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邦
创业邦获悉,「盈连科技」(INLINBOT)已获得万物为的Pre-A+轮融资。据创始人透露,本轮所融资金将用于融合视觉方案的智能打磨一体化系统研发。
此前在2018年和2020年4月,该公司还曾先后获得Plug and Play China的种子轮融资,以及腾股创投领投的Pre-A轮融资。
创业邦持续关注的「盈连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机器人打磨感知力控产品研发商,多年来潜心于机器触觉感知控制系统及力控解决方案的研发,主要通过对传统打磨机器人柔性改造,赋予工业机器人精细化打磨新应用。
近几年,随着工业品工艺标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商开始采用“机器换人”的方式,完成对制作流程中可重复工种的工业自动化升级。
常见的焊接、喷涂、涂胶、打磨等精细化作业领域中,前三者自动化率普遍较高,已经实现了大范围机器换人,而打磨自动化率不到10%,算得上是最难摆脱人工实现自动化的工艺之一。
其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工件生产和装夹会带来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此对打磨力度感知和轨迹的工艺控制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很难满足。
盈连科技创始人表示:“工件的打磨效果和一致性呈现,极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打磨工具与工件接触面是否保持柔性力控,即通过实时力控技术,控制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用力和力位补偿。此前,业内也曾经尝试使用六维力传感器、协作机器人等方案解决,但受限于负载、执行速度、硬件刚性等原因,一直没能大范围普及。”
他介绍,自2013年开始,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产销量第一大国,但在工业精细化打磨赛道内,国内仍处于发展早期,中低水平产品过多、高端领域竞争力较弱。
以破局国外垄断为宗旨,以可持续研发能力为市场话语权,目前盈连科技已率先研发出标准化的智能打磨力位控制器、力控砂带机、力控抛光机系列产品,以及其配套的力控打磨设备,并提出单个设备灵活集成解决方案。
截止目前,盈连科技共计获得了12家上市公司和65家自动化公司的订单,其中最具代表性终端应用案例如全球最大代工企业的3C产品和IDC机房代工产线,以及德国某全球知名汽车核心部件表面处理产线,和国产光刻机某光学部件的表面研磨试验产线。
目前盈连科技已经开始扩展其他高端应用领域,如医疗器械表面处理、半导体领域、和部分军工和航天系统集成商。预计未来一年,多个试用客户将逐步进入批量化交付阶段。
一家初创企业何以获得众多标杆客户的认可,并多次获得产业及财务机构的支持呢?究其背后,创业邦梳理了盈连科技背后的战略逻辑。
其一,效果说话,用国产化替代策略精准伏击蓝海增量市场。
在智能制造“机器替人”的趋势浪潮下,盈连科技从客户角度出发,通过自研技术大幅降低客户成本、提高良品率。
该公司采用了海外同品质产品1/4的低价和售后快速响应模式,以覆盖国内中低端市场。目前盈连科技已成交用户中,有约30家为主动上门合作的焊接自动化集成商,他们先天存在帮客户解决下一道焊缝处理工序的内在需求。
其二,迭代升级,冲击国外垄断的国内高端存量市场。
在已有的第一代力控产品基础上,盈连科技率先推出了大负载、双向双工位、全密封免维护功能的第二代核心产品,吸引高端产业客户,同时延伸满足其批量化出货需求。
目前,盈连科技已成功签下全球最大机器人公司日本发那科,以及国内众多工业自动化上市公司如上工申贝,江苏北人、爱仕达等高端工业客户订单。
据悉,为了加强规模化量产能力,盈连科技还已于近期与日本发那科联合成立了国内首个打磨实验室,共同研发产品,推动国内打磨自动化的发展。
除此之外,公司还与某国产机器人厂商签署战略协议,联合研发打磨专用工业机器人,希望以此彻底解决业内被迫用通用机器人来实现打磨专业应用现状。该产品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面世。
本轮资方万物为创办人成晓华为深圳朗科科技(SZ 300042)创始人和硅格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主导开发了全球首个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产品。
谈及投资逻辑,成晓华表示,国内大部分打磨领域的创业项目是从编程或者控制软件切入市场,但现有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搬运、折弯、码垛、喷涂等领域,不具备打磨领域特需的末端柔性力控功能,而且难以满足打磨领域对机器人精度、刚性和响应速度的要求。盈连科技选择了“硬件的问题从硬件解决”的方式,这是个很有挑战也很有前景的方向。
在万物为的战略加持下,盈连科技将不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通过延伸产品线,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协同,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
文章图片来源于盈连、摄图网,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举报/反馈

金融界

2120万获赞 235万粉丝
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