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山城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不禁也让我联想到了汉口的那群特殊搬运工:板车。
作为湖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汉正街,孕育出了一群,靠体力劳动拉板车讨生活的人。
他们不太起眼,却如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是汉正街的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很多武汉人的记忆里都有他们的存在。黝黑的皮肤、佝偻着腰,打着赤膊,在烈日下拖着千斤货挥汗如雨,在冬日里迎着刺骨寒风埋头前进。
上世纪七十年代,汉正街的板车工以逃荒来的外地人为主,不论货物多重,按车计费,从武胜路拉到汉水桥,一车一毛钱。
如今,板车工的数量逐年递减年龄层也趋向老龄化。这一极具武汉特色的劳动人群,不久之后,将会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退场。
在他们消失前,我们去看看。
对生活感到迷茫的时候,我劝你来晴川桥下走一走
三九天里的一个周日下午,阴雨绵绵,湿冷难耐让你犹豫着到底出不出门看电影。
这时,汉正街的板车师傅们已经在雨里送了9个小时的货。
晴川桥下,有个物流中转点,这里是板车师傅们的主要工作场所,如今,板车大都进行了改装,车下加了电瓶驱动不光载物还能坐人,双手扶着把,双脚控制方向踏板电动行驶
在更久之前,手拉板车是由扁担进化而成的,问了问现在开电动板车的师傅,他们告诉我,早期的扁担工大多可能已经不在了,还有零星几人,因买不起电动板车,才坚持在汉正街用扁担挑着货。
一辆辆电动板车,在汉正街的小巷里灵活平稳的穿行,驾驶员们平均年龄60岁,大都是从小地方来城里的农民工。
我拿着相机记录他们,“哎呀,老头子,记者拍我们来啦,专门来拍我们的造业,记录我们底层人的生活!”他们互相推搡打趣,有说有笑。
每一位过来交货的师傅,都热情的上来和我交谈几句,都喜欢我给他们拍照。
我本有意将照片通过微信发给他们,却因为大多数人都用的是老人机,不曾注册使用社交软件,而作罢。
一包货,轻则几斤,重则百斤,因为是计件算钱,每一趟车都尽可能多的装件,塞得满满当当。
每件货,3 - 6元的报酬不等,每人都背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腰包,送完一件货收一张票,以票换钱,但结款却并不容易,快则月结,慢则半年一结,遇到倒闭跑路的老板,辛辛苦苦赚的搬运费就会不翼而飞。
关于板车工,问过一些武汉本地人对他们的印象,收到最多的反馈就是:“他们很苦。”
常为写稿和选题感到压力,坐在办公室暗自焦虑的我,出走半日来到晴川桥下,看着来来往往为着几块钱的货努力挥洒汗水的板车工们,不知为何,拧巴着的心开阔了
我没有他们能吃苦,却被他们的乐观积极之态所感化,想学着努力生活!
“我们都叫他雷锋”
约摸60岁出头,165左右的个头,黝黑的皮肤,略显瘦弱,这样的一位板车工吸引到我。
由于装运的货物太大,已经没有他能坐的地方,只能靠人力拖行
他见我拍他,就冲我笑笑并未多言。我一路跟着他,走了2公里,到达物流点卸货,他的同事们见状都上来搭话:“哟,有人来采访我们雷锋啊!”
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他的名字,大家告诉我:“他姓雷,我们都叫他雷锋”。
他扛这几件大货略显吃力,问他这有多重,他回:“这件红色包装的300多斤。”
我又问:“那拖这一车能给多少钱报酬?”
“一般是一件货给4块钱。”
我听后哑然,冒出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如今武汉街头的热干面是5块钱一碗。
雷锋卸完货,我又跟着他返回发货处,这一趟他可以电动行驶了,我想要坐在板车后座,他欣然应允,经过这一来一回的交流,我们已经有点熟络了。
平躺在板车上,我抬眼望天,小汽车在我身边呼啸而过,冬日里的风虽凛冽,周身的空气却冰凉清新,让人爽快,每根发丝都获得了自由,我在观察他们怎么活着,也让我久违的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
和雷锋聊起他的生活,他告诉我,自己从天门的一个村里过来,做板车工已经有十几年,最开始是人力拉板车,再后来变成驾驶现在这样的电动板车。
货多的时候一天能有100件,货少的时候,一天就10几件,大多数时候都是凌晨4点起来做工,晚上11点才得以睡下。
到了一个下坡时,雷锋怕不安全所以关电人力拖行,慢了些到达出货点,被老板看到后骂了两句。他笑笑道歉,立马搬新一批的货物上车。
搬完了自己的货,又去帮着周围的板车师傅们上货,我才后知后觉他的名字由来。
“他乐于助人,所以我们都叫他雷锋!”
板车,板车
早些年,汉口有着数以万计的车队,大街小巷环绕着吆喝声:“板车,板车”,如今,昔日盛况不再。
据晴川桥下的保安介绍,目前这里的板车工存量,仅剩150人左右。
除了雷锋,还有很多老师傅,在这里付出了几十年的光阴,卖力坚守。
夜深了,小雨淅淅沥沥,人群都赶着回家,老徐还在等他的货。
一年不如一年,以前是货等车,现在是车等货”他这么告诉我。
他的货大多是3块钱一件,8、9月服装旺季时,每天120件不在话下,现在基本上一天能有30件就算好的。
无论天气如何,他都雷打不动的在全新街服装城门口等货。今年56岁的他,老家在广水,已经来武汉拖了15年的板车,和他常在一块出行的申师傅,则是23年
除了男性搬运工,女性工人也随处可见,骑三轮车拖货的张妈就是其中一个。
她来自黄陂,如今已70岁高龄,两个女儿出嫁后便开始自己赚钱治病。
不会开电动板车,就选择脚踏三轮车运货。每天数次往返晴川桥和民意四路。
比起他们,老李似乎就轻松一些,骑着摩托车固定给一个老板送货,月薪4000。
至少生活是有着落,不用担心今天有货送明天又没有了。
写在后面的话
临近春节,晴川桥下的很多板车师傅们都选择了不返乡,对他们来说,来回所需的160元核酸检测费,以及车费,是一笔巨款。
随着武汉的发展,物价和房价的上涨,能给板车工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板车工年龄结构的进一步老化,不知道这个随汉正街一起发展起来的职业今后将会何去何从。
像山城逐渐消失的棒棒一样,江城的板车们,这颗武汉城市的螺丝钉,还能留存多久?
(来源:武汉吃货)
举报/反馈

妙手物语

60.3万获赞 1.9万粉丝
情感探测仪,历史回音壁
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历史领域爱好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