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峰(书房记特约作者)
商朝为什么叫商?
商的先民来自辽西地区,也叫辽上地区,就是今天内蒙西拉木伦河那嘎达。
辽西地区可了不得,是个生产游牧民族的泉眼,后世的契丹呀、女真呀、蒙古呀,俗称东胡的,“咕嘟、咕嘟”,都是从辽上地区冒出来的。契丹、女真、蒙古、满洲,这些民族有个共同爱好,就是特别爱金子。
废话,金子谁不爱?
没他们爱得执着,他们把自己的名字也叫金。比如女真,建的国叫金;满洲是后金,爱新觉罗,爱新就是金。《满洲·源流考》:“爱新,华言金也。”这家伙不是爱新,其实是爱金啊!
契丹是铁,虽不是金,也是金属。
蒙古成吉思汗是黄金家族,忽必烈是金刚(或铁匠)。
你看,草原人就这么直白,有啥说啥,不像你们中原人,说一套,做一套。
为什么这地方都爱金呢?
估计和他们来自阿尔泰山有关。
阿尔泰是什么意思?
就是金子的意思,阿尔泰山就是金山。他们来自金山,当然爱金啦。
这纯属老郭杜撰,不以为据,但契丹、女真、蒙古、满洲这些民族操的是阿尔泰语系,都爱金子,倒是真的。
契丹、女真、满洲的老祖先,4000多年前的商,同样来自辽上地区,也爱金啊。来自同一地方,兴趣爱好一致,而且爱的更热烈。
为什么?
物以稀为贵啊!
那时候金子多稀缺啊。先秦一直把青铜称作金,商鞅立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说谁搬动这根木头,赏金五十,其实赏的不是金子,是铜,黄铜。到了汉代,都什么时候了,张衡都发明地动仪了,还把青铜叫金。那么先商时期,4000多年前,金子就金贵得不要不要的啦。
先商人,也就是居住在辽上地区的商人祖先,是中国第一批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人。那时候,中国内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还处在木棒石块时期,根本没有金,先商人就有了。
金在先商人眼里,无比金贵,无比重要的啦,做个什么物件呢?
做了把大斧头。
那时候的刑具,比如说砍头吧,都是用石头砍。那多疼啊?没办法,就用石头硬砍,其实是剁。
有了金属大斧头,用这把金属大斧头砍吧?
那可不行,这斧头比人头可金贵多啦,舍不得。这把金属大斧头只能在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比如说祭祀,抬出来供在供桌上展示。就像国庆日,我们把最先进的远程导弹拿出来展示一样,平时秘不示人,这时拿出来显摆,目的很明显,一是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二是吓吓唬吓唬敌人。“我们有这东西,你有吗?吓死你!”
先商人的这把大斧头,就这感觉,国家重器。
这把大斧头叫什么呢?
当时没文字,后世写作“辛”,估计当时发音“shang”或“zhang”。
“shang”,或许就是金子的意思。
每逢祭祀这种重大活动,商王高呼:“把shang抬上来!”
几名武士就把shang抬上来,摆在供桌上。群臣纷纷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这感觉。
时间长了,其他部族都知道这个部落有个shang,大法器,厉害无比,就把先商部落叫作“shang”。也可能是商人自称。
商人后来来到河北河南交界处的漳河流域,创造了著名的下七垣文化。漳河是他们的母亲河,就把这条河称为“shang”,或是“zhang”。
这是先有族名后有地名。就像我村子,叫郭家沟,是先有姓郭的,后有郭家沟,不是先有郭家沟,然后我们才姓郭。
周也如此,并不像砖家们说的,周人来到周原才叫周。人家早就叫周啦,来到周原,把这地方叫周而已。
商的第一任王叫商汤,汤是什么?
我还以为这家伙爱喝汤,老喝汤,别人就叫他商汤。后来觉得不对,有肉还是吃肉,不可能喝汤。那汤是什么呢?
原来,汤通“铴”,还是金属。《尔雅·释器》:“黄金谓之铴。”
这个铴,可能就是商,以族名为人名,也是草原民族的传统。
后来有文字啦,甲骨文嘛,把“shang”写作“商”,如图:
商字两部分组成,“
”和“
”。“
”就是那把大斧头,辛,象形;“
”是供桌,把大斧头摆在供桌上展示。
后来,在桌腿加了两条,那是加固。如下:
再后来,下面加个“口”字,那不是口,表示一块土地,表示一个国。
甲骨文中的口,往往表示国,比如“国”字,最早的国写作:
早期甲骨文“国”字,一戈一口,口表示一块土地,需要用武力保护的一块地。
再比如周朝的“周”字:
再比如“鲁”字,下面也有个口,不是准备吃那条鱼,表示是个方国。
巧的是,古藏语把青铜就叫作“shang”。上古时期,青铜往往只做祭祀礼器。
坚持看老郭说史的朋友知道,藏语根本不是什么汉藏语系,人家和阿尔泰语系是一家子,都是多音节的粘着语,语法结构都是主宾谓。
一个偶然机会,老郭了解到,藏语把水叫作“素”,蒙语也把水叫作“素”,毛乌素,老郭熟得不能再熟了,那是老郭的家乡,毛乌素沙漠。
藏人和商人同是阿尔泰语系,藏人把青铜叫作“shang”,那么,商人把金叫作“shang”,就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