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到一位朋友委托,为他女朋友装一台ITX主机,并且对颜值有要求,我想到了去年刚上市就让我感到惊艳的Era机箱,于是就有了本次的装机。
银色款的淡雅就是它了。
先来一张整机照。配置列表:
CPU:Core i5-11500
主板: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内存:威刚XPG D50龙耀8G*2 DDR4 3600 灯条
SSD:希捷Seagate 酷玩520 FireCuda 520 SSD PCIe 4.0 1T
散热:AXP90-X53 BLACK
电源:海盗船CV750
机箱:分形工艺Era ITX
键盘:美商海盗船K100
鼠标:美商海盗船Dark CORE RGB SE PRO
配件
主板
主板我选择的是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主板,最高支持内存频率5333,既支持PCIe4.0的M.2,又有2.5Gb网口和Intel WiFi6支持(802.11ax),搭配11500正好。
开箱动图先来一张。
全家福,除了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主板本体以外,配件非常丰富,WiFi天线,2根Sata数据线,M.2螺丝以及M.2安装套件,还有ROG钥匙链、ROG STRIX贴纸和感谢卡、用户手册和随机光盘,可编程LED扩展线、束线带,为了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ROG USB Type-C音频连接线。
主板正面,覆盖着黑色的一体式铝制I/O+VRM散热盔甲,而主板本体也是深色调,所以主板整体显得很厚重,只露出一角的CPU供电接口依旧是外包裹金属装甲的ProCool II高强度供电接口,采用特制实心结构设计,确保与PSU电源线连接更充分,提升电源效率,降低阻抗,可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散热能力,更加坚固耐用。
背面来一张,背面的M.2接口是PCIe3.0的。
丰富的接口,从左往右依次为包括了HDMI2.0、DP1.4显示接口、5*USB2.0接口、2.5Gb网口、1*USB3.1 Gen 2(红色)Type-A接口、1*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ASUS Wi-Fi 模块 (2×2 Wi-Fi 6 802.11 a/b/g/n/ac 和 Bluetooth v5.0)、1*USB2.0 Audio USB Type-C接口、音频插孔。
ROG STRIX B560-I主板是6+2供电,应对11500足够,想要上更高的11700K以上的话,得上8+2的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主板。
M.2散热片上自带败家之眼LOGO,分量不轻,散热片背面是Laird硅胶散热贴,底板也有散热贴,这样PCIe4.0的M.2硬盘位于双层金属散热中的夹心位置,散热效果更好,不易掉速。
内存
XPG D50龙耀起步规格为单条 8GB 3200MHz,最高可达4800MHz,集成XMP 2.0配置文件,我选的是3600的。
常规造型来一张,金属拉丝散热马甲实在是好看,手感也颇为不错。
硬盘
希捷的FireCuda 520是拥有PCIe 4.0加持的,接近5000MB/s传输速度,之前机王争霸活动的时候撸过一块,觉得不错。
FireCuda 520包装和510是一个风格
来一张正面照,后来我给贴纸揭下来了
电源
从性价比考虑,没上SFX电源,选的是海盗船的CV750,80PLUS铜牌非模组电源,搭配的120mm风扇支持低负载智能降噪,一般应用的时候是没啥声音的。
开箱动图,其实非模组线也无所谓,对于非侧透的机箱用着正好,扣上侧板谁都看不到~
电源接口部分,常规的电源接口和开关。
散热
散热我选的是利民的AXP90-X53 BLACK,AGHP逆重力热管+二次回流焊且高度仅有53mm的下压式散热器。
开箱动图先来一张。
LGA115X/AM4背板出厂时已经和散热本体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这个角度能看到4*6mm AGHP逆重力热管,微雕铜底底座带保护贴。
官方黑化,纳米级喷漆膜工艺颜值加持,TL9015B风扇高度仅为15mm,2700RPM±10%,风量最高可达到42.58CFM,而且四角都有硅胶减震设计,噪音仅为22.4DBA。
0.5mm扣FIN工艺,合体仅为53mm的高度,这个角度看着很规整。
机箱
分形工艺去年上市的Era ITX机箱我惦记很久了,不规则的曲面造型实在是太有特色,不过直到现在才有了机会装机。选的是银色那款。
360度动图先来一张,能够看到整个Era机箱的四面都是不规则设计,曲面和弯折形成了错落别致的美感,顶部位置其实留的比较多,所以安装冷排啥的没有问题。
附带的小盒子里面放置着竹质顶盖和散热网顶盖。
Era ITX机箱全家福,除了机箱本体之外,有竹子和金属冲网两种顶盖,说明书、零件包。
铝制侧板通过限位柱固定,便于拆卸,防尘网可拆卸。
内部是钢结构,所有组件出厂已经安装完毕。
背面来一张。
顶部的四角带了磁吸设计,竹子和金属冲网两种顶盖可以直接放置固定,下面是风扇安装支架,可以并排安装两个12cm散热风扇,或者是240冷排水冷。
取下硬盘支架能看到整个内部结构,后部预装的是80mm风扇,电源接口采用转接线实现,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双电源位出厂的时候已经默认安装好了,上方的是ATX电源,下方是SFX电源带一个3.5寸硬盘位,3.5寸硬盘位可以换为安装2个2.5寸硬盘。
硬盘支架可以安装两个2.5寸硬盘,原本打算安两个酷狼的。
菊花位来一张,传统布局。
底部来一张,两侧有进风孔,其实里面还有一层防尘网。
11500CPU和FireCuda 520硬盘就位。
内存的质感挺合B560i主板的。
去掉SFX电源支架,固定好ATX电源
安装完毕,可惜显卡没有背板~不过这个时候有显卡就不错了。
整机效果先来一张。
测试
配置清单
娱乐大师435960分
CPU-Z验明正身,11500依旧采用14nm制程打造,6核12线程,主频2.7比11400高0.1,睿频4.6比11400高0.2,全核频率4.2与11400相同。核显是UHD750而非11400的UHD730。
小跑一下测试,对比10700互有胜负,单核要优于10700。
3DMARK Time Spy测试,分数7193,显卡分数7366,CPU分数6350。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分数3325,显卡分数3448,CPU分数2768。
3DMARK Fire Strike测试,分数14497,显卡分数19162,物理分数16397,综合分数4833。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分数8668,显卡分数9005,物理分数17009,综合分数4300。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分数4428,显卡分数4266,物理分数17478,综合分数2414。
光追也跑了下。
DLSS跑了一下。
FireCuda 520硬盘在CDM5.2.0里循序读写项目的读取速度为4985MB/s、写入速度为4280MB/s。4K读写项目的读取速度为62.29MB/s、写入速度为274.7MB/s。
在CDM6.0.2里循序读写项目的读取速度为4972.3MB/s、写入速度为4278.3MB/s。4K读写项目的读取速度为61.99MB/s、写入速度为275.6MB/s。
在CDM8.0.0里循序读写项目的读取速度为4969.29MB/s、写入速度为4266.51MB/s。4K读写项目的读取速度为57.09MB/s、写入速度为283.81MB/s。
室温23℃,11500单烤FPU,5分多钟,CPU温度达到92℃、CPU核心91℃、CPU封装92℃,主板温度80℃,这还是没有安装顶部散热风扇,使用竹子顶盖的情况,如果换为金属冲网顶盖并安装两个散热风扇,温度应该会略有下降。
结语
以上就是本次11500+ROG B560-I+分形工艺ERA机箱装机的全部内容,收工~
举报/反馈

逸行风

204获赞 265粉丝
辽宁省贫困山区五线城市数码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