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季度,中国出口(美元)同比增长49%,较上季度提高32.3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28%,较上季度提高23.1个百分点;货物贸易顺差总额为11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提高1036亿美元。1-2月,服务贸易逆差为136亿美元,同比下降189亿美元,预计1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为2.9%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基期效应后,1季度进、出口增速仍显著高于长期趋势水平,其中受价格因素影响3月后进口增速明显加快。1季度出口加速回升来自三方面力量:一是,受疫情影响去年基期水平较低;二是,随着海外疫情总体好转,外需继续修复;三是,中国出口份额同比仍处在高位。在基期效应、渐进且不平衡的外需增长以及出口市场份额拉动减弱的共同作用下,预计2021年2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整体将呈现回落态势,但仍然处于近年来的历史高位。疫情进展和全球经济修复进展仍然是影响我国出口表现的最重要因素。
一、全球贸易加快修复
预估1季度全球贸易增速将加速修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2020年4季度全球出口总额4.7万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5%,较上季度提高7个百分点。2015-2020年,CEEM中国外部需求指数(简称CEEM-PMI)与3个月移动平均的全球出口增速走势高度一致。2020年1-4月,受疫情影响CEEM-PMI指数快速下滑,5月后随着疫情形势改善,CEEM-PMI指数总体回升,显示中国外部需求不断修复。2020年秋冬季后,由于病毒传播加快、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外部需求和全球贸易修复一度呈现波动和反复。但2021年2月以来,随着疫苗普及加快,全球疫情形势愈发明朗,全球贸易加速修复。2021年3月CEEM-PMI指数上升至2012年以来的最高点,预示1季度全球贸易有望加速修复。WTO贸易晴雨表也显示,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强劲反弹,但出口订单、汽车产品领先指数有触顶回落迹象,空运服务依旧低迷,信息技术服务出现下降。分国别看,美国、欧盟27国和日本出口修复已现疲态。其中,美国1月出口降幅继续收窄(-1.1%),但改善幅度明显放缓;欧盟27国1月出口增速再度转负(-10.7%),显示复苏势头依然脆弱;日本1月出口增速维持高位,但2月大幅回落并跌至-4.5%。而东盟、韩国和我国出口增长保持强劲,1-2月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5%、10.5%和60.6%。特别地,韩国最新公布的3月出口增速较前2月进一步提高6.1个百分点。
二、中国出口加速回暖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季度,以人民币计,中国出口总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38.7%;以美元计,出口总额7100亿美元,同比增长49.0%,较上季度16.7%的同比增速提高32.3个百分点。其中,1月出口同比增速为24.8%,2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54.9%,3月出口同比增速为30.6%。特别地,以美元计出口增速提升幅度显著高于以人民币计出口增速,主要来自春节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滞后作用。
1季度出口同比增速超出长期增长趋势。参考世界贸易组织4月发布的《贸易统计及展望》,以2019年为基期、2011-2019年月度出口累计同比增速的平均值作为长期趋势值,则2021年1季度出口同比增速需达到32.4%才能返回长期趋势水平。而1季度我国出口实际增长49.0%,明显高于回归趋势水平所需增速。2020和2021年1季度我国出口表现相当于在不发生疫情的情况下2020年和2021年1季度出口同比分别为7.0%和20.4%。基于类似方法可推测,2021年我国出口同比需增长7.4%方可回归2011-2019年的长期趋势水平(5.5%)。相应地,2021年我国出口数量同比需增长4.8%,方可回归2011-2019年的长期趋势水平(3.8%)。
分地区看,1季度中国对贸易伙伴出口增速普遍回升。受低基数效应,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盟、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出口增速较上季度大幅提高20.8-54.7个百分点。然而,仅对美国、欧洲和巴西出口增速显著高于总体水平,而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低于总体水平或与总体水平持平。特别地,2019-2020年对欧盟出口增速始终低于总体水平,但2021年1季度对欧盟出口增速提高至与总体水平基本持平。这表明来自美欧的外需仍是拉动我国出口加速回暖的重要动力。
从贸易方式看,三类贸易出口增速均有所提升,但加工贸易仍是三类中增长最慢的。1季度,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53.7%,较上季度提高31.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36.9%,较上季度提高29.1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同比增长53.0%,较上季度提高35.3个百分点。从贡献率上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对1季度出口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64.2%、21.4%、14.4%。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疫情期间其面临供给需求“双向挤压”。此外,疫情反复和国内外防疫政策差异提高加工企业(特别是海产品加工行业)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甚至致使一些加工企业关停、倒闭。截至目前我国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较疫情前仍低3-4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1季度,各类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较上季度继续提升,其中机电产品贡献最大,石油化工等其他产品改善最明显。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上季度继续提高32.9个百分点,同比增速为53.4%。特别地,机电产品中高新科技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提高31.8个百分点,至49.0%。此外,1季度,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其他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依次为47.1%和38.7%,较上季度继续提高27.3和33.4个百分点。从贡献率上看,1季度,机电产品、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和其他产品出口对总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64.1%、17.2%、18.7%。其中,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总出口的贡献率分别较上季度减少7.5、4.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三类产品中其他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石油、化工、黑色和有色金属制品等)出口改善突出,显示出口全面好转。
从与疫情的关系看,三类商品出口同步向好。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重点商品出口数据,我们将中药材及中式成药、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归为抗疫物资,将集成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归为电子产品。1-3月,抗疫物资出口增速为42.0%,较上季度提高23.9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出口增长51.8%,较上季度提高28.1个百分点;其他产品增速较上季度继续回升33.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9.0%。从历史表现看,电子产品和其他产品出口表现与外需修复(含供给替代作用)紧密相关。1-3月三类产品出口同步复苏显示中国出口外需全面好转。值得注意,1-3月抗疫物资出口增速逆转2020年回落态势大幅反弹,主要来自低基数效应的作用。
中国出口由外需和出口市场份额决定。从定义式看,中国的总体外部需求增速(不含中国的全球进口增速),与中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增速(同样不包含中国市场),两者之和大致决定了中国出口增速。这两项数据均来自中国贸易伙伴提供的数据,有利于排除虚假高报的干扰。
预估1季度外需继续修复。一方面,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滞后一期较上季度继续提高0.7个百分点,但增幅下降2.2个百分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滞后一期值与来自WTO提供的不含中国的全球进口增速(外需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85,能较好地预见外需增速的变化。2021年1月至3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滞后一期分别为53.8、53.6、53.9,平均值为53.8,较前3个月提高0.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新出口订单PMI指数同比仍录得负值,但降幅加速收窄。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同比增速与外需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82,表明中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能较好地预见外需增速的变化。2021年1月至3月,中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同比增速依次为-77.6%、-61.8%、-57.9%,较前3个月提高13.1个百分点。
预计1季度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保持高位。出口产品市场份额能够反映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历史数据看,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季度指标在2015年3至4季度上升到14.8%的高位后进入窄幅波动期,且出口市场份额时间序列的变化主要来自季度差异。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各国纾困、刺激政策的影响,近期中国出口市场份额表现偏离历史规律。2020年1季度国内企业生产活动不同程度停摆,导致1季度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下降至12.2%,显著低于历史上1季度的平均水平(13.6%)。而4月以后海外疫情快速蔓延,叠加纾困和刺激政策作用,海外需求和供给缺口放大,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并填补海外供给不足。在这一作用下,2020年2季度中国出口产品份额大幅反弹至17.2%,超出历史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6月以后,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要经济体重新开放经济,3-4季度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将回落至15.9%和15.8%%,仍较历史平均水平高出1.1-1.2个百分点。2020年10月-2021年1月,海外疫情形势出现反复,一些地区不得不再次加码限制措施,这将利好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预计2020年1季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将维持在16.1%的高位。由于低基数效应,出口市场份额将带动出口上涨32.3%。长期来看,随着疫苗研发和普及取得积极进展,全球疫情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届时中国出口市场份额预计将再度回落到正常水平(主要呈现季节差异)。
三、中国进口加速回暖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季度,以人民币计,中国进口总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19.4%;以美元计,进口总额59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0%,较上季度4.9%的同比增速提高23.1个百分点。其中,1月进口同比增速为26.6%,2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7.3%,3月进口同比增速为38.2%。在考虑基期效应和长期趋势后,1季度进口仍呈现明显回暖态势。2021年1季度进口同比增速需达到17.1%才能返回长期趋势水平,而1季度我国实际进口增长28.0%显著高于该水平。2020和2021年1季度我国进口表现相当于在不发生疫情的情况下2020年和2021年1季度进口同比分别为6.5%和16.4%,跟历史水平相比仍然较高。值得注意的是,1-2月我国实际进口增长仅略高于返回长期趋势水平所需最低增速,而3月后受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影响进口增速明显加快。基于类似方法可推测,2021年我国出口同比需增长11.8%方可回归2011-2019年的长期趋势水平(5.2%),而这一增速能否实现仍有待观察。相应地,2021年我国进口数量同比需增长3.2%,方可回归2011-2019年的长期趋势水平(1.9%)。
分地区看,1季度,中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普通提高。其中,从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印度和中国台湾进口增速高于总体水平,而从韩国、俄罗斯、巴西、中国香港和其他地区进口增速不及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自美进口增速从2019年1季度的-31.6%连续回升至2021年1季度的69.5%,可能与一阶段协议购买计划执行有关。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0年我国自美国实际进口额仅占一阶段协议目标的58%,其中农产品、制成品和能源产品完成度分别为64%、60%、39%。疫情冲击和油价暴跌是导致一阶段协议未能如期执行的关键原因。但值得关注的是,拜登政府可能以一阶段协议为筹码,换取在国有企业和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谈判利益。
从贸易方式看,1季度,一般贸易进口同比增长29.0%,较上季度提高26.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增长23.0%,较上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进口同比增长27.8%,较上季度提高17.0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速持续显著改善,可能反映了在全球疫情形势总体向好、美国贸易政策回归理性和规则的背景下,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活动前景有所改善。从贡献率上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对1季度进口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64.7%、15.9%、19.4%。
分产品看,各类产品进口增速均回升,但煤-油-天然气同比仍负增长。1季度,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季度提高16.3个百分点,同比增速为30.8%。特别地,机电产品中高新科技产品进口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提高16.2个百分点,为30.8%。农产品、铁矿-铜矿-铁材-铜材、医药-肥料-塑料-橡胶、纸浆-锯材-纺织纤维纱线及制品进口同比增速依次为34.0%、61.6%、26.1%、7.2%。煤-油-天然气进口尽管同比依然下降6.2%,但降幅较上季度收窄28.3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大宗商品是带动进口加速回暖的主要原因。价格因素主导大宗商品进口增长。1-3月,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原油和钢材进口数量分别增长8.0%、8.0%、9.5%和16.8%,而其价格同比依次上涨72.7%、50.4%、21.0%和37.1%。由于4月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加之去年同期价格较低,预计将继续带动总体进口加速回升。
四、经常账户顺差持续被动上升
1季度,以人民币计,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为7593亿元,同比增长682%;以美元计,顺差总额为1164亿美元,同比提高807%(上季度增速为67.2%)。其中,1、2和3月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654、379和138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1季度,一般贸易顺差为59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回升66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为7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回升295亿美元;其他贸易逆差为1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5亿美元。
服务贸易逆差规模继续缩小。1-2月,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8.1%,降幅较上季度扩大8.5个百分点。其中,境外旅行服务逆差为164亿美元,同比下降45.2%,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运输服务逆差为22亿美元,同比下降70.6%,降幅扩大21.6个百分点。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逆差为9.8亿美元,同比提高10.3%,增速较上季度提高16.1个百分点。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1年1-2月,以人民币计,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为6477亿元,服务贸易逆差为883亿元,即贸易贡献的经常账户盈余为5594亿元。考虑到2019年初次和二次收入赤字约为贸易盈余的14.3%,同时假设1季度GDP增速在15%左右,则10-11月中国经常账户占GDP比重预计在2.9%左右。与此相比,2020年4季度,中国货物贸易顺差12833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907亿元,经常账户盈余10926亿元,占GDP的3.7%。经常账户占比的短期走高,主要来自于疫情下经常账户盈余的被动上升。长期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国际交往逐步恢复,经常账户占比有望逐步回落。按人民币不变价计,2020年4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持平。
五、外贸展望
预计2021年2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整体呈现回落态势,但依然将处于近年来的历史高位。疫情进展和全球经济修复进展仍然是影响我国出口表现的最重要因素。
从基期效应看,2020年中国月度出口增速呈现持续改善的局面——2月受国内疫情影响,出口表现最差,而8-12月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连续超预期,由此带来的2021年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呈现前高后低、逐月回落的态势。
从需求层面看,全球经济将呈现渐进且不均衡的增长。IMF在4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提升至6%,较1月提高0.5个百分点。外部经济的景气程度取决于疫苗进展和有效性、疫情控制程度以及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加快,有望在上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和接种,但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疫苗储备不足仍将面临较大的疫情防控压力。另一方面,多国央行延长甚至加码宽松政策,美国还计划出台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全球经济景气程度的回升。但随着经济的好转和通胀快速抬头,宽松政策力度将逐步退出,美联储甚至可能在2023年提前加息。
从出口竞争力看,出口市场份额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可能走弱。2020年2季度以来,中国出口增速的连续超预期回升,得益于出口市场份额在疫情时期的快速增长。国内外疫情错位发展为中国制造提供了独特地增长机遇。国内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而海外疫情蔓延制约当地生产能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出口的相对优势增加,出口竞争力增强。然而,随着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要经济体重新开放经济,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将逐步回归正常水平。届时,中国出口表现仍将主要依赖全球需求的恢复进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疫苗接种进展较慢,我国出口市场份额仍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但由于高基期的作用同比拉动作用将大概率回落。
[1]本季报进、出口总额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而按贸易方式、产品和地区等分类的子项贸易数据则来自CEIC数据库。事实上,CEIC数据库中的外贸数据也来自中国海关,但由于海关事后对已公布的贸易总额数据进行了修正,而CEIC并没有完全同步调整,导致二者略有不同;对于按贸易方式、产品和地区等分类的子项贸易数据,海关未披露修正后的数值,因此海关统计月报数据和CEIC数据库一致。总体上,两个数据来源中外贸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主要结论影响不大。
[2]除非特别注明,下文贸易数据单位为美元,增速为同比增速。按人民币和美元计价增速的差异来自于汇率变化。
[3]除疫情原因外,1月欧盟27国出口的大幅下降的原因还包括:1)英国脱欧后,两地间贸易统计规则发生改变且目前正在向新的统计方式过渡,报关要求比之前的单月汇总的内部统计申报更为复杂;2)英国脱欧后,有关文件、额外文件和IT问题的困惑导致交易延迟和延误,致使一些出口商暂停发货。
[4]贸易数量指数数据来自荷兰经济分析局。
[5]海关统计的贸易方式按海关监管方式进行划分,共有15类细项:1.一般贸易,2.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3.其他捐赠物资,4.补偿贸易,5.来料加工装配贸易,6.进料加工贸易,7.寄售代销贸易,8.边境小额贸易,9.对外承包工程货物,10.租赁贸易,11.出料加工贸易,12.易货贸易,13.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14.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15.其它商品贸易方式。本报告中一般贸易对应第1项,加工贸易对应第5和6项,其他方式贸易对应除去1、5、6项的剩余项目。2020年4季度,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它贸易方式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58.6%、27.5%、13.9%。
[6] 2020年4季度,机电产品、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其他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61.3%、19.2%、19.5%。
[7]文中抗疫物资统计为窄口径,未包含抗疫物资生产使用的化工、塑料或橡胶材料等产品。这主要受到最新月度贸易数据公布的商品类别限制,且准确识别所有与抗疫相关物资需要细分至HS-6位码贸易数据。
[8]由于PMI指数的统计口径为环比,因此需要先经过定基指数处理后再计算其同比变化。
[9]2020年4季度,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它贸易方式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分别为58.3%、21.2%和20.6%。
[10]2020年4季度,农产品、铁矿-铜矿-铁材-铜材、煤-油-天然气、医药-肥料-塑料-橡胶、纸浆-锯材-纺织纤维纱线及制品、机电产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依次为8.1%、9.1%、9.4%、4.8%、2.1%、48.5%。
延伸阅读: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中国】如何理解扩大内需战略?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东盟韩国】经济复苏平缓进行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金砖国家】经济在复苏,但前景仍不稳定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美国】经济提速复苏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欧洲】经济运行逐步适应疫情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日本】经济反弹后再次面临向下风险
【2021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总览】2021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大宗商品市场专题】多重因素利好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全球金融市场专题】风险资产价格普涨,美元继续贬值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外贸专题】出口连续超预期回升,进口回升力度放缓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中国】双循环下的货币金融体系逻辑之变?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东盟韩国】制造业复苏加速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金砖国家】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欧洲】经济活动受挫,复苏预期推迟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日本】经济反弹后再次面临向下风险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总览】2020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大宗商品市场专题】价格震荡反弹,受需求疲弱拖累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全球金融市场专题】美元贬值,风险隐现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外贸专题】出口超预期回升,进口增速回正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中国】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东盟韩国】经济复苏确立,但程度偏弱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金砖国家】疫情重压之下的经济缓慢复苏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欧洲】 疫情再起,经济复苏受阻【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日本】 经济反弹力度较弱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美国】经济进入弱复苏阶段
【2020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总览】2020年秋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大宗商品市场专题】价格触底反弹,供给显著收缩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全球金融市场专题】波动下降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外贸专题】出口增速超预期反弹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金砖国家】寻求疫情控制与经济恢复的平衡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东盟韩国】经济有望触底回升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中国】如何观察消费复苏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美国】初步企稳还是进一步衰退?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欧洲】经济活动逐步恢复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日本】疫情冲击衰退加剧
【2020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总览】2020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概要】2020年春季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监测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全球金融市场专题】动荡开年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大宗商品市场专题】新冠冲击需求,但市场逐步从恐慌中恢复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外贸专题】新冠疫情重创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政策专题】应对疫情经济冲击的各国政策与借鉴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金砖国家】疫情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中国】政策的力度和目标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东盟韩国】复苏被疫情中断,经济快速下行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美国】或已陷入衰退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欧洲】疫情影响显现,经济活动萎缩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剧负增长
【2020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 总览】2020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9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9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9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9年秋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9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9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9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9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8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8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8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8年秋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8年第2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8年夏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8年第1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8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7年第4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7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2017年第3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2017年秋季全球 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举报/反馈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1万获赞 16.9万粉丝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