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岭带领学生参观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生命教育基地。受访者供图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将至,各大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引起广泛关注。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学生们在殡仪馆参观骨灰寄存室。受访者供图
学生们在殡仪馆参观骨灰盒展示区。受访者供图
作为中国较早一批开展“死亡教育课”的高校,山东大学已经连续开课14年,每年秋季学期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专业选修课。“名为‘谈死’,实为‘论生’”。课程主讲老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系副教授王云岭4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发现有的学生对遗体解剖感到恐惧、焦虑,有的学生忌讳谈论死亡,这都源于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亟需在这方面“补课”。
据王云岭介绍,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公开讨论死亡话题,如尊严死亡、安宁疗护、安乐死等。他也会设定议题和情境,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考虑到只开展理论教育,学生难以产生深刻感受,他还带领学生到殡仪馆参观完整的殡葬流程。“让学生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作为医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难免要面对生命的离去,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死亡,就无法坦然地从事这份职业。”曾选修“死亡教育课”的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欧阳(化名)告诉记者,听完王云岭老师的课,她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像从前那样害怕,忌讳死亡话题,而是学会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
与欧阳来自同一专业的刘瑶(化名)说,每当她在网上刷到一些年轻人自杀或因矛盾冲突伤害他人的新闻,就感到惋惜和痛心。“他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感,把死亡视为一种解脱,没有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系,体会不到生的可贵、活着的意义。这门课程教会我要懂得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和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
学生系黄丝带,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受访者供图
“不仅青年学生需要上这堂课,中小学生、普通民众也应及时接受生命教育。”王云岭认为,当前,社会上出现部分年轻人吸毒、自杀或伤害他人等现象,反映了死亡教育的欠缺。面向全民、全社会开展死亡教育非常有必要,帮助公众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死观,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率。
王云岭还提到,从整个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压力大。老年人尤其是失能或重症者,到了生命末期,该如何治疗和照料,涉及到生命尊严、死亡质量等问题。中国国家卫健委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安宁疗护,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个正常过程,要尽可能减少临终病人的肉体痛苦,让他们走得安宁,走得更有尊严。“普及死亡教育,有利于提高人面对死亡的抗挫力、抗压力,更客观地看待生死永别。”
“虽然中国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但对比国内高校整体发展规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这样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王云岭称,中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未来应面向全社会,覆盖小学、中学到大学全过程。“引导公众摆脱固有观念,正视死亡,克服恐惧,同时认识和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更好地珍惜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中国新闻网)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35万获赞 206.2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