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座熠熠生辉的文化宝库。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展现着文化和风俗的碰撞交流,壁画中的许多元素也体现了这种文明的互鉴。
敦煌壁画精美又浩瀚,神灵形象、动物、器物、建筑、花鸟等元素包罗万象,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下敦煌壁画中的四大瑞兽。
九色鹿,绘于北魏时期,位于莫高窟第257窟。
壁画采用连续画幅的长带构图,画面精巧生动,故事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宣扬了善恶有报、仁义助人的思想。
青鸟,绘于西魏时期,位于莫高窟第249窟。
敦煌壁画中的鸟类形象有很多,包括鹦鹉、天鹅、大雁,还有古代的神鸟朱雀、句芒等等。青鸟同样被绘于壁画之中,传说中,它是西王母的侍者,为其取食传信,也被视为人神沟通的使者。陶渊明曾在《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古诗中,青鸟也被赋予相思之意,李白的“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便是说希望王母娘娘的三青鸟可以捎去我的思念之信。
翼马,绘于西魏时期,位于莫高窟第249窟。
蓝色的马肩生双翼,它的耳朵更大,尾巴稍短,在空中与仙人、羽人结伴飞舞,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天空的向往。这种翼马形象也曾出现在波斯文化中,这也为古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守宝龙,绘于唐朝,位于榆林窟第25窟。
榆林窟第25窟描绘的是弥勒经变的场景,哲理性地表现人生无常。壁画中,左右对称的守宝神龙守护着库藏珍宝。守宝神龙坐于彩云之上,造型阳刚,寓意着守护和赐福。在敦煌壁画中,飞舞的龙比较常见,而这种静态的坐龙则比较少见。
敦煌壁画中,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鉴。如今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观赏学习都变得更加便捷。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敦煌石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借助数字创意扩大敦煌文化传播范围,是我们这一代‘敦煌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