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和国子监通常被人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首先,它们与今天的大学不是一个概念。

如今的大学是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提供教学以及研究条件并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


太学和国子监是古代封建政权培养精通儒家经典官吏的,学生毕业即可步入仕途,因而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之说。

其次,太学和国子监也不同。

对于太学,《辞海》称:“其名始于西周。”《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遂在京师长安首设太学,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太学建立之始。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新政时期,太学招生突破万人大关。


东汉时期,太学的规模继续扩张,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学。到了汉桓帝时期,太学招生突破三万人。



隋炀帝时,太学改为国子监,但国子监内还同时设太学,此后国子监这个名字被沿用下来。


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国子学(与太学的区别是,国子学专以高级统治者之子弟为教育对象)、太学、四门学(四门小学,因初设于京师四门而得名)、律学(法令之学)、书学(书法之学)和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负责收藏和校理书籍)。


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设,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明成祖北迁后,南京国子监仍保留,这样在明代就有北京和南京两处国子监。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忽必烈主政期间,历经明清两代,共有近七百年历史,除了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级最高学府,还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来源:兴华国学字典(ID:gh_5f2675d214d7),在这里可以看到更多优质书法、国学、家庭教育类内容,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号(xhmygxsf)


欢迎投稿:各位老师、家长,各界媒体撰稿朋友,我们真诚欢迎国学、书法、家庭教育范畴的投稿,内容要原创,图片须有版权!有偿约稿!邮箱xinghuameiyu@163.com(带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声明:本文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兴华美育

316获赞 131粉丝
振兴中华,美育心灵。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