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陪儿子在客厅玩耍,这时,外面响起了吹吹打打的声音,儿子对声音特别敏感,他在家里呆不住了,拉着我的手,让我带他出去找找声音的来源。走了两条小巷子到了街道的花圈店,才发现是孝子们来店里取花圈,吹丧的乐队尽职尽责,一直在吹奏。儿子看的起劲,附近的很多小孩子也跑出来看“热闹”。
90年代的农村,小孩子的玩乐方式很简单。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去河里抓螃蟹,差点让河水把拖鞋冲走;偷偷去别人家的玉米地掰最鲜嫩的玉米烤着吃;家里后院有一棵大桑葚树,一到夏天午休的时候,树上爬满了小孩,坐在上面吃个够;路边的枣树结了果子,不管味道如何,吃到嘴里都觉得有味道。但是,最能让村里大多孩子出现的场合,就是村里有“热闹”的时候,村里有人去世了,奶奶就会在吃完午饭的时候约上几个自己的姊妹去看“热闹”,人们聚在一起,说起死者生前的种种,有人颇受好评,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热爱工作,也没受罪就安然离开;有人深受病痛折磨,子女不孝,日子过得不好,走得也不安详;也会议论起老人的子女们,谁在外面干了大事,谁对父母最孝顺,谁不争气让父母操心了一辈子;村人有年轻人生了重病去世了,看“热闹”的人也会跟着一起流泪,一起悲痛;女人和男人吵架,喝了农药去世了,看“热闹”的人会一边惋惜,一边小声骂着坏男人。农村人最是单纯朴素了,在一次次的看“热闹”中,展现出了深切的爱憎分明,孩子们的要求就很简单,过丧事的时候演一场电影,他们就在白色的幕布底下聚集,不管什么死亡悲凄,只管看完电影,日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娶媳妇最能招来小孩子了,村里有人结婚了,小孩子们都不约而同跑去看“热闹”,趴在小汽车旁边看新媳妇长的漂亮不漂亮,负责发喜糖的人,抓出一把“喜糖”撒向空中,糖、花生、枣落到地上,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捡来吃,老人们拿到糖了赶紧递给自己的孩子们吃,还有人会为了一颗喜糖扭打在一起,聚集的人多了,发糖的人一把接一把撒下来,看“热闹”的人也能在这争抢的时间里放松自己,和一对新人共享喜悦。
小孩子都喜欢这种热闹非凡的场合,亲戚家乔迁大喜,孩子们吵嚷着要去吃席,享受一顿平时根本吃不到的美食,临走时还要拿袋子装些花生米、油炸小黄鱼,所有人都一起倾听着房梁上那一串鞭炮噼噼啪啪的声音,感受着住新房的喜悦之情,为主人送上衷心的祝福。
等我慢慢长大,我便不再喜欢这样的“热闹”了,每次亲戚家过事,父亲母亲都会发愁,礼钱出去了,又得过一段艰难日子。村里人的礼尚往来也是免不了的,往往正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的时候,村里给娃过满月的、乔迁的消息也都不约而至,看不得父母亲为钱犯难,我倒觉得这些“热闹”不要发生才好。
随着外公、爸爸、爷爷、伯父这些亲人的离开,我对这些“热闹”有了更深切的感悟。热闹是留给看热闹的人的,那些去世了的亲人的人心底里是难以表达的忧伤,只有久未见面的亲戚聚在一起才能稍解心上悲伤。新娘子的“热闹”是属于娶媳妇的人和家人的,面对女儿的离开,父亲母亲只有满满的不舍,倘若所嫁非人,“热闹”过后属于自己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每每伤感之时,我就会想起孩童时无忧无虑的时光,外公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村里有婚丧嫁娶时,外公都会去帮忙,我和表姐去找外公,外公就会拿块点心给我俩,叫我们赶紧回家;每回去看望爷爷,他一边拿出自己保存了很久的糕点给我们吃,嘴里还念叨着:怎么好长时间都没来了?爸爸去给村里的人帮忙,回来时兜里装着为我和弟弟带的水果糖、瓜子、花生,塑料袋里提回来几个肉夹馍叫我们趁热吃;大伯父抱着我串门,说家里生了个漂亮的小孩,眼睛又大又圆,还是双眼皮……他们已经离开很多年了,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作者简介:郭敏,陕西白水人,就职于富平县老庙镇政府,爱好读书、写作。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华 山 文 学
主 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 王 瑞
联系电话:0913-2126170
地 址:渭南市朝阳路东段21号
投稿邮箱:huashanwenxue@aliyun.com
举报/反馈

语神01

1.5万获赞 3538粉丝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