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开槽标准

2、线管敷设标准

3、配电箱安装标准

4、成品保护标准

1 开槽标准

1.1 确定标高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确定底盒标高,同一室内相同标高的底盒高度极差不大于5mm。砌体和混凝土墙上底盒标高一致

1.2 线槽路径

横向开槽:横向开槽严禁大于500mm;如果是斜向开槽,则斜向槽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严禁大于500mm。

竖向管槽:切槽应使用专业开槽工具,严禁人工剔凿。开槽前应弹开槽双线,沿弹线进行机械开槽,严禁随意切割。线管预留点与线盒横向距离≥100,按图1-5所示采用三段切槽工艺进行施工。

1.3 管槽宽度

为规范砌体上二次配管管槽深度,保证管槽修复后无空鼓、开裂现象,规定砌体上二次开槽宽度如下:

单管敷设:管槽宽度 = 管径φ+20mm,线管应固定在管槽中间。

多管敷设:线管与线管之间、线管与管槽壁的间距为10mm,线管敷设间隔应均匀。

1.4 管槽深度

砌体上二次配管的管槽深度不足,会导致管槽部位砂浆或混凝土粘接失效,造成管槽部位空鼓开裂,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为规范砌体上二次配管管槽深度,保证管槽修复后无空鼓、开裂现象,规定砌体上开槽深度 = 管径φ+20mm。

2 线管敷设标准

2.1 线管固定

线管应固定在线槽正中,采用自攻丝(M60*4)绑扎扎丝嵌入槽内与线管绑扎,固定间距不超过300mm,防止修补过程中线管跑位造成空鼓。

线管敷设居中

2.2 填充要求:线盒周边填充饱满、密实

2.3 收面要求

线槽修补完成后,应用抗裂砂浆收面,确保修补面上不开裂。修补部位表面整洁,感观良好。

高精砌块上线盒线槽收面

红砖上线盒线槽收面

3 配电箱安装标准

3.1 砌体配电箱安装标准

洞口预留:预留洞口的宽度 = 底箱宽度 + 100mm;预留洞口的高度 = 底箱高度 + 100mm;配电箱应固定在预留洞的居中位置。

洞口预留效果

配电箱安装未居中,影响修补效果

过梁设置:砌体配电箱洞口上必须设置过梁,过梁入墙长度应大于250mm,设置长度不足250时应现浇。配电箱安装应横平竖直,并突出墙面5mm。

过梁入墙深度合格

周边修补:配电箱安装完毕后,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对箱体周边缝隙进行填充,填充应密实。缝隙表面采用抗裂砂浆收面,放置开裂。

砌体配电箱收口效果

3.2 预埋配电箱安装标准

箱体固定:

配电箱采用预埋工艺时,应确定好配电箱标高,配电箱口与模板之间不能存在间隙。配电箱固定时,应横平竖直,固定配电箱的钢筋应与墙面主筋焊接牢固,放置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配电箱跑位。

确定配电箱标高

配电箱固定效果

箱体支撑:为防止配电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挤压变形,配电箱内应进行有效的支撑。

预埋配电箱内部支撑

预埋配电箱内部支撑

箱体封堵:配电箱固定完成,箱体与管线连接完成后,应将多余的线管孔洞及配电箱箱口封堵严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配电箱内,造成箱体堵塞。

配电箱箱口及多余管洞有效封堵

配电箱箱口及多余管洞有效封堵

周边修补:箱体周边未振捣密实的,应采用抗裂砂浆修补,修补效果应美观。

配电箱周边收口效果

配电箱周边收口效果

4、 成品保护标准

线管成品保护:线管配好后,配电箱内的线管管口必须堵塞严密,防止施工时杂物进入线管内。

向上管口封堵严密

底盒成品保护:施工完毕后,底盒内部必须清理干净,并用挤塑板切割成底盒大小的模型,对底盒进行填塞,放置后期抹灰和腻子施工时对底盒造成污染。

底盒成品保护效果

配电箱保护:配电箱固定、接管、周边修补等工序完成后,应对配电箱进行成品保护。配电箱内建渣应清理干净,向上的线管应有效封堵,箱体内应采用挤塑板填充。

配电箱成品保护效果

举报/反馈

建筑界一哥

1.2万获赞 1.3万粉丝
传播建筑知识,分享优质资源
建造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