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古代帝王彰显身份的专用服饰,因上面绣着龙形图案,故名龙袍,又名龙衮[gǔn]。宋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即位称帝,故龙袍又别称“黄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作为身份最尊贵的古代帝王,其身上穿的衣裳,佩戴的各种装饰,都有着严格的礼制。
在远古时期,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基本都是身披兽皮来抵御严寒与遮羞的。到了黄帝掌管天下后,才开始了制作衣裳,并推行于天下。
据《易经·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
这里的“垂衣裳”就是指缝制衣裳,“盖取之乾坤”指的是他们所创制的衣裳依照的是《易经》中的乾坤两卦,乾为天,坤为地,一上一下,因而人们穿的衣服也就成了上“衣”下“裳”。
明代龙袍
应该说,标准的专用帝王服饰出现在周代,当时的纺织、印染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为周代建立完善的服饰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基础。
周朝伊始,辅佐成王的周公姬旦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制定了一套严格完整的阶梯式宗法等级制度——周礼,这其中就包括服饰制度。“周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集中表现,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周代以前,帝王服饰上绘绣有十二种纹饰,简称“十二章纹”,上衣是画工用笔墨颜料直接绘六种图案: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有时候分为花和鸟);下裳则用刺绣六种图案:宗彝(南宋以前是一虎一蛇)、藻、火、粉米、黼[fǔ]、黻[fú]。
十二章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光明之意;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龙,取其神异、变幻之意;华虫,美丽花朵和虫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采之意;宗彝,取供奉、孝养之意;藻,取其洁净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粉米,取面粉和米有洁白且能养人之意;黼,绣黑白斧形,取其能决断之意;黻,绣青与黑两弓相背之形,取其明辨之意。
乾隆皇帝的十二章纹龙袍
十二章纹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后世沿用。到了周代,周公旦制定《周礼》,规定日、月、星辰三章用于旌旗,帝王服饰上只保留九章纹,以龙为首章而称为“龙衮”。
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登基称帝,废除章纹制度,祭祀礼服一律为纯黑,称为“袀玄”。直到东汉才再度恢复十二章纹。此后成为历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为止。
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帝王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
有意思的是,龙袍的颜色也并不是一直是我们印象中的黄色为主,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
周代崇尚红色,因此周天子身上穿的龙袍是“红袍”;秦朝崇尚黑色,因此秦始皇身上穿戴龙袍是“黑袍”;汉朝崇尚玄色,因此汉武帝等皇帝身上穿着“青袍”。
到了隋朝,隋文帝结束南北朝分裂,天下再次大一统后,他身上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唐随隋制,唐高祖、唐太宗等皇帝也均穿着黄色的龙袍,此后历朝历代均以黄色为最高贵,龙袍也就一直用黄色,直到封建王朝结束。
龙袍上的龙数一般为九条 :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两腿前、后膝盖处各一,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于是正面、背面各显有五条龙,吻合帝位“九五至尊”。
不同的朝代,龙袍上龙的造型也略有区别。元代的龙纹较流动、灵活,头部较小,但气象宽阔宏大,富有精神;明代的龙纹粗壮有力,龙嘴或开或合,形体较大;清朝乾隆、嘉庆之后的龙纹变得龙气横秋,形象较为臃肿。
举报/反馈

史家之韵

7.5万获赞 3万粉丝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