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又称“圆锁”“做十二”“完十三”“圆辫”,属于人生仪礼的一种,是山西民间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儿童而举办的传统成年礼俗。“开锁”是围绕摘除孩子出生所戴长命锁而形成的系列仪式流程,钟敬文先生故将描述为“童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人礼”,具有为孩童祈愿平安顺遂的祝福,展现教化亲情的凝聚,象征成长责任的教化功能。改革开放之前,“开锁”主要是在农村举行,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这一民间习俗迅速扩展到城镇地区,广受重视,成为山西整个区域性的仪礼习俗。
为深入了解山西省晋中一带的市祁县开锁仪式的流程细节、组织人群,仪式诸多民俗符号的象征意涵以及在当下社会的承继变迁情况,笔者于2021年2月19日走访了祁县西六支乡的圪垛村,系统询问了当地的许芳(女,72岁)和闫崇(男,75岁)两位操办组织过圆锁仪式的老人。因疫情原因,村里严禁举办规模较大的聚集性活动,故村里原本举办圆锁仪式的人家也被迫调整日期。为了呈现圆锁仪式流程,笔者向村民闫俊慧一家借来其为儿子举办十二岁开锁仪式的录制光盘,以下图片均来源于此视频。
一、圪垛村田野调查点简介与开锁成人礼的现状概况
祁县因春秋晋国大夫祁奚的食邑而得名,是晋商文化、万里茶道的发源地之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祁县昭馀古城中至今还保留着以渠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建筑群。祁县民俗资源丰富,祁太秧歌、戴氏心意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圪垛在祁县方言中有小山土丘之意,反映了村庄以平地为主的地形特征。圪垛村有196户,75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基本上都是在县城周边的玻璃厂工作。村庄位于祁县东部,北依108国道,西邻城区,交通较为便利。村庄民俗活动丰富,每年腊月二十四村委会常会组织村民写对子,正月十五会有社火活动,扭旱船、背棍、铁棍等陆续表演;二月初九有庙会,人们会赶集,会有戏班子在戏台表演祁太秧歌。这些民俗活动既充实了村民的生活,每逢盛大节俗村庄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关于山西民间流传的圆锁仪式,历史上并未引起官方有效重视,故而在方志文献中也很难见到载录。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太原府志》《大同府志》中记载了圆锁仪式的简略痕迹,“其冠、笄礼久废,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带之。十二岁始蓄发,俱设祭庙宇或灶神前”,此处红线锁于男子满月或周岁佩戴,类于现在孩童出生后由娘家人佩戴的长命锁。而在十二岁时,则可能会有开锁仪式在庙宇中举办。据此大致可以推断,圆锁仪式不迟于清中叶就已经在山西地区开始流行了。而对于祁县圪垛村的圆锁仪式,据老人许芳回忆,在她小时候这个习俗就已存在,她见过村里的老一辈张罗过圆锁仪式。显然,开锁仪式已经在当地民间流传了上百年之久。
当下祁县地区的圆锁仪式,引起了地方民俗人士的关注,频现于现今编纂的祁县方志村志中间。《贾令村志》详述开锁仪式流程及寓意,“生日当天,长辈们要一起为孩子做新衣裳,裹上长命锁,表示‘锁住平安’。五色线从满月之日算起,今后的每一年生日,都要增加一层红布,直到十二岁为止。开锁时需要长寿的,品德好的老奶奶来打开银锁,最后将剪下来的红绳挂在门前或高大的枣树上,意为早日成才。”此外,《东观于村志》《谷恋村志》《古村镇志》《西六支村志》,以及晋中市委编纂的《乡风万象》等均对开锁仪式有较为详尽地介绍,足见可知开锁仪式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间是广受重视与欢迎的。
二、晋中地区开锁仪式的流程考察圪垛村的开锁仪式主要是由准备工作和仪式流程两大部分组成,因开锁仪式准备物品较多,隆重繁杂,除了开锁家庭的亲戚(主要是家人以及开锁小孩的姥姥奶奶)参加之外,邻居们也会来帮忙搭理,一般是在孩子生日当天十点钟左右举办。在介绍开锁仪式流程及物品的象征内涵之间,田野报告中会插入笔者(行文中用“梁”表示)与许芳老人(用“许”表示)的访谈对话。
(一)开锁的准备工作
开锁前需要按照仪式专家的要求进行物品的备置,主要有:红腰带一条、红毛绳若干、带孔铜钱14枚、铜锁一把、圐圙(方言读作ku’lan)和九石榴一佛手(都为面制品)、笤帚一把、秤一把、簸箕一个、黄纸三张、红盖头、供品(五种水果、五种坚果、酒)。圐圙和九石榴一佛手均为面制品。圐圙一共有两份,奶奶和姥姥各做一份。圐圙呈空心环状,在圐圙上塑有米仓、锁子、九石榴一佛手、莲花以及小寿星属相等祥瑞图形,希望孩童之后的生活年年有余、步步高升,表达了家人亲戚的美好祝愿。开锁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顶圐圙”,小寿星会先后两次,每次跳三次将其顶成破块,表示自己已长大,之后跳破的面圐圙会分给亲戚们享用。除了面圐圙上的九石榴一佛手,还会再做一份,九石榴一佛手就是形似石榴和佛手的面制品,在接下仪式中使用。其中“榴”谐音“留”,“佛”谐音“福”,借此来表示家长恋恋不舍心情,希望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一生幸福平安。
面圐圙 (二)开锁的流程
1. 披红挂彩。在仪式开始之前,小寿星需要装扮整齐,由姥姥挂上长命百岁锁,奶奶戴上系有14枚铜钱的毛线,腰间系上红腰带,并将铜锁挂在红腰带的前方,将秤挂在红腰带的后面,按照随后要戴上红头纱。之所以会在红腰带的后面挂秤,按照许芳老人的说法,“咱们这是说过生日长尾巴,这个秤就相当于咱们的这个尾巴。”
2. 祭拜。请小寿星的奶奶和姥姥也戴上红头纱,并且将红烛点燃。接着姥姥、奶奶、小寿星每人点三柱香,三拜神灵,并将香插在香炉里(叉成圆形)。然后下跪敬黄表,将黄纸点燃。当黄纸烧尽以后,由奶奶和姥姥向天地三次敬酒。这三拜和三敬酒,表示对天地祖先神灵的尊敬和保佑孩童的感激。仪式进行之时,婚庆公司司仪会说:“喜气洋洋迎宾客,高朋满座还庆贺,南斗星、北斗星,打开天门出贵人,金斗金、银斗银,保佑我们xxx(小寿星的名字)快乐健康长成人。天门开、地门开,诸位神仙下天台,各位神仙都请到,吉时良辰已到,我们把小寿星的锁儿开……”等吉利话。
敬香 敬黄表 3. 开锁。先开挂在红腰带上的铜锁。奶奶和姥姥一个人拿着钥匙开,另一个人拿刀背敲。主持人在开锁过程中说:“一开天、二开地、三开聪明和伶俐。这把锁儿开的好,脑筋开窍学习好,长大成人本领高。开了锁儿就开了心了,也开了窍了。”然后就是脖子上戴着的长命百岁锁。这是孩子出生姥姥送的,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这把长命百岁锁也是由奶奶和姥姥开,姥姥拿刀割红圈,奶奶拿簸箕接,再把红绳和铜钱也割下来。在仪式结束以后,将红圈挂到自家的枣树上,并且将红绳系成麻花辫。
许:然后是割长命百岁锁和铜钱,割下来以后把挂长命百岁锁的绳子,咱们这又叫“毛圈圈”挂到枣树上,挂铜钱的毛线系成麻花辫。
梁:我记得我小时候开锁的时候,这个毛圈圈都很厚,由许多的红布裹着。
许:对,这个长命百岁锁是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姥姥买给他的,每一年都往上面裹一层红布。
梁:那咱们这个挂枣树和系麻花辫是有什么说法吗?
许:寓意着早日成才和一生平安。
开铜锁 割铜钱 割长命百岁锁 4. 簸铜钱。奶奶将割下来的铜钱放到簸箕里,孩子分三次簸到地上。主持人在簸的过程中说:“一簸金,二簸银,三下簸地铜钱落满地。”然后让小寿星选铜钱的正反面。这个正面和反面有不同吉利象征义,如学业兴隆,平安富贵等等。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愿和期待。
簸铜钱 5. 扫身。奶奶和姥姥一人拿扫帚扫,一人拿簸箕接。主持人会在扫身过程中说:“前扫金,扫去一身灾难 ,后扫银,四季如意百事好,扫前心,扫后心,小寿星快快乐乐长成人。”等吉祥语。这个扫身代表着为小寿星扫去污浊不顺之事,留下都是幸运和快乐,希望他以后的人生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扫身 6. 顶圐圙。顶圐圙分为两次。首先先由小寿星的爸爸妈妈和奶奶姥姥一起先拿起一个圐圙面,戴到小寿星的脖子上。小寿星手里拿上面制品“毛毛虫”(“毛毛虫”指一种形似毛毛虫的面制品),接着小寿星跳三下 ,将圐圙面顶破,碎成几块。主持人会说:“一跳鲤鱼跃龙门,二跳才子成栋梁,三跳大鹏展翅成英豪。娃娃大了,圐圙也破了”等话语。之后,再拿起另一个完好的面圐圙重复上述步骤。小寿星手里拿“毛毛虫”是希望孩子像毛毛虫一样羽化成蝶,成长为栋梁之才。圐圙面呈环状,代表着家人对小寿星的关心和关爱。小寿星顶破圐圙面寓意孩子长大了,要学会独立,不能过度依赖家人。
套圐圙 顶圐圙 7. 跳门槛。小寿星的爸妈坐到房间里,小寿星三步跳到爸妈怀抱里,并且亲一亲以表达爱意。然后小寿星三步跳出家门,寓意着小寿星已经长大,以后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翱翔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接着,由主持人拿着佛手摸孩子的头(这里的佛手是指单独做成的佛手,并不是面圐圙上的佛手)。佛手中“佛”谐音“福”,佛手摸头希望小寿星能把福气留在自己身边,健康成长。最后,由小寿星拿着刚刚摸过头的佛手绕着家里跑,这是希望小寿星的理想能够早日实现,成长为栋梁之才。
佛手摸头 8. 宴请宾客。过去在传统开锁仪式结束后,一般是在家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一顿饭。如今,我们在家完成传统仪式以后,在饭店置办酒席宴飨宾客。
酒店生日庆典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开锁仪式变迁
开锁作为山西传统民间成人性民俗,传承延续至今,沟通着历史与现在,在民众的人生仪礼中仍然发挥着过渡作用。范·根纳普认为,无论是个体在一生中,还是群体在生存发展中,在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上都时时经历着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特别是在两个精神世界之间的过渡。在这些过渡中,为了解释对人生和自然的疑问,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行为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和安慰自己的恐惧心理。开锁仪式实际上就是作为一种过渡象征仪式,意味着孩子身份角色发生重大改变,从孩提时代剥离转变至青年阶段,开始独立承担起相应责任。孩子的身份角色虽已“成人”,但在民众观念中仍然是处于相对弱势危险的地位,依然会遇到很多磨难侵扰,故在圆锁仪式中会有寓意平安顺遂的表演。现代化的进程中,开锁仪式也在积极适应时代节奏进行着调整改变,具体表现在开锁对象的增多,仪式专家的转变,仪式空间的分离以及传播记录方式的多样等层面。
以前每家只会为长子、长女举行开锁仪式,其余孩子都不举行,近些年来,一些家庭也会为其他孩子举办,这也直接导致了开锁对象的增多。传统开锁仪式一般会由村里有名望,熟悉仪式流程的老人来主持。近些年来,伴随各类婚庆机构的兴起,开锁仪式成为其经营业务的一部分,会有专门的司仪主持人来承担组织开锁仪式,在基本保持原有仪式程序情况下,会增添一些内容成分,人们将孩子的开锁仪式交给当地的婚庆机构组织,由其全权包办,婚庆司仪已经成为新式开锁仪式专家。
当地传统完整的开锁仪式一般会在家里单一空间中完成操办,囊括仪式流程以及宴请宾客环节,注重场所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而如今完整的开锁仪式则是在两个地点举办,一般是在孩子家中举行传统的开锁仪式,宴请宾客另一个是在饭店,举行更具有现代化的仪式。司仪会请小寿星上台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之后邀请父母上台,并感谢致辞。接着在生日歌中一家人一起从上往下切蛋糕。最后,司仪邀请孩子同学们上台送礼物和祝福。有的家庭还会请歌手唱歌助兴,增添喜庆氛围。
开锁传播记录方式上,囿于技术限制,原先开锁仪式无法将仪式过程全程记录下来,只能停留在记忆。现在,婚庆团队都会用摄像机将开锁仪式全程记录,刻成光盘或者拷贝到u盘中,有效保存了开锁仪式的原始影像,为传承传统民俗提供新的方式。近些年来,伴随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关注,祁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过晋中开锁仪式的流程情况,抖音、快手、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也加速了开锁仪式知识的传播,使得更多的民众了解到这一民间传统的人生仪礼。
山西当代民间开锁仪式的演进进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实际问题。民众相互攀比的观念作祟,使得在开锁仪式中过于注重排场,尤其是在宴饮宾客时,酒席大肆举办,造成了厨余资源的浪费。部分地区份子钱较高,助长了社会攀比的风气,给孩子成长带来了不良观念影响,这也是民间在举办开锁仪式中应当注意,观念积极引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