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看到的都是活塞式战机的激烈搏斗,但喷气式战机的曙光,早已经在二战中显现。在1939年,德意志天才科学家冯·奥亨就研制出了人类第一架喷气式战机,名为He-178,后来的量产型号是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战机。
ME-262型战机在1942年创造了时速850公里的世界纪录。这款本应是战斗机的机型,却被统帅部当成轰炸机使用,ME-262型不得不再次投入设计研发。一直到1944年下半年,Me-262才作为战斗机投入战场,但此时它已经无法改变二战的结局。匆忙生产的Me-262故障不断,尤其是发动机只有7-15个小时的使用寿命,以至于宝贵的飞行员死于Me-262故障人数,比战斗中牺牲的还多。
面对质疑,德意志迅速启动了第二代喷气式战机的研发计划,并对其发动机类型,飞行高度和火力进行了要求。最终,福克-伍尔夫公司的航空专家谭克博士拿出了Ta-183“乌鸦”战斗机,以其颇具现代感的设计赢得了订单。
从外形上看,Ta-183“乌鸦”战斗机已经有了现代喷气式战机的雏形。它采用了轻薄的机翼设计,对激波的出现进行了应对。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激波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而谭克博士在当时就预料到了这一点。Ta-183“乌鸦”战斗机采用了奇特的尾翼布局,垂尾前端的后掠角达到了60度。此外它的发动机进气口被放在了飞行员座舱的下方,让整个战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飞驰而去的箭头一样。
这种发动机内置的设计,大大降低了空气阻力,并为后世的喷气式战机所继承。
Ta-183“乌鸦”战斗机被设计为一款高空截击机,但同时也能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它的诸多优势让统帅部为之折服,1945年的2月28日,Ta-183“乌鸦”战斗机获得了量产许可,但此时的Ta-183远未成熟,还需要大量的飞行试验和强度测试,量产时间要推迟到10月份以后。
这一年的4月8日,Ta-183在明斯克地区的工厂就被盟军占领,这也意味着Ta-183命运的结束。
Ta-183的缔造者谭克博士后来来到了阿根廷,并在这设计出了IAe.33“箭“式战斗机,这可以被看成Ta-183 “乌鸦”战斗机的衣钵传承。
大家怎么看?
举报/反馈

国外视角

20.5万获赞 7536粉丝
专注国外趣事,享受理想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