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
这一部分讲述了荣格从出生到11岁进入巴塞尔大学预科班之前的这段时间的经历。主线是儿童时期的心理状态,其中提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对黑衣传教士的恐惧,对耶稣和上帝的不信任,早年的孤独,原始崇拜的梦、石头上的遐想、雕刻小矮人祭祀性活动。
1.父母的关系及影响:
1878年,得了湿疹,那时候,他意识到父母关系不和睦。母亲的离开后,由一个比母亲大二十多岁的姨妈照顾荣格,自此心里埋下对“爱”不信任的种子,认为女人不可靠,“父亲”意味着可靠和“没权利”。后来观念被颠覆:我信任男人,但他们却让我失望;我怀疑女人,可她们并没有让我失望。母爱的缺失及对感情的谨慎,也间接导致荣格私生活的问题。
除了姨妈外,还有一个女仆照顾他,这位女仆所传达的那种既生疏又始终为人所认识的感觉,是后来他心中象征女性本质的那个形象的一种特征。
随后,荣格提到另外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后来成为了他的继母。
幼年的荣格潜意识中产生自杀冲动,或者说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极力的反抗。夜晚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觉得四周充满危险,尸体、墓地、黑色礼服的男人、女人的哭泣在黑夜中游荡。在母亲的教导下,荣格开始做祈祷,抵抗恐怖的黑夜。
2.对上帝的不信任和对教堂的恐惧
年幼的荣格自小对黑衣人有莫名的恐惧心理,导致对黑衣教士的惧怕心理。通过祈祷抵抗黑夜,让荣格对耶稣产生了良好的印象:耶稣是个“善良仁慈的先生”。但是发散性的思维让他把耶稣和魔鬼做了类比,“虽然耶稣并不喜欢那味道,可他还是把孩子们吃掉了,这样,魔鬼就抓不着他们了”。这导致了对上帝的怀疑,“他失去了慈祥的特征.....却和那些埋葬死人的阴郁的黑衣人们联系起来了。”
这种思索造成了荣格精神上的第一次创伤,他在树林里看到一位天主教的神父,误以为是阴险的“耶稣会会士”,产生无法克服的恐惧感。
随后提到了著名的“原始崇拜的梦”,让荣格对上帝更加的难以接受和不信任。
草地的地下室里,一个金光闪闪的宝座上立着一个大概十二到十五英尺高,一英尺半到两英尺厚的木桩样的东西,是由皮和肉组成的,顶上有个圆圆的像人头那样的东西,上面没有脸,没有头发,顶端有一只研究,一动不动地盯着屋顶。我害怕的全身都僵了,这时听到外面传来目前的声音:“看看它吧,那就是吃人的怪物!”
这个梦,一直纠缠荣格多年。梦中的宝座和“吃人的东西”的提示都让他联想到耶稣,也造成他内心对耶稣和上帝的种种疑虑和不信任。
六岁时候,到阿尔勒谢姆旅行,在一座天主教堂里,荣格在阶梯上绊倒,下巴撞在一块铁上,流血不止,疼痛的尖叫和羞愧心理让荣格对教堂产生了恐惧和不安心理,导致他许多年都不愿意进天主教堂。
3.童年的精神世界
1879年,荣格搬到巴塞尔附近的小惠宁根,在那里,有了关于艺术的最早记忆。
六岁的时候,开始学拉丁文。通过一些带插图的拉丁文儿童读物,荣格接触到了东方的印度教、婆罗门教等,里面的插图让他乐趣无穷,感到它们和他的“原始的启示”有某种亲和性。
荣格幼年时期是孤独的(妹妹在她九岁后才出生),还有一颗敏感而又易受伤害的心,所以喜欢一个人玩,玩战争游戏,或者在笔记本上涂画。
七岁的时候,得了假性哮喘病,伴随着阵阵窒息,眼前幻象不断。
荣格提到与乡村同学有关的事。认为与玩伴快乐地打闹,玩各种各样的恶作剧,做一些家里永远不会发生的把戏,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产生了影响,“强迫我和我自身离异,我感觉我自己分裂了,并为此感到恐惧。”
七岁左右的时候,荣格坐在斜坡的一块石头上,思考一个问题,让他茫然而迷惑:“我现在坐在石头上,石头在我下面。”但石头也能说“我”,也能想:“我躺在这道斜坡上,他正坐在我上面。”于是问题就来了:“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呢,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呢?”。这个问题有点类似庄周梦蝶,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我”究竟是一个肉体还是我的世界,石头因我而存在,并被赋予意义,如果我意识不到石头,石头是不存在的,就如同火星的岩石,对于我来讲,他们是不存在的。他们因我而存在,它们是我么,我又是什么?
自我的分裂和对世界的把握不定,让荣格在十岁的时候做出了一个自己也无法理解的行动。他在尺子头上刻了一个小矮人,锯下来放在铅笔盒里,用羊毛给他做了件大衣,里面还有一张小床。从莱茵河边找到一块光滑的长方黑石,也放在铅笔盒里,那是小矮人的石头。然后把铅笔盒秘密藏在阁楼里。当不顺心的时候,就想想神秘的小人。隔一段时间,小荣格就偷偷地去打开铅笔盒看看小人,每次还要在盒子里放一张小纸卷,上面写着只有自己明白的语言。加一个小纸卷,总有某种严肃仪式的味道。
荣格在书中说,这可以理解为孩子时期干的祭祀性的活动,就像许多非洲人现在所做的那这样。他们的行动,并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直到许多年之后才明白过来。
雕刻的那个小木头人事件,是荣格童年的高潮,也是它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