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很难将断奶前死亡率(PWM)归结为单一原因。多种诱发因素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PWM(图1)。这些诱发因素可大致分为(A)母猪因素(B)仔猪因素(C)环境因素。
阐明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找出主要原因是减少PWM的重要一步。
图1: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诱发因素(摘自Edwards和Baxter, 2015)
A.母猪因素
母猪为胎儿/仔猪在子宫内、分娩和哺乳期间提供重要的营养资源,对仔猪的生存起到关键作用,直至断奶。母猪的基因型、胎次、营养和妊娠及哺乳期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仔猪的资源动员,从而影响PWM。
母猪因素
- 宫内环境的影响:胚胎死亡可以发生在种植前或种植后阶段。着床后丢失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拥挤和胎盘功能不全(胎盘不能为发育中的胎儿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氧气)。这些情况会导致死胎或低生存能力仔猪数量的增加。
- 分娩时间延长:分娩时间长短对仔猪存活有影响。分娩时间过长会引起母猪的行为和生理变化,影响仔猪在分娩期间的存活。分娩时间延长是由产仔数增加、母猪应激和疲劳、产仔环境、仔猪大小和母猪体况等因素造成的。
- 初乳供应:仔猪直接通过初乳接受母性免疫球蛋白,这是仔猪获得短期免疫的唯一途径。此外,初乳是影响仔猪对低温和寒冷反应能力的重要因素。仔猪只能吸收母体免疫球蛋白48小时左右,因此初乳摄入的任何延迟都会影响仔猪的存活。初乳的摄入量可以受到母猪因素或仔猪因素的限制(下文将讨论)。但研究表明,在高产基因型中,初乳的转移更多地受到母猪产量的限制,而不是仔猪的获得(Devillers et al. 2011)。
- 母性行为:压死被认为是PWM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母性行为是主要原因。产程中不安的行为不仅阻止了获得初乳,也增加了在产程中仔猪意外死亡的机会。为了使仔猪容易获得乳汁和初乳,母猪应适度被动侧卧,露出乳房,并发出有节奏的呼噜声,作为新生仔猪的信号。乱咬,后备母猪更普遍存在的另一种异常行为,可以影响PWM。
B.仔猪因素
仔猪
- 体重、成熟度和活力:体重被认为是决定仔猪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Roehe和Kalm(2000)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体重小于1公斤的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约为40%,体重在1-1.2公斤之间的仔猪为15%,体重在1.6公斤以上的仔猪仅为7%。除了大小之外,发育或成熟程度对生存也起着重要作用。经历了子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小猪,即使它们处于较高的体重范围内,存活的机会也较小。消化或其他内脏器官发育不全的未成熟仔猪,即使能及早摄取初乳,也会因缺乏吸收/消化初乳的能力而死亡。仔猪的活力或生命力指的是仔猪的生存行为,仔猪越快到达乳房,找到乳头并摄入初乳,存活的机会就越大。
- 性别:Baxter等(2012)报道,尽管雄性仔猪出生时体重较重,体重指数(出生体重/顶臀长)高于雌性,但它们往往更容易被压伤,在断奶前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雌性。
- 体温调节能力:新生仔猪产生代谢(体)热的能力取决于各器官的协调活动,对仔猪的生存至关重要。这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较冷的环境中。如果体温下降,变得不可逆,小猪就会死于体温过低,或者更容易受到挤压等次要因素的影响。热调节机制对于低出生体重仔猪的生存更为重要,因为单位体重的热量损失与体型大小成反比(Herpin et al .)
C.环境因素
- 环境温度调节:仔猪和母猪的热舒适区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仔猪的较低临界温度在34℃(93.2oF)左右,母猪的热舒适区在12-22℃(53.6 - 71.6oF)之间。为新生仔猪创造一个高于其较低临界温度的环境是产床上最大的挑战之一。
- 竞争:这一挑战来自社会环境,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像在出生后24到48小时内分开哺乳这样的策略,低出生体重仔猪,无论它们的活力如何,都将面临饥饿的风险。窝内出生体重变化增加的情况是复杂的。
- 饲养员影响:管理产房的人也在控制PWM中发挥作用。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温度、猪舍气流、必要时对分娩的干预、为虚弱的仔猪提供初乳、适当的卫生、治疗方案等。
所有这些因素,单独或联合导致PWM,它需要各种管理,选择策略来减少它。断奶前死亡率确实有遗传因素,在本系列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加裕采取的遗传选择策略以降低它。
By Dinesh Thekkoot Genesus
Baxter et al (2012) 弱者吗?仔猪死亡率偏向雄性的倾向. PLoS ONE 7(1)
Devillers et al (2011). 初乳摄取量对仔猪存活和免疫力的影响. Animal 5: 1605-1612.
Edwards et al. (2015). 仔猪死亡率:原因和预防。妊娠和哺乳母猪. 253-278
Herpin et al (2002). 猪体温调节和新生儿存活率的发展。畜牧生产科学 78: 25-45.
Roehe et al. (2000). 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估计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相关的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动物科学, 70(2), 22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