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杂中现传统
粗犷中见讲究
留住北京味道
传承美食文化
北京的饮食文化
和长城、故宫、颐和园一样
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
重要标志和文化符号
而扎根于这片土地的
“北京小吃”
正是北京饮食文化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文旅君为您介绍
北京小吃中的
“豆汁儿”和“焦圈儿”
豆汁儿
豆汁儿,满世界看,只有北京有。
很多人都吃过,搭配着辣咸菜丝儿和焦圈儿食用。爱的人视若珍宝,几天不喝就馋,厌的人避之不及。
(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说来奇怪,许多游客,明明一脸的嫌弃,但是也非要尝一尝才罢休。捏着鼻子,喝上一口,整张脸立刻皱皱巴巴的,说:“这是什么啊?!馊泔水味儿!”
其实,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喝,完全是自己好奇。就好像,来到北京,不喝一口豆汁儿,就不算尝过这方水土。
现代著名书画家马海方《卖豆汁图》(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现代著名书画家马海方《卖豆汁图》(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客观地说,豆汁儿,其实就是生产绿豆淀粉的下脚料。熬豆汁儿,也有窍门。不能熬得大开了锅。大开锅以后,容易分层,下面就成了麻豆腐了。
现在有的饭馆卖豆汁儿,稠稠糊糊的,那是往里对棒子面儿了。过去全靠熬豆汁儿的师傅,掌握火候,豆汁儿不稠不澥,趁着热喝上一碗,登时一身汗出透,开胃又败火。
在过去卖豆汁儿的店里,还能听见一句老北京的吆喝:“豆汁儿开锅。”
老北京走街串巷的豆汁儿小贩(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老北京走街串巷的豆汁儿小贩(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北京人喝豆汁儿的历史可不短了。远了不说,清代肯定有了。20世纪80年代出版过一本书,叫作《北京往事谈》,里面提到过乾隆皇帝曾经派人去民间学习豆汁儿的做法。这说明清宫里有豆汁儿。为什么派人去学习呢?说明喜欢。
普通百姓对豆汁儿更是追捧,它价格低廉,味道独特,只要第一次喝下去了,基本上就有了这个“瘾”。
我们的食物里,甜、麻、辣、咸、臭,但凡是能对人造成感官刺激的,大都会形成一定的“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喝豆汁儿的人说它酸臭不可闻,而爱它的人会大老远专程去喝,乐此不疲。
熬制成的豆汁儿(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熬制成的豆汁儿(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侵权即删)
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满头大汗。
这是豆汁儿的拥趸们的“豆汁儿经”。汪曾祺先生在《豆汁儿》里说,他端起豆汁儿一饮而尽,还要再来一碗。
爱豆汁儿的人不分贫富贵贱,坐下来都是为的这口儿,这也让那些卖豆汁儿的小摊子慢慢叫响了名号。
“豆汁儿丁”就是其中一家。清末,丁氏在西花市路北火神庙前开了豆汁儿摊儿,渐渐地,让周围的老北京人“认”下了。时代变迁,餐饮业越来越规范,“豆汁儿丁”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锦馨豆汁店”。
(图片来源:北京非遗中心。侵权即删)
(图片来源:北京非遗中心。侵权即删)
那些搬到各处的老街坊从年轻到年迈,跟着摊儿进了店,大伙儿坐下来,端起碗,耳边嘈杂又熟悉的京腔儿、老词儿,就好像一下回到从前,回到了家。
时光流转,不变的是人情,是这个味儿。
焦圈儿
焦圈儿是地道的北京小吃。从发音上,就有要求,得带上儿化音。
焦圈儿在这座城市里的地位,相当于认老乡的信物。当然,它要和豆汁儿一起出场。
其实,焦圈儿的做法跟馓子一样,就是形状不一样。
而且,很有可能,焦圈儿反而就是馓子在宋朝的样子。
明朝也一样。李时珍先生在书里写了:“入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不太明白,一本医学经典著作里,为什么会有焦圈儿的记录。看来,馋,是种“病”。
(图片来源:大运河文化在线。侵权即删)
(图片来源:大运河文化在线。侵权即删)
其实焦圈儿不一定要搭配豆汁儿,用马蹄烧饼夹着,捏碎了吃,也没问题。
吃焦圈儿,就是享受个脆生劲儿。所以,名字叫焦圈儿,可不能真给炸焦了。炸过了,焦圈儿发黑,吃起来是苦的。
一个优秀的焦圈儿,颜色金黄、起泡均匀、酥脆油香。要说一咬,划破嘴皮子,那就不合格。
(图片来源:大运河文化在线。侵权即删)
(图片来源:大运河文化在线。侵权即删)
据说,乾隆皇帝专门派人深入民间,走基层,学习豆汁儿的做法。这豆汁儿都进宫了,焦圈儿八成也跟着一块儿上了皇帝的餐桌。
皇帝肯定得吃新炸得的焦圈儿,但是焦圈儿必须得经得住考验,放几天都不变软。当年北京四九城里,炸焦圈儿最有名的是邬师傅,现在也说不好谁是第一名了。
一般卖豆汁儿的地方,准有焦圈儿。来碟辣咸菜丝儿,两个焦圈儿就一碗豆汁儿。酸甜辣咸,这是生活的滋味儿。
(图片来源:北京非遗中心。侵权即删)
(图片来源:北京非遗中心。侵权即删)
今天的“吃在北京”
就讲述到这里
下期再见
内容来源:
《老北京述闻 饮食名馔》
图片来源:
北京市方志馆
北京非遗中心
大运河文化在线
-END-
举报/反馈

文旅北京

19.5万获赞 2.5万粉丝
发布文化和旅游重要工作动态及资讯信息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