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苏北农房改善该是什么样
——三访建湖县徐王村见闻体会
乘亮
2018至2020年,因为回乡探亲、工作调研等机缘,我三次前往老家附近的建湖县冈西镇徐王村。徐王村区域面积4.24平方公里,总人口668户1658人,曾经是盐城市经济薄弱村,村民住房整体条件是比较差的。近年来,徐王村抢抓苏北农房改善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围绕村民意愿,实施村庄改造、推进农房改善,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三年三大步的惊艳变化令人赞叹。
(改造前农房单体图)
(改造后农房单体图)
01
一访徐王村——“要让村民赶上好政策”
群众的期盼和忧虑——
2018年初,我回乡探亲,长辈旧时好友王爹爹谈起正在开展的整村搬迁改造。一方面,迫切想改。王爹爹的老旧平房没有卫生间、洗澡间,城里的孙子、孙女过年过节不愿回来。2016年阜宁龙卷风发生的地方只有一河之隔,村里房屋质量还不如阜宁,假如龙卷风稍微飘一飘过来了,后果不敢想象。另一方面,略有犹豫。祖祖辈辈的老墩子,几十年的房子,说推就推有点舍不得,更怕实施者惦记的是宅基地,自己还没同意就被强拆了。
政府的谋划和引导——
一是摸清基本底数。村里通过登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座谈、召开全体村民大会等形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充分掌握村民进城、入镇、留乡等真实想法。二是组织现地考察。村里组织60多名群众代表参观623抗击龙卷风灾害纪念馆和阜宁孔荡新型农村社区,村民现场查看有了切身感受,激发了参与村庄改造、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内生动力。三是干部带头搬迁。为了让村民信服,村里书记、主任等率先签字搬迁,群众顾虑没有了,工作也就好做了。后来听王爹爹说,已经吃了定心丸准备搬迁,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强拆事件和群众上访。
我的启示和建议——
农房改善是决胜苏北地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工程,村民愿不愿意、接不接受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是既要有任务观点,更要有群众观点。三年改造30万户是省定硬任务,要帮助村民抓住重要的机遇期和窗口期,用好政策红利,改善人居环境。更要把村民意愿放在第一位,条件成熟的能快则快,不能急躁冒进、搞强制搬迁。
二是既要尊重群众,更要引导群众。农民有安土重迁情结,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很正常,可突出示范引领,宣传典型案例,有计划地组织村民实地观摩,主动送政策、送图纸、送协议书上门,增强村民搬迁意愿。
三是干部带了头,群众跟着走。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态度是村民意愿的“晴雨表”“风向标”,只有村干部率先搬迁选房,才能证明当地政策是符合村民需要的,工作是深入有效的。
02
二访徐王村——“要让村民住上好房子”
群众的选择和喜悦——
2019年8月,我陪同主题教育调研组再次来到徐王村,新型农村社区已建成。王爹爹说,曾经种蔬菜、养家禽、乱堆乱放的村庄,如今白墙黛瓦、水清岸绿,自己选对了。村民唐登太说,房屋建在哪里、什么户型、多大面积,都是集体商议、个人做主,老房子补偿11.2万,买新房10.8万元,老房换新房没有贴钱,很满意。低保户徐学中说,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样结实耐用的好房子。
政府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规划选址上,以彰显里下河水乡特色为目标,通过“逆规划”手法,发挥村里三面环水、内部水系串联的优势,打造滨河空间,建立生态驳岸,点缀景观小品,最大化保持原生态村庄风貌,留住村民美丽乡愁。
二是户型设计上,防止贪大求洋,集体讨论设计出32㎡、56㎡、90㎡、120㎡的户型,32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给托底户用;56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适合三人之家,老房换新房不贴钱;90平三室一厅一厨两卫,后阳台还可变房间;120平四室一厅一厨两卫,三代同堂没问题。优化房间尺寸、阳台封闭、楼梯踏步高度、热水器摆放位置等细节,增加了房屋实用面积。
三是建设模式上,采取“农民自建、政府代建”模式,在住建部门指导监督下,以村为单位邀请招标工程队,以村民个人名义与工程队签约,所有建筑税费全免,既节省了工程时间,又降低了建房成本,村民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能住上新房。
我的启示和建议——
苏北地区过去历经战乱水患,安居乐业是村民最朴素、最真切的愿望,对住上好房子有着特殊的情结。
一是留住村民乡愁记忆。可顺应自然地理,传承历史文化,在空间摆布上保持错落有致、田园相嵌,建筑形态上体现“灰瓦白墙、依河枕水”的苏北水乡特色,将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相结合,既防止“千村一面”,也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
二是优化改造实施方案。村民本来就不富裕,不能让群众房子变好了,搬家搬穷了。可在房型设计、建造方式上拿出更有针对性、资金更平衡的方案,尽力控制建房成本,让村民的钱花在刀刃上,群众就会满意。
三是把住质量安全底线。可由村民委托村集体集中代建,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施工,住建部门、镇村干部、群众代表、监理单位共同抓好工程管理,把好材料进场关、施工质量关、安全生产关,确保建成合格工程、民心工程。
(改造前农房航拍图)
(改造后农房航拍图)
03
三访徐王村——“要让村民住得安全舒心”
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2020年清明,我回乡祭祖又顺路来到徐王村。村民唐建高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配发了分类垃圾筒,及时清运和处理垃圾,既清爽又安全。社区还集中提供一块微菜地,村民又可以“自种自吃”了,也不在家门口毁绿种菜了,更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村支书徐维兵底气十足地说,疫情期间社区防控措施有力,不仅本村无人感染,整个建湖县都是零确诊,农房建设项目3月初就全面复工了,老百姓都说好。
政府的方法和举措——
一是加强配套服务。社区内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卫生室等公共设施,配套燃气管道、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视频监控等基础设施,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提升了文明乡风。
二是完善网格治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现在变化较大,及时调整网格划分,将各类人员纳入网格动态管理。党员实行社区化管理,到所居住社区党支部参加组织活动,积极主动带领群众做好疫情防控。
三是优化物业管理。实行以村委会为管理主体,由村民公开推选村民代表,组成物业管理团队,提供秩序维护、环境消杀、日常保洁、设施维修等管理和服务,物业费由镇村和村民共担,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倒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我的启示和建议——
疫情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及身心健康,对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是一场大考。
一是倡导城乡二元互补理念。城市本被认为是发展进步的理性选择,但从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角度看,乡村舒缓的生活节奏、开敞的自然空间、熟人社会的亲切感,是拥挤、紧张城市生活的极好平衡。可针对疫情推动乡村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苏北农房改善为契机助推乡村振兴、重构城乡关系,构建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
二是助力防控公共卫生事件。农村社区是村民防疫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整个防疫战最后一道承压阀。应针对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着眼乡村应急抗灾能力提升,加强乡村建设应急技术储备,结合农房改善做到平战结合、补齐短板。应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自然通风、洁净供水、下水系统卫生处理等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新式农房,并利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村民生活服务和疫情防控体系。
三是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苏北农房改善,改变了环境,而环境也在改变人,农村分散居住的生活形态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本服务,有效改进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人,美好人居环境的创造和维护,需要推动全体村民行为的自律、他律以及社会的共同缔造。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本文由省级机关作风办供稿,系2020年度乡情微调研一等奖作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