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系列外部因素让中国医药行业正迈入一个新时代,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面对新时代的竞争与发展,医药企业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更加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与影响力,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基于目前行业品牌化发展的现状,环球时报舆情中心本月14日在2021中国大健康产业西湖论坛期间发布《医药企业品牌发展报告》及“医药企业品牌发展指数”,为国内医药企业品牌建设“把脉”,提出了医药行业品牌发展的必要性、独特性和结构性。
加强品牌建设恰逢其时
“从市场基础、发展路径、成长空间等多要素看,中国医药行业倡导品牌化发展恰逢其时”,环球时报舆情中心主任张琪14日在环球时报社与搜药网主办的2021医药企业品牌圆桌会议上发布了《医药企业品牌发展报告》。该报告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公众问卷、从业者定向调查等方式,在概念内涵、信息触达、敏感与期待、建设与发展等板块给出研究结果。
报告发现,六成接受访问的医药从业者认为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品牌化处于成长期,其中三成认为处于成长初期,三成认为处于快速成长期。此外还有接近两成受访者认为已经处于“激烈竞争期”。不难看出,对医药企业品牌化现状相对分散的认知,显示出业内已经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但在具体路径、发力重点、建设标准等方面依然存在发展空间。
张琪表示,医药行业的品牌建设的本质是构建企业与大众间的沟通,药品与适用对象间的沟通,其核心和目的是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多数医药从业者均认为,“提升信誉与大众形象”是品牌发展的主要目的,其次是赢取行业竞争优势,即将品牌打造为企业的“护城河”。
对于不少常用非处方药而言,普通消费者并不容易感知到不同企业产品在药效方面的差异,品牌形象与影响力就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报告显示,在药效近似的情况下,更多消费者在购买非处方药时更乐于青睐品牌药品。而在对受访者最近一次购买非处方药的关键词统计中,“999感冒灵”是被提到最多的选择,这也离不开华润三九在企业形象、广告影响等领域的大力投入,已经让其品牌“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
报告也针对医药企业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提出几项建议,如加大在人才和战略上的投入,为品牌建设分配足够的资金,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公共性与专业性。资深行业专家认为,医药企业塑造品牌要通过宣介、公关等多种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令消费者了解一个专业、可靠的医药企业品牌。
发展指数展示品牌综合实力
同日,环球时报舆情中心还首次发布“医药企业品牌发展指数”。该指数基于知名度、美誉度、社会责任、行业价值、发展预期等5项一级指标以及20项二级指标,通过加权计算得出,涵盖150多家医药企业。
经过统计,国药集团在品牌发展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上海医药与以岭药业分列二三位。复星医药、扬子江药业、广药集团、拜尔医药、华润医药、人福医药、天士力等企业位列前十。
张琪强调,这一指标体系更注重反馈消费者评价和社会责任,适当降低企业在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因此,排名第三的以岭药业尽管在体现其经济效益的行业价值排名未居于前列,但因为其核心产品连花清瘟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的贡献,使得该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均在前三之列,在总体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三。
已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当下品牌经济的竞争时代,品牌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不单单是传统地通过广告、促销等方式“卖药”,更是对包括企业理念、创新实力、管理能力等要素在内的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打造一流的品牌,赢得市场,进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忠诚。
举报/反馈

环球网

2.3亿获赞 1369.1万粉丝
世界很精彩,带你活出国际范儿!
环球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