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制毡技术已有上千年历史,据史书记载,擀毡技术由蒙古族游牧部落传入内地,宋末及蒙古帝国时期,蒙古、回、汉等诸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包,用毡子制作毡褥、马鞍垫、驼鞍等等,由于毡子离不开他们的日常生活,其他民族的一些居民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
从此,擀毡技术很快在西北生根发芽,不久便普及到汉地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在多年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擀毡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各部落、各地区的擀毡技艺也具备了大同小异的不同风格。苏尼特擀毡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勤劳智慧的苏尼特牧民用毡子做蒙古包的幪毡、围毡、底边围子、包门和帐篷等,另外还有毡垫、马鞍垫、驼鞍、毡袋、毡帽、毡靴、毡袜、靴垫等日常生活用具以及毡绣工艺品。苏尼特蒙古族制毡手艺有着传承已久的灿烂历史,和其它地方的擀毡工艺一样,反映着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变迁,体现着蒙古族人的审美观念。
苏尼特制毡技术是民间的,它属于纯手工作业,擀毡至少需要4个人以上劳动力。每年9月份在湖边搭起两座蒙古包,牧人们从四面八方带着干粮赶过来,一起参加制毡劳动。
制毡主要以秋季羊毛为原料,首先把秋季短毛和春季长毛分别放在在水里泡软的牛皮上,用专用抽棍均匀地抽打。接着铺开泡湿“额和厄斯给”(母毡),由三个妇女先把秋季短毛絮好后用春季长毛润色,然后2——3个男人从湖里提水将其浇透,把泡在湖水里的牛皮放在毡子下面,将它卷起来,用50米长的专用绳牢牢地捆住,用受过训练的两匹马往两边拽拉81次,擀成“兀那干厄斯给”(初毡),然后将它铺开,用它作为“额和厄斯给”(母毡),从絮毛开重复以上制作过程,打开后第一次的“兀那干厄斯给”(初毡)被擀成“兀干厄斯给”(熟毡),第二次絮毛的毡子被擀成“兀那干厄斯给”(初毡)。最后4位年轻人从四角抬起新毡(兀干厄斯给)用劲儿在地上甩多次,这叫抻毡。
制毡工作结束后,老人们在新毡的四个边上放奶皮子,进行“玛力雅呼”仪式,一位长者或祝颂人捧起哈达念颂祝词,祝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无病灾,健康长寿,生活富裕,蒸蒸日上,和平盛世,永远太平。擀毡是一个体现相互协作的集体性生产劳动,在制作毡子的过程中牧人们在体力和心灵方面相互沟通、相互和谐相融,充分体现蒙古族人崇尚团结的文化理念。
申报单位: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文化馆
来源:锡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