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汐
精神分析领域有三大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荣格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和心理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并以「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新人格学说,为我们所熟知,其代表作有《梦的解析》和《性学三论》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两人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分析心理学,提出「心理类型」理论,把人格分为内倾与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层。
这三人,弗洛伊德自不用说,对心理学稍有涉猎的读者都知道他是谁,但他颇有名的《梦的解析》我却总也读不进去,想来还是时机不对吧;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近几年来更是被不少名家转译成更为通俗易懂的书籍,比如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也是让不少读者争相阅读之;
相较而言,世人对荣格,更多是闻其名,却不曾熟读其著作。尽管有2009年私人日记《红书》的面世,引起一大波荣格热;但随即,这股子狂热之情很快就被《红书》又厚又难读懂的内容给吓退了。毕竟,这日记可远非我们所理解的平常日记,而是荣格记录梦境和幻觉的自我实验……
只不过,但凡有机会,我们总还是愿意尝试着多了解一些荣格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尤其是他的人格学说,谈及人的性格有内倾和外倾之分……更有甚者,我们所熟知的在商业领域里很流行的 MBTI 人格类型测试,也正是脱胎于荣格的理论。
换句话说,对荣格其人和其理论的了解,即便只是一个业余心理学爱好者,也都不容错过。
而我手中的这本《荣格自传》,正是荣格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由荣格口述,其秘书负责整理记录的;特别是前面三章「童年、中学时代、大学时代」还是荣格亲自撰写的。
在这三章被荣格称为「我的早年生活」的内容里,跟随着他走过1875年到1900年期间的生活线,我们可以观察到他的内在小孩是有多缺爱,有多敏感于家里的宗教背景,以及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当然,这些也都造成荣格性格中的内向和敏感。但也正是出于这份经历和敏感,让荣格日后在精神病学领域大放异彩。
随后的几章,分别介绍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缘起——在「精神病治疗活动」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深度病人;与弗洛伊德的相知到相离,导火索来自两人对性与精神分析的不同理解;对荣格具有特殊意义的「正视无意识」主题;荣格的梦境与幻象;以及探讨死后的生活、无意识的生命,以及无意识的生命与意识自我的互动……
此外,本书还另设章节介绍了荣格的著述和后期思想,甚至还有对荣格曾经「非洲、印度和美国」的旅行……果然是足够全面,不仅能读到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还能窥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分歧、走向,以及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诸多重大命题。
而相较于世面上其他版本的《荣格自传》,本书胜在有国内著名心理学家申荷永老师的领读——在每一章的开头,提炼本章节的阅读要点,简述相关的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帮助读者快速抓住荣格思想的精髓,好理解其价值。
·END·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我是@楚汐思读绘,感谢阅读,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