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的美国远东军司令和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叫嚣,只要2个美国陆军师就可以挡住朝鲜人民军的进攻。后来在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大规模入朝作战后,又强烈要求美国增派至少4个师的地面部队,包括海军的陆战1师。
那么,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到底有多少部队参战,这些部队的作战情况又怎样,伤亡情况又怎样呢?
美1军的美24师和美9军的美骑1师是最早登陆朝鲜半岛的美军地面部队,从这2个师的美军在1950年6月底登陆朝鲜半岛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为止,美军总计有11个旅级以上作战单位参加朝鲜战争。
这11支地面部队都归建于美第8集团军。第8集团军的上级指挥机关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部,联合国军总司令先后由麦克阿瑟、李奇微和克拉克担任。
朝鲜战争中的美第8集团军下辖3个军,分别是第1军(美24师)、第9军(美骑1师、美2师、美25师)、第10军(美陆战1师、美3师、美7师),另外,美第187空降团也属于第8集团军,而美第1海军陆战旅配属给了陆战1师。
在1952年以后,美40师和美45师入朝作战并划给美第8集团军统一指挥。美第8集团军总司令先后由沃克、李奇微和范弗里特担任。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这些地面师下面是团级作战单位,每个团下面基本上都有重型或中型坦克营、炮兵营,另外还有步兵营、侦察连、宪兵连、工兵营、军需营、医护营等其他辅助作战单位。
当然了,在战争过程中,这些美军师或团的归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第8集团军根据作战的需要和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过不断的调整。在人数方面,美军这些师的人数应该基本在16000人左右,不过美陆战1师是个例外。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美第8集团军下属各个师在朝鲜战争中的具体作战情况。
美骑1师(号称美军“头号部队”、“先驱师”、“常胜师”)
师指挥部和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5骑兵团、第7骑兵团、第8骑兵团;营级编制:第71(重型)坦克营、第70(中型)坦克营、第8工兵营、第61战地炮兵营、第77战地炮兵营、第82战地炮兵营、第99战地炮兵营、第15医护营、第29防空炮营;连级编制:第4突击步兵连(空降)、第16侦查连、第13独立连、第27军火维修连、第15军需连、、第15宪兵连、第15补充兵连。
美骑1师是继美24师后第二支登陆朝鲜半岛的美军地面部队,其中,美7团1营作为美骑1师的先遣队于1950年7月9日率先在朝鲜半岛东海岸登陆,而美骑1师主力于22日全部在釜山东北登陆。不过,美骑1师在入朝作战的头10天里遭到了正气势如虹的朝鲜人民军的痛击,损失了916人,其中阵亡78人,受伤419人,失踪419人。
到9月15日“仁川登陆”成功时,美骑1师的兵力经过补充为13,904人(另有2338名韩国配属人员)。美骑5团在10月20日攻占了平壤,不过该团的F连从入朝时的200人打得只剩下了5人,其中还有3人是伤兵。
值得一提的是,从在“云山之战”与志愿军39军初次交锋并战败后,直到1951年12月撤离朝鲜半岛,美骑1师曾经与志愿军首批入朝除66军以外的其他5个军都交过手,而与第二批入朝的志愿军63军、64军和47军也交过手。其中,美骑1师与47军和64军的交手次数最多,时间也最长。
美24师(胜利师)
师指挥部和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5步兵团、第19步兵团、第31步兵团、第34步兵团;营级编制:第78(重型)坦克营、第6(中型)坦克营、第8072坦克营(临时)、第3工兵营、第24侦察连、第11战地炮兵营、第13战地炮兵营、第52战地炮兵营、第63战地炮兵营、第555战地炮兵营、第26防空炮兵营、第24医护营;连级编制:第24侦查连、第8突击步兵连(空降)、第8213陆军战队、第724军火维修连、第24军需连、第24宪兵连、第24补充兵连。
美24师是最早进入朝鲜半岛的美军部队,不过1950年7月5日就在乌山遭到人民军的当头一棒,史密斯特遣队几乎被人民军全歼,少将师长威廉·迪安还被人民军俘虏。
此后的美24师主要在西线作战,在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中,美24师沿西海岸一线北进,不过,由于志愿军66军和50军没有完成迂回穿插任务,最终让美24师得以难逃。而在第三次战役中,美24师溜得比兔子还快,在志愿军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阻击战和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中,美24师都是进攻志愿军的主力之一。
美陆战1师(总统优异部队)
师指挥部和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1陆战团、第5陆战团、第7陆战团、第11陆战团(炮兵);营级编制:第1坦克营、第1两栖坦克营)第1两栖装甲车营、第1工兵营、第1海岸营、第1独立营、第1摩托化营、第7摩托化营、第1军火营、第1维护营、第1医护营;连排级编制:第1两栖侦察连、第1宪兵连、第1保障支援组、第1特种空降排;附属编制:第1南韩陆战团、第1南韩陆战炮兵团、第1海军建筑营、美第1临时海军陆战旅。
美陆战1师是朝鲜战争中美军综合实力最强的部队,是美军名副其实的王牌军,遗憾的是虽然它成功实现了“仁川登陆”,但在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黄草岭战斗中就被志愿军42军磨掉了锐气,而在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中,更是被志愿军9兵团打得一蹶不振。
美陆战1师的人数是个谜,但综合一些史料来看,这个师的总兵力应该在4万以上,因为其本身就有24000余人,另外配属了近3个韩国团,还有就是美第1临时陆战旅也划归美陆战1师指挥。
此外,要不是志愿军9兵团没有耐寒的冬装,要是没有美3师和美7师的掩护,美陆战1师极有可能在长津湖战役中全军覆没。
美2师(印第安头领师)
师指挥部和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9步兵团、第23步兵团、第38步兵团、第2工兵团;营级编制:第72(中型)坦克营、第12战地炮兵营、第15战地炮兵营、第37战地炮兵营、第38战地炮兵营、第503战地炮兵营(黑人)、第82防空炮兵营、第2医护营;连级编制:第1突击步兵连(空降)、第2独立连、第702军火维修连、第2军需连、第2宪兵连、第2补充兵连。
美2师是在1950年8月进入朝鲜半岛的,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以及抗美援朝第二阶段,美2师一直战斗不息,但在志愿军面前却鲜有胜绩。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38军穿插和抢占三所里、龙源里和松骨峰,堵住了美2师南逃退路,最终美2师丢盔弃甲才从西海岸撤退到三八线以南。
此后的美2师主要活动在中线,在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都给了志愿军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砥平里之战”中,美2师23团让志愿军吃了大亏,遭遇了失败。
在抗美援朝第二阶段,美2师很少与志愿军正面交手,多是让朝军打头阵,它在后面提供火力支援。
美3师( 马恩河师)
师指挥部和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7步兵团、第15步兵团、第65步兵团;营级编制:第64(中型)坦克营(黑人)、第10工兵营、第9战地炮兵营、第10战地炮兵营、第39战地炮兵营、第58装甲炮兵营、第3防空炮兵营、第3突击步兵营(空降)、第3医护营、第8425陆军战队;连级编制:第3侦查连、第3独立连、第703军火维修连(第3军需连、第3宪兵连。
美3师约16000人,但1950年11月初到朝鲜时是一支杂牌部队,其中有8500人是韩国人,还有一些其他民族血统的白人和黑人,其在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期间是作为预备队在元山、咸兴一带守卫港口和担任一些掩护任务。
美3师在长津湖战役后期接应和掩护了美陆战1师和美7师、韩首都师和韩1师安全地从兴南港登舰撤退,算是立了一大功,并作为最后一支地面部队撤退到釜山。
但从第四次战役起,美3师成了和美骑1师、美24师、美25师等部一起冲锋陷阵的主力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期间,美3师多次遭志愿军重创,但也给志愿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美7师(刺刀师)
师指挥部及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17步兵团、第31步兵团、第32步兵团;营级编制:第77(重型)坦克营、第73(中型)坦克营、第13工兵营、第31战地炮兵营、第48战地炮兵营、第49战地炮兵营、第57战地炮兵营、第15防空炮兵营、第7医护营;连级编制:第7侦查连、第2突击步兵连(空降,黑人)、第7独立连、第707军火维修连、第7军需连、第7宪兵连、第7补充兵连。
美7师于1950年9月17日在仁川登陆,然后又绕道抵达东线,一直在东线活动。美7师和美3师一样,也是拥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的杂牌部队,主要是担任预备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中负责掩护和支援。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其31团在长津湖的新兴里战斗中几乎被志愿军9兵团全歼。不过,美7师在随后掩护美陆战1师安全地从兴南港撤退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美第25师(热带闪电师)
师指挥部及团级编制:师指挥部、第14步兵团、第24步兵团、第27步兵团、第35步兵团;营级编制:第79(重型)坦克营、第89(中型)坦克营、第65工兵营、第64战地炮兵营、第69战地炮兵营、第90战地炮兵营、第159战地炮兵营(黑人)、第21防空炮兵营、第25医护营、第725军火维修营;连级编制:第5突击步兵连(空降,黑人)、第25独立连、第25军需连、第25宪兵连、第25补充兵连。
美25师是在1950年7月抵达朝鲜的,在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阻击战和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中都是进攻志愿军主力军之一,而在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的后撤过程中,美25师都随同其他联合国军一起向我军施压,但美25师在志愿军面前同样没有什么胜绩。
美军除了上述几个师以外,还有美40军和美45军在1952年先后抵朝,被编为美16军,但没有投入战斗。
图片来源:网络
举报/反馈

阿雨说体育

12万获赞 6053粉丝
专注国内外体育赛事解说
翻译/译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