣起来,全家人的情绪也瞬间降到了零点。等到情绪安顿下来,我们极力劝慰女儿,只要进了重点线,保持实力,以后还可以考研究生、博士生等等。后来联系了老师和同学,原来那年整体分数下降,女儿考出的成绩名列班级第三,与平时相差不大,孩子懊丧的心情才渐渐有些恢复。
填报志愿不啻另一场考试,不像现在有很多平行志愿可供选择,宝贵的每一分都不会浪费。那时只能根据各个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考生在全省的排名来分析研判。我抱着搜集的各类报考指南,频繁地给有关院校招生办打电话咨询,请教有报考经验的老师们,仅自己研制的“分析研判图”就有厚厚的一大摞,功课真是做到了家。
到了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在山东省招录十名考生的首都师范大学进入了视野。首师大虽然不是 985、211,却也是硬邦邦的一本院校,重要的是“首都”二字深深地吸引了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女儿。那年,幸运的女儿成功被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录取,那也是这所学校唯一一次和国家线持平录取的一年。得知录取消息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沉默多日的女儿喜不自禁,一扫连日来的郁闷。
金秋时节,女儿就像快乐的小鸟一路放飞,来到了首都北京。第二年,恰逢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女儿有幸参加了由首都高校组成的国庆阅兵方阵,手举鲜花走过天安门的那一刻,女儿和同学们激动得泪眼婆娑,这也成了她一辈子值得骄傲和记忆的宝贵经历。去年,女儿研究生毕业后,通过艰苦努力,考取了北京公务员,成为红墙外的一名人民公仆。每天早晨,工作在长安街上的女儿都会发来一个“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的微信表情包。我深知,女儿已深深地爱上了祖国首都,爱上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珍贵岗位。
壹点号 彩云飞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齐鲁晚报网

1836万获赞 41.7万粉丝
齐鲁晚报网是齐鲁晚报及其报系内容的官网
齐鲁晚报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