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幅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3.48亿港元天价,被沪上藏家刘益谦拍得,震惊苏绣收藏界。
至此刺绣作品进入亿元时代,一件精品刺绣,成为众多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
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相对于书画、瓷器、玉器等大家熟知的拍卖品类来说,苏绣算是小品类拍卖,但自2004年开始,苏绣的拍卖数量在不断增加,拍卖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品收藏成了继股票、房地产等之后的又一大投资理财方式。
其中,苏绣以其“精细雅洁”的特点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深受藏家们喜爱。
“飞针走线,丝丝入画”,苏绣艺术在我国传承已久。始于三国,发于隋唐,兴于明清,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非遗国粹,苏绣更是被称作“软黄金”。在收藏界,“藏金不如藏绣”早已成为许多收藏家的共识。
2000年,一幅清中期苏绣拍卖价格仅为1.1万元;
清中期苏绣花鸟图绣片:成交价1万余元
而到了2005年,清中期苏绣拍卖价则达到了5.72万元,五年时间涨幅约为5倍
清中期苏绣文房清供图:成交价5万余元
2008年苏绣平均拍卖成交价为6万元/件。
到了2010年,苏绣的拍卖平均价格达到了13.295万元/件,两年时间拍卖价格翻了一番。
2012年到2014年,由于物价上涨、苏绣创作成本增高、优秀刺绣工艺师逐年减少等原因,苏绣拍卖价格又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2014年,苏绣松鼠葡萄牡丹纹:成交价16万余元
2015年,苏绣仿曾后希《夜宴图》以1035万元成交。相比2010年苏绣平均拍卖价格,五年时间,涨幅高达78倍
苏绣《夜宴图》
2011年10月17日,姚建萍苏绣《富春山居图》合璧与《世纪和平百鸽图》在天津文交所正式上市,发售总价格高达6785万元
苏绣《富春山居图》局部
丹青易毁,苏绣长存!
从汉代出土的文物来看,丝绸制品至少可以保存3000年以上。
上品苏绣,都是选用上等丝线,由一流绣娘把关,一根丝线往往要劈开2股至128股,针法多达上百种,往复上亿针,且绣品皆由手工制作,可以说每一幅都是唯一。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关于苏绣的相关记载,而其风骨神韵是在隋唐时期奠定;
宋明两代,更是“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基本技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
作为中国刺绣技艺的优秀代表,苏绣讲究“平、齐、细、密、和、顺、光、匀”八大要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代领导人都把苏绣作为与世界各国进行外事交流的桥梁,成为最高端的国礼艺术品。
苏绣艺术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的同时,也是当今中国举行外事活动必备的高端礼品,成为一张全新的国家名片,代表中国走向全世界。
《清明上河图》
联合国69周年庆典期间,由19位刺绣大师耗时两年半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在纽约总部展出。
它线条灵动,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社会风貌和商业繁荣,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特色主义文化。
苏绣《沉思》
苏绣《英国女王》,现藏于英国白金汉宫
苏绣《蒙娜丽莎》
苏绣历史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苏绣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三国时代,吴国已将用于服饰。
宋朝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明朝,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
清朝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解放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前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
绣品种类齐全
双面绣、单面绣;按体积造型分,有台屏、墙屏、地屏和大型组合屏风;
绣品按表现内容分
人物、宠物、花鸟、风景、静物、特色建筑物等。
针法分类
单面绣:又名,苏绣单面绣、一面光。所谓单面绣,就是在一块苏绣底料上,绣出单面图像,可以是花草、人物、动物、写真之类,单面绣的特点是做工精致,由于价格适中,性价比非常之高,因此相对于双面绣比较,更受大众喜爱,市场占有率极高。
苏绣单面绣 陆秋芳《君子之兰》
“软裱”是单面绣的裱法之一,不带画框、玻璃和背版,依然有款有型,更便于携带。
双面绣:又名:苏绣双面绣、两面光。分类:普通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所谓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在中国苏绣艺术中,双面绣是它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平。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
双面绣
本地绣:产于江苏省苏州(苏南),比邻上海。并不能说只要是苏州商家所经营的都能称作苏州刺绣,正宗的苏州刺绣应隶属“本地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苏州本地人绣制的作品。绣工均属于当地人,产品细腻光泽,色彩过渡搭配协调,绣线劈丝,价格适中。
苏北绣:产于江苏省盐城、淮安一带(苏北),苏州当地人称之苏北绣、江北绣。价格较低,绣线不劈丝,多为两绒或一绒半绣。最经典的成名作品有“黄金大道”、“红枫”。
《黄金大道》
宝应绣:产于江苏省扬州宝应(苏中),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绣线不劈丝,多为两绒绣,即一根线直接绣。因此远观或看照片,立体效果较好,近看稍显粗糙。其中风景、人物乱针绣是其强项。
凝聚时间与传统文化的苏绣
苏绣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苏绣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每个朝代的苏绣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由于苏绣发源于江南水乡,民间绣品一直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与水乡生活气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民间习俗。
苏绣具有深邃的文化价值。中国的传统书画在苏绣作品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传统的苏绣作品多会吸取绘画和书法作品中的艺术精华。从宋代起,山水、花鸟、佛像等画作就开始成为苏绣的绣稿;明代受“吴门画派”影响,苏绣形成了精细雅洁的独特艺术风格,四大名家的画作也成为刺绣艺人喜爱的题材;直到当代,国画仍然是苏绣的重要表现题材。
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绣出作品,由于丝光的艺术效果,绣品上的书画图案显得更加鲜活生动。苏绣的色彩丰富,苏绣艺人通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一幅精品使用的线色达几百种甚至上千种。
《猕猴》,猕猴身上纤毫毕见,宛如活物
更为巧妙的是,苏绣艺术家能运用劈丝技术,即将一根丝线劈成四十八分之一,将金鱼的尾巴这样细致的图案绣得栩栩如生,并且用苏绣技艺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使作品充分表现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特征,无论是表现山水、花鸟、动物还是人物,精湛的苏绣技艺都能使之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
苏绣传承的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工艺,民族特色非常浓郁,它的增值潜力主要源于作品的资源的稀缺和独特性。由于苏绣的工艺复杂,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技法,一幅好的绣品常常需要耗费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
如何鉴别
一件艺术价值高的苏绣艺术品一般是图案秀美,做工精细,色彩典雅,富有深远的意境。
《静物花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花朵的层次变化也清晰可见。谁来大概都会觉得这是油画,而非一幅苏绣作品
挑选苏绣时最主要的是看苏绣表面的光洁度。好的绣品针线绣的很密,使图案有立体感,光洁度高。同时从苏绣花线的粗细也可以辨别出优劣,苏绣中一根花线的1/2粗称“一绒”,1/12粗称“一丝”。“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
苏绣 《骷髅幻戏图》
苏绣会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灵活综合运针,而且花线劈丝粗细合度,从而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绣金鱼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地形万言书逼真生动,而绣的粗糙的猫毛就会象钢针一样扎着。
苏绣与 “女红” 的传说
关于苏绣,还有一段历史传说。相传周太王古公禀父的儿子太伯、仲雍,来到今天的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发现当地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想破除这种陋习。
在与众长老商议时,被正在缝衣服的孙女女红听见了。她边缝边听,一不留神手被针扎出了血,一小滴鲜红的血浸染到衣料上,渐渐晕开成小花。于是女红有了灵感: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
为了纪念刺绣的发明者,民间至今仍将妇女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活动称为“女红”。
举报/反馈

中丝集团

333获赞 1102粉丝
关注中丝集团,及时获知中丝咨询、中丝动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