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由河北雄安新区代管。容自秦置县,属上谷郡,初名“桑丘”或“宜家”,汉景帝于中元三年(前147年)设容城侯,省政府称其为“古县”。容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上坡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据推测,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村落。容城内遗址众多,元初著名学者刘因、明朝忠烈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等人称容城三贤。又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胡德林、胡福才故居。
第一,明月禅寺。
明月禅寺位于雄安新区晾马台乡晾马台村西北角晾马台遗址的土台上。据传这里是杨六郎(杨延昭)守边的地方,故称“晾马台”。
明月禅寺位于雄安新区晾马台乡晾马台村西北角晾马台遗址的土台上。发源于唐代(642-712年)。自五代至清朝乾隆年间,明月禅寺曾多次遭到破坏,仅有千年古柏和“明月禅寺石碑”得以保存。1992年,容城县政府向地区行政公署申请开放重建明月禅寺。由唐玉先生引资重建的大雄宝殿于1996年竣工。赵朴初先生在大殿上题写“大雄宝殿”四字。
晒马台遗址位于容城县东边的晒马台镇,与雄安新区北部接壤,毗邻世界著名小商品城白沟。离市区不远的公路上车水马龙,显得有些拥挤,这里商品经济繁荣,绒绒玩具生产企业云集,镇上还有大型绒绒玩具批发市场,产品远销东欧。
据《容城县志》记载:“白沟河,县东北三十里处。宋辽以此为界…县东二十余里,县东有晾马台,宋杨延昭筑此以晾马,基址尚存…”据有关当局考证,晾马台镇东李营、西李营、王家营等村,当年都是杨延昭的屯田。
南阳旧址。
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安新区容城县晒马台乡南阳村,南阳遗址,又名城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处遗址,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南阳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700米,文化层高0.3-1米,遗址北坡高出地面2-3米,南坡高出地面0.5米,东坡高出地面0.3米;出土西宫铜壶、铜鼎、右征铜壶、易市陶钵、陶罐各一套,以及陶罐、豆罐、陶罐、尊铜器40多件,出土燕刀币100余件,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易都的遗存,为燕国中期断代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2006年5月25日,南阳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号风马台遗址
商王朝的晾马台遗址,位于容城县东约17千米处的晾马台村西北。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为矩形高台。地上的高度是2至4米。原来原来的乡政府,校舍等建筑,现在是明月寺。南,北,西均为耕地,遗址保存状况较好。
四是上坡遗址。
上坡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上坡村台地上。它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商代遗址。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0米。1982年5月,省、地、县三级文物工作者对上坡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988平方米,文化层积量一般为1~3米,从上到下依次为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陶器、石器、骨器共500多种。
第五烈士陵园。
位于容城县城关镇上坡村,烈士陵园建于1986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中容城籍烈士胡德林、胡福才和高家沟三位英烈的遗骸,以及1926年容城县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后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南面为梯形,北面为三角形,南北长66米,东西宽52米,面积2560平方米。室内有两个展厅,三个碑亭,北台烈士陵园面朝南2米,围墙外,北房四间。东墙为县中心大街,南墙为胡同。居民区在北部和西部。保存完好。1987年8月,纪念馆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举报/反馈

黄昏后爬梨

218获赞 238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