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5月20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市召开,大会颁发了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突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3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项);技术发明奖1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142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108项);科技合作奖3人;合计180项(人)。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新发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项目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
据统计,深圳共有53个项目获奖,分别为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46项,一等奖数量达到16项。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创造历史新高,获奖量占总授奖项目比重达到30.1%,近十年来是最高的。
据观察,获奖统计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正不断增强。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两所建设时间不长的高校,从众多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中脱颖而出,各有1个主持完成项目首度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反映了深圳自2018年以来,每年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加大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效。
其中,南方科技大学的“基于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项目,研究团队利用有机催化这一绿色新兴技术,在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开辟了轴手性烯烃这一新兴研究热点,实现了多种新型轴手性骨架的高效构建与应用开发,为手性物质的来源提供了原始驱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边坡内生裂隙形成与优势流孕灾滑坡机制”项目,研究团队揭示和建立了边坡土体裂隙形成、优势渗流演化、降雨加速滑坡三阶段孕灾机制及其评估基本理论,为滑坡早期辨识、中期预测和晚期临灾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在科技抗疫中展示出的深圳担当也在榜单中得以体现。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大学、深圳市人民医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参与的“新发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殊荣。
据统计,此次建筑交通与水利评审组评选出了4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深圳主持完成的项目就占了一半,显示出深圳在建筑科技领域领先的研发水平。
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完成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项目,围绕我国首座600米级超高层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北塔工程重大需求,研发了以“安全领导力驱动文化建设与行为管控”为核心的施工安全LCB理论与技术体系等多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与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在此次评选中也表现突出。
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榜单中,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李广泽等参与完成的“木质素的微结构调控及在微纳米领域的应用”项目、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曹锋等参与完成的“电子制造柔性产线变型设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大伟等参与完成的“数据中心多维度光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
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榜单中,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电力芯片保护关键技术攻关及核心器件国产化”项目、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高密度高可靠LED显示器件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深圳市富可森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大风量低浓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策略与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均获得一等奖。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