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不是让我们追求个性、成为异类,或者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真正学佛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让我们用智慧去应对和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改变自己的念头和行为,成为更优秀、更欢喜、更接近幸福的人。佛教常讲人要积德行善,我们帮助他人、利益他人,看似是自己吃亏,其实却是修大福报,正是被我们帮助的人给了我们一次培福的机会。
有人瞧不起出家师父,觉得出家人不劳作,靠大众供养生活,无异于乞讨,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和偏激。出家人既然出家,穿着佛衣,就代表着佛的形象,他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弘法利生,我们发心供养出家人,不应觉得自己功德有多大,而应反过来想,正是出家师父给了自己这样一次培植大福报的机会。福报是靠自己一点一滴修来的,以下这“积德行善”的6种方法,看看你能做到几个?

01孝敬父母

佛教中有句话: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我们不用跑千里之外去拜所谓灵验的大佛,家中的父母就是我们最应该感恩和供养的“佛”。以慈心孝顺自己的父母,比任何形式上的拜佛更有用。如果你心不良善,拜多少佛都无用。
师父曾经告诉我说:父母健在说明我们的福报很大,很多人不知道,表面上看我们是在孝顺父母,其实是在增长我们自己的德行与福报。在外面有再大本事,也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父母。若亏欠父母,对父母不孝,就是自损福德,终会有苦头吃。

02经常微笑,眼里充满善意

微笑是一种正能量的表达,“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若我们常常对他人以笑脸相迎,往往也会得到同样的回应。你如何对别人,别人便会如何对你。谁都不喜欢看到一张充满烦恼怒相的脸,我们不喜欢看别人臭脸,那么自己也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光明在心中,心中常存欢喜,才能感召好事发生。内心的力量很重要,修行就是要修心,无论任何时候,不嗔恨、不计较,开口常笑、平安喜乐。

03耳朵不听是非,嘴里不说是非

修行当做到“三不”,即不说、不听、不看。是非不听,凡事不辩,真理不辩自明。修行是修正自己,而不是盯着别人的毛病,挑别人的是非。眼睛总是盯着别人,就忘了看自己。
有句话叫“眼见未必为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事情背后的缘故,就不要妄加揣测与评论,也不要在未知的网络世界里成为隐形的“键盘侠”。生而为人,劝大家善良。因为有时候你随意地造口业,真的可以彻底地伤害他人。善护口业,积德行善。

04心存感激,懂得感恩

做人要厚道,帮助过自己的人,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有个成语叫“厚德载物”,如何理解?人要有好的品行才能承载更多的福报。德行不好,得到再多的东西也往往会很容易失去。
就像有人梦想发大财,希望买彩票中奖,即使有一天真的幸运降临,可是自己福报不够,这钱也是轮不到自己花的。所以,德行最为可贵,人在想要挣到更多钱之前,先把品德修好,才能感召来福气。
不要做过河拆桥的小人,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得到与失去,背后都有因果支撑。

05随缘放生

“放生功德殊胜行”,在佛教里,放生是积大阴德。有句话大家从小就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助在痛苦中挣扎的动物也是如此,随缘放生,功德实在殊胜,看似是放过那些生命,其实也是放过自己,消自己的业、积自己的福。你今日成为谁的贵人,来日你危难关头,也自会有贵人来救你,这便是因果。
佛家慈悲为怀,戒杀放生,功德无量。那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可以随意吃?因为植物没有嗔恨心、分别心,虽有生死反应,却没有苦乐感知,不在六道轮回中。

06引导人向善

佛教中有一种布施叫“法布施”,若能将学到的善知识宣说给他人,令他人增长福报与智慧,对自己来说也是大善事。有人对善恶有一种界定:我积我的德,他造他的孽。自己知道行善就好,对于他人善恶不管不顾,其实这不够智慧与慈悲。
若能尽量圆满,还是要尽自己力量引导他人行善,令其知因果,若能改变他人的恶行,便是积德行善。
感恩阅读与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举报/反馈

明月天心

991万获赞 36.7万粉丝
弘扬正能量,愿众生离苦得乐。
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